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6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1817篇
安全科学   196篇
废物处理   115篇
环保管理   291篇
综合类   2874篇
基础理论   34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62篇
评价与监测   112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实际选煤厂收集的数据 ,研究了洗选处理对燃煤中大气有害物质 (HAPM )分布赋存特征的影响作用。测试数据表明HAPM倾向在煤样无机矿物质中富集。从实际选煤厂采集的数据也表明 :选矿工艺流程可显著降低煤中HAPM的丰度。降低煤样粒度上限可使无机矿物质解离更充分 ,结合相应先进分选工艺可使HAPM脱除率显著提高 ,成本低、技术成熟的洗选工艺可行之有效地脱除燃煤中HAPM物质。  相似文献   
102.
SBR工艺污泥颗粒化对生物脱氮除磷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采用模拟配制的生活污水,研究循序间歇反应器(SBR)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和污泥沉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了状态调控阶段,反应器中形成了同时具有脱氮除磷能力的好氧颗粒化污泥,其中,反应器对COD和P的去除率分别为90%和85%左右;NH3-N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80%;颗粒污泥的SVI值约为50,出水水质好,这些良好的运行性能比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前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103.
化学沉淀法除磷和生物法除磷的比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化学沉淀法除磷和生物法除磷的机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并就两者在除磷效果,污泥产量,污泥处置,除磷费用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磷的去除率比较接近,总费用没有明显差别,其优点是,生物法除磷污泥产量少,而化学沉淀法除磷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重点介绍了完善油气勘探防污土建结构的办法,结果表明:完善后的结构能提高钻井废水COD的达标率。同时,处理水的SS,pH和色度等指标的达标率也可提高。  相似文献   
105.
研究利用 UASB反应器考察了 COD和硫酸盐浓度的比值对硫酸盐还原的影响 ,同时分析了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对COD的竞争情况 .发现在 HRT为 3.8h,SO2 -4 负荷为 6~ 7kg· ( m3· d) - 1 ,SO2 -4 浓度为 1 0 0 0 mg· L- 1 条件下 :1在 COD不足时 ,SRB与 MPB在竞争中占微弱优势 ;对于产甲烷活性比较好的厌氧污泥要经过较长的时间 ,SRB才能确立优势菌种的地位 .2 COD/ SO2 -4 比值决定了 SO2 -4 的去除率 .比值等于 2时 ,SO2 -4 的还原率在 95%以上 ;当比值为 1 .5时 ,SO2 -4 还原率为 75% ;当比值为 1时 ,SO2 -4 的还原率为 60 % .  相似文献   
106.
浅谈混凝沉淀在炼油污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为确保处理效果,混凝沉淀技术在一些炼油污水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7.
染料在厌氧塘内净化的可行性与转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静态模拟厌氧生物塘,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三种偶氮染料在厌氧塘中的去除净化效率,迁移转化过程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偶氮类染料去除率为73%-98%,其净化顺序为甲基橙>对氨基偶氮苯>对硝基苯胺,并得出了去除率与停留时间,温度,pH和营养条件等的相关性方程式,根据物料衡算,提出了偶氮类染料在厌氧塘内的转移平衡规律,分析了转移过程与机理。  相似文献   
108.
为适应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根据GW型燃油加热炉烟气排放特征和排放规律,设计采用循环流化床工艺进行除尘脱硫。中试结果表明:在最佳工况条件下,系统除尘效率可达97%~98%,脱硫效率达80%~90%,达到国家燃油锅炉一类区域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9.
用电凝聚法处理轧制乳化废水,探讨了影响破乳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处理轧制乳化废水的效果很好,浊度去除率可达99.6%,COD去除率达99.5%。此外,还发现电凝聚法的处理效果优于药剂絮凝法。  相似文献   
110.
High strength refractory organic stream is produced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2-phenylamino-3-methyl-6-di-n-butylaminofluoran (One Dye Black 2, abbr. ODB 2), a novel heat-sensitive material with a promising market. In this study, a combination of acidificationprecipitation, primary biological treatment, Fenton's oxidation and another biological treatment was successfully used for the removal of COD from 18000-25000 mg/L to below 200 mg/L from the ODB 2 production wastewater in a pilot experiment. A COD removal of 70%-80% was achieved by acidification-precipitation under a pH of 2.5-3.0. The first step biodegradafion permitted an average COD removal of 70% under an hydraulic residence time (HRT) of 30 h. By batch test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Fenton's oxidation were acquired as: Fe^2+ dose 6.0 mmol/L; H2O2 dose 3000 mg/L; and reaction time 6 h. The second step biological treatment could ensure an effluent COD below 200 mg/L under an HRT of 10 h following the Fenton's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