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5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538篇
安全科学   853篇
废物处理   119篇
环保管理   275篇
综合类   2051篇
基础理论   235篇
污染及防治   214篇
评价与监测   113篇
社会与环境   111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本文在对当前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危险区域划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过建立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计算机辅助划分平台,提高危险区域划分的可操作性,从而实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方法的改善.探讨了通过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基于fluent对爆炸性气体扩散进行研究,对非对称分布场所的危险区域划分提供划分辅助.  相似文献   
992.
氧化亚氮形成的微生物学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氧化亚氮 (N2 O)的形成N2 O是继CO2 、CH4之后的第三大温室气体 ,它能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 .在过去的 2 0~ 30年间 ,N2 O以每年 0 .2 %~ 0 .3%的速率增长 ,并且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1 ] .地球上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活动是N2 O产生的主要来源 ,而微生物是其中最重要的生物源 .微生物产生N2 O的机理主要是通过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过程进行的 ,如图 1所示 .反硝化过程中N2 O的形成 :硝化过程中N2 O的形成 :图 1 N2 O的形成Fig.1 FormationofN2 O  催化反硝化过程的酶有 4种 :硝酸还原酶 (Nar)、亚…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纳米TiO2/活性炭复合光催化剂对空气中典型污染气体甲醛的光催化降解特性。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复合催化剂的表面特征。结果显示,经改性后的纳米TiO2在复合催化剂表面分布均匀,呈球状。对甲醛气体的降解实验显示TiO2负载量为1%时对甲醛的去除效果最好,6 h去除率为61.7%。结果显示复合催化剂把甲醛气体分解成CO2,可以直接排空,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94.
分别在桨叶式干化机和热重仪上进行污泥干化和燃烧试验,研究了污泥干化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并对污泥的燃烧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污泥干化过程分为黏稠区、粘滞区和颗粒区3个阶段。干化过程排放的污染气体有氨气、氯化氢、氟化氢、氰化氢、甲烷和挥发性有机酸等,其中氨气为主要污染气体。经冷凝吸收和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各种污染气体浓度均显著降低,其中氨气去除率最高,达97.04%。污泥干化冷凝液的BOD5和COD质量浓度分别为4 040、8 510mg/L,氨氮的质量浓度为1 025mg/L,pH为9.84,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泥的燃烧过程可以分为3个失重阶段:水分析出阶段(50~150℃),挥发分燃烧阶段(150~450℃),固定碳燃烧阶段(450~650℃)。分别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挥发分燃烧阶段和固定碳燃烧阶段的活化能和动力学方程,挥发分燃烧阶段的活化能低于固定碳燃烧阶段,表明挥发分燃烧阶段污泥更易燃烧。污泥的燃烧过程在650℃时基本完成,因此实际工程应用中,设计干化污泥的焚烧温度在750℃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995.
以MEA为主体,DETA为添加剂,考察1h内,在温度298~338K,压力300~700kPa,混合胺溶液初始浓度(质量分数)4%~20%范围内,MEA+DETA不同配比的混合吸收剂吸收CO2的特性。获得MEA+DETA混合胺吸收CO2的最佳吸收条件为:308K、500kPa、总胺质量浓度为20%,MEA与DETA的配比为8:2。  相似文献   
996.
“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全球减排资源最优配置的关键,是合理界定并严格执行各国温室气体排放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际排放权交易.”张永生等运用“人均排放”来构建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总排放权额度”,有一定的“人权”基础,但可能除了印度与中国两个人口大国外难以被大多数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接受.更重要的是这种“框架”缺乏生态系统碳循环、碳均衡或碳中和的理论基础,没有采用循环经济的废料与原料链接的生态经济机制,缺乏低碳经济中碳中和、新能源替代及节能减排综合手段运用的机巧.作者同样“应用产权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以及生态系统碳循环原理,生态经济开放式闭合循环的方式,经济杠杆原理的方法,低碳经济中碳中和、新能源替代及节能减排综合机巧,通过各个国家或地区“碳源与碳汇”均衡的“赤字”或“盈余”来建立全球排污权交易的“总额度”数量标准,以及“排碳付费,碳汇交易”的原则.通过统一规范测评碳源与碳汇方法,统一调节全球碳汇交易价格,运用价格“手柄”或“砝码”的杠杆原理,“建立了一个界定各国历史排放权和未来排放权的理论框架,并据此提出一个将各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明晰化、将所有国家纳入全球减排行动的后京都时代解决方案”,实现全球根本性、彻底性的节能减排和永久持续的碳循环、碳中和及碳平衡.  相似文献   
997.
初步研制的汞蒸汽被动式检气管是建立在气体分子扩散和化学吸收原理基础上的,新制备的碘化亚铜沉淀和乙醇、甘油、硝酸混合、研碎,伴入经活化的层析硅胶,填充到检气管中,当汞蒸气进入管内时,发生显色反应,检气管显色长度的平方与汞蒸汽浓度及采样时间的乘积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001ug/mL(1h)。该法集采样与分析于一体,结构简单,不需动力,便于携带,操作方便,实验室模拟运用,其灵敏度和标准偏差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均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积极发展低碳技术。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秸秆资源丰富且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秸秆综合利用可避免因秸秆露天焚烧造成的环境问题,有利于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有利于节能减排、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从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的3个主要方面入手,分析低碳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同时大力倡导开发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9.
为防止下水道可燃气体积聚引发爆炸事故,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了市政下水道可燃气体监测系统.实测结果表明:气体传感器监测数据相对误差在2.0%以内,无线数据收发设备的年发送成功率达到98.0%,满足工程运用需求,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合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广、实时在线的特点,该系统实现了对不同区域下水道内可燃气体浓度的远程监测,为下水道的安全预警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安科院开发研究的“有毒气体泄漏事故现场立体监测及预警技术”,以保护重大工业设施周边公众安全为核心目标,以有毒气体泄漏扩散为典型事故情景,从网络化气体传感器等4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及设备研发,为快速准确获取有毒气体泄漏事故现场信息,以便进行合理处置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