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分布式TOPMODEL模型在清江流域降雨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江流域上游为研究区域,探讨TOPMODEL模型在大流域的应用;对比了SRTM和地形图两种DEM数据在流域地形指数计算及降雨径流模拟中的差异,结果表明,虽然不同DEM计算得到的地形指数和模型率定参数存在较大差异,但是模拟效率基本相同,SRTM数据作为全球覆盖的免费高分辨率DEM数据将极大促进TOP-MODEL模型的应用;分析了TOPMODEL模型在大流域中应用存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子流域的松散耦合的分布式TOPMODEL模型,提出了利用流域实际下垫面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率定的方法,探讨了子流域划分详细程度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布式TOPMODEL模型充分考虑了流域降雨和下垫面属性空间不均匀性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模拟效率高于传统TOPMODEL模型,随着子流域数目的增加,模型在率定期和校验期的效率均呈上升趋势,但是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受降雨等输入参数及模型计算误差所限,增加子流域个数不能继续提高模拟效率。  相似文献   
62.
冰川与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保护等有着密切关系。根据前人测得的嘎尔琼沟冰碛物10Be暴露年龄,以及冰川塑性流动理论重建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MIS3)以来12次冰进期古冰川表面高程和厚度分布,并分别运用积累区面积比率法(accumulation area ratio,AAR)和面积-高程平衡率法(area altitude balance ratio,AABR)重新估算各期冰川作用的平衡线高程(equilibrium-line altitude,ELA)。结果显示:(1)该冰川面积从MIS3时期的18 km2减少为现在的7.5 km2,小冰期(Little Ice Age,LIA)以来锐减;(2)冰川体积从MIS3时期的1.909 km3减少为现在的0.703 km3,缩减1.206 km3;(3)ELA自MIS3以来上升296 m或227 m,MIS2早期以来上升220 m或178 m,末次冰盛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以来上升206 m或169 m,早全新世以来上升169 m或144 m,新冰期以来上升113 m或108 m,LIA以来上升79 m或85 m。通过区域对比发现,从30 ka BP开始,青藏高原总体上趋向干旱化,嘎尔琼沟冰进规模逐次减小是对干旱化气候背景的响应。新冰期研究区冰川萎缩速度加快,可能与青藏高原季风在同时期的显著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63.
基于流域DEM数据和水文资料,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小流域等流时线的绘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字地形分析技术,判定水流方向,识别和处理洼地,计算水流方向上的汇流时间,并据此绘制了等流时线,为进一步真实反映小流域的汇流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滴道河流域汇流模拟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推求等流时线方法简便,且结果可靠,特别是在缺少实测水文资料的小流域汇流计算中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根据中国海上石油工业缺乏独立的风险评价体系的现状 ,笔者对极端海况进行了环境荷载的联合概率分析 ,利用随机模拟技术 ,求解结构的失效概率 ,提出结构失效分析的新方法 ,并利用DNV提供的历史数据 ,对结构失效的后果做了适当分析。以埕北 12 C井组平台作为实例 ,对平台甲板高程 (AirGap)失效分析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使用多维联合极值分布理论及相应的求解方法 ,是离岸工程结构物风险评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5.
栅格DBM的水平分辨率对流域特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48-154,T002
  相似文献   
66.
研究地形对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对探讨不同地貌部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青海湖流域为例,对比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投影面积与地表真实面积的差异,并从地形(高程、坡度、坡向)角度分析了流域内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流域投影面积与地表真实面积相差754.79 km2。耕地、居民地、水域、沙地主要分布在3 500 m以下,且坡度小于2°的平地上,耕地和居民地多分布在南坡和西南坡上;林地主要分布在3 500~4 000 m且坡度多在6~25°的缓地和斜坡上,各坡向分布较均匀;草地主要分布在4 500 m以下且坡度小于25°的坡地上;沼泽多分布在3 500~4 500 m且坡度小于25°的河源地区,多分布在北坡和东北坡上;其它用地主要分布在4 000~4 500 m的坡度较大的斜坡或陡坡上。随高度、坡度增加,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在坡向上呈现:平地>阳坡>阴坡。说明地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海湖流域的土地利用分布,且这种影响比较符合当地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67.
贵州高原起伏地形下太阳直接辐射的精细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太阳直接辐射是太阳总辐射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前的模型进行了一些改进,考虑了坡度、坡向和地形相互遮蔽作用对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的影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研制了以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为起始数据的起伏地形下太阳直接辐射的分布式模型。应用100m×100m分辨率的DEM数据,1960~2000年贵州高原及周边102个气象站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10个气象站的太阳辐射资料,计算了贵州高原起伏地形下各月及年太阳直接辐射精细空间分布。结果表明:①坡度、坡向、地形遮蔽对太阳直接辐射的影响较大,由于局地地形因子的影响,起伏地形下太阳直接辐射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纬向分布不明显,局地地形对太阳直接辐射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②贵州高原起伏地形下太阳直接辐射年总量、1月、7月大部分地区分别介于1 046~1 700、31~90、156~205MJ/m2;③季节不同,局地地形因子对起伏地形下太阳直接辐射空间分布的影响不同,冬半年大于夏半年;随坡度的增大,局地地形因子的作用增大。  相似文献   
68.
刘旸 《劳动保护》2012,(9):34-35
智守忠是位于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群岛的法属新喀里多尼亚赫氏工程承建的koniambo镍矿项目上众多中国安监人员中的一员,他们的每一天,都是平凡而忙碌的。早晨上班后,智守忠沿着冶炼厂一号线的楼梯向上检查,在29m高程看到有智守忠是位于南  相似文献   
69.
1964年,我作为实习生在国家测绘总局第二地形测量队工作期间,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北腹地,参加完成了两幅1:10万地形图的高程控制测量及航空摄影野外调绘任务。这是令我终生难忘的一段踩在生死线上的经历。  相似文献   
70.
地球物理勘探工作需要三维坐标为其定位,尤其是重力勘探,对高程有较高的要求.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测量技术,GPS能实时提供高精度的平面坐标,但因其使用WGS-84坐标系统,高程为大地高,没有实际的地球物理意义.地球物理勘探用的是正常高,故GPS测量的大地高无法直接使用.若联测高程,不仅增加工作难度,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将大大增加.本文以长江中下游某些地区地球物理矿产勘查为例,介绍利用广义线性拟合法来获取高程.该模型不仅能对拟合结果进行评价,亦能评价模型参数的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