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3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568篇
安全科学   878篇
废物处理   126篇
环保管理   222篇
综合类   1366篇
基础理论   244篇
污染及防治   266篇
评价与监测   98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矿井提升机盘闸制动系统工作状态监控与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故障树分析(FTA)方法分析矿井提升机盘式制动系统故障原因,包括机械故障、摩擦系数故障、液压故障等,提出矿井提升机盘闸制动系统的故障树,并给出了系统状态计算机测控系统方案。采用现代检测与计算机技术,对盘闸制动系统的主要故障进行综合检测;对摩擦系数进行间接检测;研究成果,为故障报警与控制提供了保障,报警与控制结合,提高了提升机盘闸制动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2.
介绍了矿井监控系统的主要结构,概述了当前几种流行的现场总线技术,阐述了交换式以太网的工作原理、特点.现有矿井监控系统或分站不兼容是由于现场总线和通信协议标准不统一.文中提出的交换式以太网可以解决这些不兼容问题,实现不同总线网络的互联.  相似文献   
93.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素质低,是煤矿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议从大幅度提高煤矿井下人员工资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从事煤矿工作;全方位开展煤矿职业培训工作,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实行煤矿从业准入制;对现在岗的煤矿从业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实现煤矿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政府出台政策,强制煤矿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等4个方面着手,切实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为了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笔者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评估方法 ,对矿井的煤与瓦斯突出进行了预测。经实例证明 ,与常用的预测方法相比 ,灰色聚类预测方法具有能动态预测、预测准确等优点。该方法将影响突出的多个因素综合系统的来考虑 ,跳出了常规预测方法只依靠单一指标进行预测的圈子 ,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准确地反映矿井煤与瓦斯突出规律 ,是一种新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玉米芯为碳源实现酸性矿山废水生物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引入了一种新的碳源——玉米芯,对SRB法处理酸性矿山废水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分析了各种参数条件对s暖一还原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常温下这种碳源所需要的最适宜工况条件,探讨了硫酸盐矿山废水的水质资源化问题,并对山西矿山废水的生物治理进行了可行性实验验证。实验证明,玉米芯为碳源时,矿山废水中SO^2-4的出水值可达221.1mg/L,金属离子的浓度也都达到了生活饮用水的质量标准,所以玉米芯可作为酸性矿山废水资源化生物处理的合适有效碳源。  相似文献   
96.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chemistry of Coalbed Methane (CBM) discharge water reacting with semi‐arid ephemeral stream channels in the Powder River Basin, Wyoming. The study area consisted of two ephemeral streams: Burger Draw and Sue Draw. These streams are tributaries to the perennial Powder Riv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imonthly from three CBM discharge points and seven channel locations in Burger Draw and Sue Draw. Samples were also collected bimonthly from the Powder River above and below the confluence of Burger Draw. Before sample collection, the pH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were measured in the field. Samples were transported to the laboratory and analyzed for alkalinity, major cations, and anions. From the measurement of sodium (Na), calcium (Ca), and magnesium (Mg), practical sodium adsorption ratio (SARp) and true sodium adsorption ratio (SARt)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suggest pH and EC of CBM discharge water was 7.1 and 4.3 dS/m, respectively. The CBM discharge water consisted of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sodium and alkalinity compared to other components. The pH of CBM discharge wate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00) in the downstream channel of Burger Draw from 7.1 to 8.84 before it joined with the Powder River. Dissolved calcium concentration of CBM discharge wate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00) in the downstream channel water. Subsequently, SARp increased approximately from 24 to 29. The SARt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01) in the downstream channel water. For instance, SARt of CBM discharge water increased from 32.93 to 45.5 downstream channels after the confluence of Sue Draw with the Burger Draw. The on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water chemistry above and below the confluence of Burger Draw with the Powder River was pH, which increased from 8.36 to 8.52. Th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AR values of CBM discharge water in Burger Draw and Sue Draw tributaries suggest a careful monitoring of salinity and sodicity is needed if CBM discharge water is used for irrigation in semi‐arid environments. Results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will be useful to downstream water users who depend on water for irrigation.  相似文献   
97.
煤矿安全预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矿井自然灾害的安全预评价涉及不确定因素众多.本文根据未确知数学理论,建立了预评价指标体系、置信度识别准则及评分准则,构造了矿井安全预评价未确知测度模型,并对矿井的各个安全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用上述方法对黄陵二号井自然灾害的评定结果与实际耦合较好,从而为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8.
利用微生物技术治理煤矿瓦斯的研究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我国的煤矿瓦斯防治技术主要为通风、抽放等物理方法,该类方法仍不能完全满足防治煤矿瓦斯灾害的安全要求。笔者提出一种治理煤矿瓦斯的新思路,采用一种新的控制方法,试图通过生物技术使瓦斯涌出量减少,防治煤矿瓦斯灾害。为此,对应用微生物技术治理煤矿瓦斯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简单介绍了甲烷氧化菌的氧化机理及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通过初步试验对甲烷氧化菌降解煤样瓦斯的效果进行了测定,从而对其有了感性的认识,在已有的对甲烷氧化菌的研究和初步试验的基础上,对应用甲烷氧化菌解决煤矿瓦斯危害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中美煤矿安全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中国和美国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中国的煤矿安全却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笔者首先从两国历年来煤矿安全数据分析入手,认为:美国煤矿安全经历了严重恶化、小幅波动和安全稳定3个阶段;而中国的煤矿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大起大落和其后的小幅波动两个阶段,迄今为止,还没有进入安全稳定时期。然后从法规、监察、采矿权、安全投入、矿工及工会、教育及培训、科技进步等7个方面对两国的煤矿安全进行了比较。最后,借鉴美国进入第3阶段的成功经验,提出一些改善中国煤矿安全的相应对策建议,如完善法规、加强监管、明晰采矿权、设立安全投入预算资金、改善矿工的弱势地位、加强教育与培训、依靠科技进步等。  相似文献   
100.
事物安全演化过程的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安全状态的演化过程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事物的安全演化过程符合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即服从"安全流变-突变"规律.基于事物"安全流变-突变"规律,建立理论模型,并分析和描述事物的安全演化过程.事物"安全流变-突变"规律的研究为揭示事物的安全本质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