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基础工作。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为进一步解析哈尔滨市农村污染现状、发展态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哈尔滨市农村污染防治的意义与必要性,文章在调研当前哈尔滨市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农村面源污染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充分利用当前国家加大农村环境建设投入的有利机遇基础上,提出了哈尔滨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相应的防治对策,为哈尔滨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2.
利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对哈尔滨市2013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21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37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579 hm2,生态赤字不可持续发展,表明2013年哈尔滨市生态足迹超出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承载力,出现生态赤字,属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大量的物质和能量不断输入到城市生活中去,同时又不断向自然界抛弃废弃物,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缓哈尔滨市生态赤字的措施,对模型的完善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3.
哈尔滨菜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金属是土壤环境的重要污染物,主要随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和废气进入土壤.大量积累后很难从土壤中迁出,对土壤的生态结构和功能稳定性造成影响.以哈尔滨菜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潜在危害进行评价.结合近几年来各界学者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析哈尔滨菜地重金属污染情况,得出哈尔滨菜地土壤环境Cd超标,生态危害极强.结合哈尔滨菜地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4.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全面了解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的水质污染状况,根据2015年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水质污染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主成分分析计算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APCS-MLR(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量化主成分对各污染物的贡献率.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ArcGIS软件对不同断面水质状况进行可视化表征,展现水环境质量的空间特征,更加直观地表达水质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CODCr、TN和NH3-N,丰水期第1主成分对其贡献率分别为69.97%、69.18%、74.23%,平水期为22.91%、22.21%、37.57%,枯水期为83.77%、83.60%、83.09%;6个断面中,朱顺屯断面的水质优于其他断面的水质,上游水质优于下游水质;研究水体水质总体上表现为丰水期优于枯水期.研究表明,污染物主要受到生活污水和该江段沿岸石化、汽车和造纸企业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阿什河口内和呼兰河口内断面,干流水体水质优于支流水体.   相似文献   
55.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哈尔滨市为例,现行管理模式存在资金压力运营能力薄弱、工作质量不佳等问题,阻碍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有效进行。起步较晚的市场化管理模式能够实现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和污染物达标排放,但还处于较低水平,建议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激励政策、加强对运营机构的监管和采取双赢机制提高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哈尔滨市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情况,指出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7.
哈尔滨地区风尘黄土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尔滨地区分布有很多第四纪以来的风尘黄土沉积物。风尘黄土已被证实为干冷天气条件下,大风吹扬起来的沙尘沉积而形成的。针对这些沙尘物质的来源问题,采用从源到汇的物源示踪方法,采集了哈尔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风尘黄土沉积物,以及松花江及其主要支流的河流沉积物、科尔沁沙地沉积物以及吉林地区的黄土沉积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沉积物中重矿物组合、特征矿物,重矿物的百分含量、稳定系数、石英/长石、ZTR指数、ATi指数和GZi指数等多项指标进行分析,并结合东北地区岩性分布以及亚洲季风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哈尔滨地区各地分布的风尘黄土各项重矿物指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与近源的松花江等河流沉积物相同;哈尔滨地区沿松花江干流河谷分布的风尘黄土沉积物物源主要来自于近源的松花江流域内的大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广泛分布的花岗岩类的风化碎屑。  相似文献   
58.
孙夕涵  刘硕  万鲁河  王宏 《环境科学》2016,37(7):2556-2562
融雪径流是我国北方高纬度城市受纳水体在春季主要的面源污染源,为控制融雪径流对地表水体的污染,于2015年3月底至4月初对哈尔滨主城区6种下垫面、18个采样点的融雪径流进行污染特性分析.通过SPSS 22.0及其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BOD5、COD、氨氮、总磷(TP)、石油类和总氮(TN)为哈尔滨主城区融雪径流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污染指标.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及其最小显著性差异(LSD)多重比较法对6种下垫面组间及两两下垫间的污染差异性进行了分析.ANOVA分析结果表明,TP在下垫面组间的差异性最大而BOD5最小,其显著性水平(Sig.)分别为0.342和0.631;多重比较的结果则表明不同污染物在两两下垫面之间的均值差异(MeanDiff)均不同,不同下垫面对不同污染指标的贡献率也不同.同时,受地理位置的影响,相同污染物在相同下垫面的不同采样点的分布也存在差别,城市道路和人行道最为明显.不同下垫面融雪径流污染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主城区融雪径流污染主要受交通流量、人类活动、冬季燃煤采暖及工业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详细介绍了机械零部件表面应力和结构损伤检测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荧光涂层应力检测的原理、优势以及发展现状.分析了基于稀土荧光离子的应力检测涂层的需求,并就其应用原理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表述.介绍了不同材料体系下应力及结构损伤检测范围,以及应力自敏涂层目前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