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利用三维激发发射矩阵光谱(3-D EEM)和平行因子分析,研究了三岔河流域平寨水库溶解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和转化情况。在平寨水库的入库水、表层水(0~5 m)、深层水(10~60 m)和出库水中,检测到了几种荧光溶解有机质组分,分别为陆源类腐殖质、自源类腐殖质和浮游植物源的类蛋白质(或类色氨酸或类酪氨酸)。陆源类腐殖质的荧光强度在入库水中略高于出库水,表明陆源类腐殖质在水库系统中相对稳定,大坝截流对其影响不大。自源类腐殖质的荧光强度在库区明显高于入库水和出库水,表明自源类腐殖质既由自源有机物分解产生,又在光化学、微生物和大坝物理拦截过程的影响下发生分解;其他荧光组分中也检测到相似的结果。水温、pH、溶解氧和有色溶解有机质表现出相似的季节变化,光化学和微生物以及大坝拦截是引起水库入库水、库区表层水、库区深层水和出库水中荧光溶解有机质时空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2.
利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和荧光区域积分(FRI)的方法解析三维荧光光谱(3D-EEMs),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曝气预处理改良土壤渗滤系统(ISI)处理生活污水时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垂直分布特征.根据FRI分析,ISI中DOM可以分为5个荧光区域,包括3个类蛋白物质区域(I、Ⅱ、IV)和2个类腐殖质物质区域(Ⅲ、V).沿着垂直方向向下,ISI中DOM有溶出的现象,导致总荧光区域积分体积(TOT)与TN、TP、NH4+-N、COD、TOC等都呈现显著负相关的关系,而与EC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荧光区域V与NO3--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氮素去除与DOM组成之间关系密切.通过进一步做PARAFAC分析表明,可以从DOM中识别出四种荧光组分,分别为C1类富里酸类物质和C2、C3、C4类蛋白类物质.荧光组分浓度得分值Fmax表明,ISI对物质降解由易到难依次为C2 > C4 > C1、C3,即类酪氨酸最易降解,其次为类色氨酸类物质和类富里酸类物质.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用Fmax间接表征TN、TP和COD等水质指标的浓度.  相似文献   
153.
为了研究固体可燃物多火焰火蔓延规律及传热控制机理,开展了竖向水平排列的PMMA单一平板和平行双板火蔓延规律研究。基于水平火蔓延实验台,考虑平板尺寸、平行双板的竖直间距两个主要因素,分析此类条件下的火蔓延速度、火焰高度和火焰宽度等参数。实验研究发现,PMMA板水平火蔓延过程中,热解前锋呈V型,预热区长度随平板间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平行双板工况下,在研究考虑的间距范围内火焰始终保持合并,火蔓延速度、火焰高度及宽度明显大于单一平板,且均随间距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三者峰值出现的位置与样件尺寸有关。上层PMMA板上下表面的辐射热流随间距的变化规律与火蔓延速度变化规律一致,因此推断辐射作用在平行双板水平火蔓延中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4.
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对抗生素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组合工艺对废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法(EEMs-PARAFAC)分析了废水中有机物的荧光变化特征,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BAF中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运行条件下,抗生素废水COD平均值由232 mg·L-1降至46 mg·L-1,NH4+-N平均浓度由12 mg·L-1降至4.1 mg·L-1,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EEMs-PARAFAC从废水中解析出3类荧光组分,主要可归为腐殖酸(胡敏酸)、富里酸及其混合物,经组合工艺处理后荧光强度大幅下降甚至消失.Illumina MiSeq测序显示,污泥经抗生素废水驯化后微生物丰富度和均匀度明显降低,Proteobacteria(变形杆菌门)、Chloroflexi(绿屈挠菌门)和Firmicutes(厚壁菌门)是优势菌门,其中,Thiothrix(发硫菌属)、ThermomonasPseudoxanthomonas(假黄单胞菌属)和JG30_KF_CM45是降解抗生素类污染物的主要菌属.  相似文献   
155.
从自由镦粗变形程度基本定义式 ,推导出了自由镦粗成形工艺的顶镦变形次数n和各次变形程度εhn,这两个自由镦粗变形基本工艺参数的设计计算公式 ,并举例说明了其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6.
地震液化的准确判别,对建筑物安全影响颇大。结合添立大厦和添富花园工程具体情况,借鉴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在地震液化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做平行分析,进行了该工程的地震液化的评价。对各种评价方法所考虑的因素和侧重点进行了对比,并通过评价结果比较,说明了应用两种以上方法能提高判定的准确性及工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7.
郭忠义 《环境工程》2001,19(2):46-48
在测量圆形管道的废水流量时 ,废水截面积的计算较为复杂 ,且情况多变。本研究试图推导出一个废水截面积的通用公式 ,进而归纳出废水流量的通用综合算式 ,并运用程序计算法进行计算 ,从而达到快速准确地测量圆形管道废水流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8.
Large-Eddy Simulation of Coastal Upwelling Flow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Large-eddy 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laboratory-scale realizations of coastal upwelling in an annular rotating tank with a sloping bottom. A two-layer stratified fluid was set into rigid body motion with the tank and then driven by the relative rotation of a solid top lid. The simulation code developed in this work was a three-dimensional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solver using the 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 The simulation runs were performed on a distributed memory massively parallel computer, namely, the IBM SP2.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able to reveal the evolution of the complex upwelling structures in detail. The results were used to compare with and to complement two relevant series of coastal upwelling experiments. A Rayleigh-Taylor type of instability took place in the top inversion layer due to the unstable stratification after establishment of the upwelling front. The primary upwelling front was unstable to azimuthal perturbations and developed large amplitude baroclinic waves. The frontal wave structure consists of cyclone/anticyclone pairs. Whether cyclonic eddies containing the lower-layer fluid pinch off from the front depends on the * value. The non-dimensional parameter *=gh 0/u * fs, which was first introduced by Narimousa and Maxworthy, combines the effects of stratification, rotation and surface stress and can b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upwelling flow field. Our studies show that the frontal instabilities are much more intense and the upwelling front itself displays strong unsteadiness and cyclonic eddies containing the lower-layer fluid pinch off from the front when * i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5.8. For *=5.8, the frontal instabilities are less intense and no pinched-off process is observed. To separate these regimes, a critical value of * of about 5.4 is consistent with Narimousa and Maxworthy's results.  相似文献   
159.
配对进近程序可有效提高近距平行跑道容量,是目前国外航空界理论研究热点问题。为提高配对进近程序的安全性,针对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方式下的跟驰现象,通过量化人为因素及尾流传播特性对配对进近两机纵向距离的影响建立配对进近微观跟驰模型,对影响两机运动状态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改进的配对进近安全区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对安全区变化特点进行分析,采用实际运行数据计算出国内三大机场的近距平行跑道施行配对进近时的有效起始安全区及有地面效应影响时的安全区。  相似文献   
160.
长江三角洲跨区域抢险救援体系--总体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长江三角洲跨区域抢险救援体系这一类典型复杂系统进行了系统构建的总体目标和功能分析,并应用复杂系统开发的并行工程方法进行开发组织和总体结构模型的研究,得到了长江三角洲跨区域抢险救援体系的递阶控制体系结构的总体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