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76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生物膨胀床技术处理含氨臭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自伟  李顺义  王岩 《四川环境》2007,26(3):15-17,24
针对传统生物除臭方法的一些不足,本试验提出采用生物膨胀床技术处理含氨臭气。文中系统研究了不同填料、进气浓度、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兰石和活性炭的混合物做填料时膨胀床对氨的去除率较高;当进气浓度低于100mg/m^3时,反应器对氨气的去除率在98%以上;适宜停留时间是28.6s。对反应器溶液中各形态氮浓度的分析可知氨在反应器中的转化以硝化反应为主,主要被氧化为硝酸根。  相似文献   
42.
粪渣污泥处理处置过程恶臭气休产生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粪渣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恶臭气体的产生及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综合处理全过程的几个主要阶段都会产生高浓度的恶臭气体,为防止恶臭气体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提出采用沼气锅炉焚烧和洗涤塔相结合的除臭工艺,洗涤塔除臭只有在系统启动、调试和沼气锅炉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使用。  相似文献   
43.
简要介绍了生物过滤法的除臭原理及生物过滤系统,提出了菌种的驯化方法及吸附层填料和工况条件的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44.
复合生物滤池处理H2S和NH3的研究:生物相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天然斜发沸石和木屑作为复合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生物过滤池)的填料,研究了该工艺处理含H2S和NH3混合恶臭气体的生物相机理.结果表明:生物滴滤池中形成了由细菌、藻类及原生动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而生物过滤池中真菌为优势微生物.生物滴滤池的下层优势菌种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和球形芽孢杆菌等细菌,中层主要为梨形四膜虫属和肾形虫属,上层主要为钟虫和舟形藻属;生物过滤池优势菌种主要是聚多曲霉菌种.据对复合生物滤池的生物相机理探讨推论,生物滴滤池去除H2S和NH3机理主要是生物链的分级捕食和沸石的吸附-生物再生机理;生物过滤池去除H2S和NH3机理主要是真菌降解.因此,通过控制生物滴滤池和生物过滤池处于不同的环境条件,可使复合生物滤池能高效地同时处理H2S和NH3组成的混合恶臭气体.   相似文献   
45.
微生物除臭剂的筛选、复配及其除臭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获取作为除臭微生物制剂的候选菌株,从垃圾渗滤液中分离筛选了4株具有对NH3和H2S高效降解菌株,分别标记为CC3、CC7、CC13和CC16.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菌株CC7、CC13和CC16组成的复配组合除臭效率最优,其复配比例为1∶1.5∶0.5,对NH3和H2S的去除率分别为83.56%和70.25%.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微生物除臭剂最佳除臭条件:除臭时间为60 h,菌剂使用量为5%,除臭温度为30℃,初始培养基p H值为6.5.  相似文献   
46.
孙事昊  贾体沛  陈凯琦  彭永臻  张亮 《环境科学》2019,40(10):4585-4593
在非稳态条件下,采用AAO剩余污泥为种泥、聚丙烯环为填料启动生物滴滤塔,处理实际市政污水厂细格栅H2S恶臭气体.研究了生物滴滤塔的启动、稳定阶段的运行模式,在空床停留时间为14 s,进气浓度2. 02~319. 19 mg·m-3,环境温度为7. 8~32. 5℃条件下,平均出气浓度为13. 08 mg·m-3,平均去除率达到91. 8%,最高去除负荷达到78. 37 g·(m3·h)-1.在247d运行中,监测到生物滴滤塔压降在长期运行中维持稳定在96 Pa·m-1.高通量测序表明,生物滴滤塔内的微生物群落发生了改变,Shannon指数由4. 99降低至3. 75,但Pseudomonas和Thiobacillus等功能菌的存在解释了生物滴滤塔较好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在非稳态条件下,以AAO剩余污泥为种泥的生物滴滤塔可实现H2S的高效去除;聚丙烯环作为填料可以在长期运行中维持稳定的压降;微生物群落在长期高浓度的H2S环境中,多样性降低,但降解性能可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7.
为解决染料合成工业化工厂挥发性有机物(VOC)烟气的除臭问题,安装了一套大型的紫外/臭氧高级氧化工艺(AOPS)除臭装置。该装置使用了26千瓦紫外线灯和5千克/小时臭氧产生,系统处理最大气量为15万立方米/小时。经处理后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几乎所有恶臭物种都被消除,烟囱内烟气的臭气浓度(无量纲)从2000降到350,远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4)有组织排放标准。其原理是烟气中的臭味化合物经AOPS过程快速氧化成其它无臭味化合物。  相似文献   
48.
通过搭建复合填料-生物滤柱反应装置,在厦门冬季低温环境下开展复合填料(蜂窝煤渣、活性炭、蜂窝沸石和陶粒)强化生物滤柱除臭研究,分析了除臭微生物群落组成特性.复合填料-生物滤柱装置在启动运行15 d时其COD去除率达到85%以上且保持稳定,对H2S和NH3的最大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1.77%和82.53%,表明挂膜成功.菌...  相似文献   
49.
招标信息     
《中国环保产业》2013,(12):72-72
一、新建污水处理厂工程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进展阶段:设计单位招标中 建设周期:约2年 总投资额:约5000万元 资金来源:政府投资及自筹 相关工程:管网工程、除臭工程、景观绿化。 相关设备:管材管件、脱水设备、除臭设备、曝气机、吸泥机、浓缩机、格栅。  相似文献   
50.
生物过滤法处理污泥干化尾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轶风  郭宏伟 《环境科技》2009,22(5):42-43,46
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泥,其热干化所产生的尾气主要存在以下特点:气味属刺激性臭气,主体为各种无机、有机化合性气体;热干化过程产生的尾气含有大量的热值,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关于污泥干化尾气的处理,目前国内采用的工艺并不很成熟。为了避免污泥干化尾气的二次污染,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本文根据尾气的性质,对生物过滤法处理污泥尾气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原结构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增湿塔与生物滤塔的改进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