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一种海岸带生态安全管理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海岸带生态安全管理的内涵,提出战略环境评价作为一种海岸带生态安全管理的方法,是有效的辅助决策工具,分析了面向海岸带生态安全管理的战略环境评价的对象、主要内容与范围以及评价方法,介绍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一种方法———资源定位法。并以象山港作为实例研究,运用资源定位法进行战略环境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象山港的主导功能应是水产养殖,同时兼顾滨海旅游是最佳的选择,港口建设应以小型的民用码头为主。  相似文献   
42.
安全饮用水保障处理中试平台,除具有常规处理工艺外,还引入臭氧接触氧化/催化臭氧氧化、纳滤和反渗透过滤技术、动态膜树脂吸附、光催化氧化、管网生物膜控制等新技术。作者介绍了中试平台建设的设计思路、处理流程及控制系统,并对平台建设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3.
在分析、研究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ITBFB)效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轻质滤料过滤与ITBFB相耦合技术原理,设计出好氧高效分离生物流化床复合反应器.应用新型反应器进行生活污水中试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复合反应器HRT较短为1.1 h时,SCOD和SS去除率分别达60%和96%;在滤层厚度为30 cm,过滤速度为4.24 m/h时,复合反应器的出水悬浮物可保证16 h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44.
应用五因子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设计,建立了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 (TG)发酵生产过程中以酶活力和菌体细胞生长量作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并以此模型对链霉菌 (Streptomycessp. )WJS-825菌株发酵生产TG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影响TG生产的主要因子及其最适取值为多价胨 2. 1%、可溶性淀粉 1. 5%、初始pH 7. 0及培养温度 30℃.以该优化工艺条件进行了 5L发酵罐小试和 200L发酵规模的中试生产.结果表明,在中试发酵生产中使用以豆饼粉部分替代多价胨的经济性发酵优化培养基,以及发酵过程中在线监控pH、溶氧系数等多项发酵调控参数,并分段控制pH、温度、通气量和搅拌转速以及进行适时的流加补充碳源,该菌株生长繁殖能力强、产酶效果好,TG活性达 3. 2u/mL,而且连续重复的中试发酵生产试验的TG产量均稳定在 3. 2u/mL以上. 图 2表 3参 15  相似文献   
45.
傅嘉媛  董榕 《环境工程》2003,21(6):7-11
介绍以厌氧生物为核心技术的城镇污水处理成套工艺中试研究。HABR处理城镇污水 ,容积负荷控制在1~ 2kg m3·d,CODCr去除率可达 70 %~ 80 % ,出水CODCr和SS的浓度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 ,经后续好氧处理后 ,出水CODCr和SS的浓度可达一级排放标准。试验结果表明 ,以厌氧生物为核心技术、好氧生物为后续处理的成套工艺 ,具有低耗高效、管理简便的特点 ,适合于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试验获取的技术参数可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实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对于解决过高的环境治理成本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总结了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梳理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交易模式、组织过程和主要方法,以期推动中国排污权交易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推进,进而推动符合国情的排污权交易政策体系的构建.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各试点地区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促进了环境管理的精细化,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促进了环境质量改善.最后还指出,中国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中仍存在政策制度建设支撑不足、交易市场活跃度不高、后期监管不力等问题,今后应依法依规,始终坚持由易到难、积极稳妥、重点突破的原则,由点到面、有序推进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47.
A novel mixed bacterial culture was enriched from an endosulfan (6, 7, 8, 9, 10, 10 – hexachloro-1, 5, 5a, 6, 9, 9a-hexahydro-6, 9-methano-2, 3, 4-benzo (e) dioxathiepin-3-oxide) processing industrial surface soil. The cultures were successful in the degradation of aqueous phase endosulfan in both aerobic and anaerobic conditions. Using the cultures, endosulfan degradation in silty gravel with sand (GM) was examined via pilot scale reactor at an endosulfan concentration of 0.78 ± 0.01 mg g? 1 of soil, and optimized moisture content of 40 ± 1%. During operation, vertical spatial variability in endosulfan degradation was observed within the reactor. At the end of 56 days, maximum endosulfan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78 ± 0.2% and 86.91 ± 0.2% was observed in the top and bottom portion of the reactor, respectively. Both aerobic and anaerobic conditions were observed within the reactor. However, endosulfan degradation was predominant in anaerobic condition and the total protein concentration in the reactor was declined progressively down the soil depth. Throughout the study, no known intermediate metabolites of endosulfan reported by previous researchers we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48.
The design criteria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WWTP) and the sludge retention time, respectivel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micropollutant removal. The upgrade of an Austrian municipal WWTP to nitrogen removal (best available technology, BAT) resulted in increased elimination of most of the analyzed micropollutants. Substances, such as bisphenol-A, 17α-ethinylestradiol and the antibiotics erythromycin and roxithromycin were only removed after the upgrade of the WWTP. Nevertheless, the BAT was not sufficient to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se compounds. Thus, a pilot scale ozonation plant was installed for additional treatment of the effluent. The application of 0.6 g O3 g DOC−1 increased the removal of most of the micropollutants, especially for compounds that were not degraded in the previous biological process, as for example carbamazepine and diclofenac.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zonation of WWTP effluent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to further decrease emissions of micropollutants from the treat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49.
为研究燃煤电厂周围渔业养殖行为对水生生态环境中汞形态变化的影响,以浙江省象山港渔业养殖区为研究对象,对养殖区和对照区海水样品中不同形态汞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燃煤电厂周围海域上覆水总汞浓度达到83.0 pmol·L-1±97.1 pmol·L-1.沉积物表层孔隙水中总溶解态汞随深度的下降而下降,并且10cm以上孔隙水中溶解态汞浓度显著高于10cm以下溶解态汞含量(P0.001),以上结果表明象山港海域水体中较高的汞浓度很有可能源于燃煤电厂的烟气释放.养殖区水体总汞浓度(96.5 pmol·L-1±133 pmol·L-1)高于对照区(69.5 pmol·L-1±39.4 pmol·L-1),主要源于养殖行为过程中从业人员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鱼饲料等物质在沉积物中的积累,进而向上覆水中释放.渔业养殖区孔隙水表层甲基汞(24.0pmol·L-1±16.7 pmol·L-1)浓度高于对照区(6.60 pmol·L-1±5.11 pmol·L-1),说明渔业养殖行为造成了沉积物中有机质积累,促进了汞的甲基化.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效除尘脱硫装置三相流化床的性能和原理,并对三相流化床除尘脱硫工业中试系统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三相流化床除尘效率可达956脱硫效率达70%,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