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191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276篇
综合类   510篇
基础理论   12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了探讨火电厂除灰水中的粉煤灰(含炉渣)对炼油厂含碱污水中石油类、COD(cr)等污染物的吸附处理效果,根据某单位现场情况,将炼油厂含碱污水送入火电厂除灰沟→经充分混合排入储灰场→并经长时间沉降分离的流程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粉煤灰的吸附作用,显著降低了炼油厂含碱污水中的石油类、COD(cr)、挥发酚、碳化匕物等污染物。  相似文献   
92.
Possible climate change will modify snow-cover depth and chang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 tourism and skiing districts. Our model describes seasonal snow-cover depth related to altitude in six Alpine climate regions as the best fit of all snow stations. Data cover 30 winter seasons (November to April values) from 1965 to 1995. We modified the data according to a scenario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change (2 °C warming, no precipitation change) and achieve a new simulated snow-cover depth. The indicators MARP (mean altitude of resident population) and MASPSL (mean altitude of starting point of ski lifts)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critical altitudes” of Austrian districts. A warming implies a reduction of snow in all districts, but the loss is overproportional in lower altitudes. The direction of economic impacts is clear – income losses and adaptation costs – but magnitude and time frames remain uncertain. Received: 24 February 1999 · Accepted: 15 May 1999  相似文献   
93.
The area of leaves on birch (Betula pubescens ssp. tortuosa) auxiblasts and brachyblasts and the degree of their damage by the complex of leaf-gnawing and leaf-mining insects were studied in a light birch for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hyllophagous insects, primarily snout beetles, prefer young leaves on the apexes of auxiblasts. Thus, selective damage is inflicted on smaller leaves, both on the auxiblasts and in the entire sample. This phenomenon is widespread and may manifest itself in different ways, depending on the pattern of leaf area distribution along the extended shoot and the feeding preferences of the insects.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ider research methods and approache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insects damage leaves nonselectively, irrespective of their size.  相似文献   
94.
95.
根据嘉兴电厂的实际情况,在对6种主流脱硝工艺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电厂近期和远期的NOx控制目标,对各种脱硝工艺的组合进行研究,推荐了可行的脱硝方案,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6.
为了研究工程监理单位是否应该承担安全监理的责任问题,从工程监理制度与安全施工的关系,从法律、行政法规、技术规范等多方面对工程监理的安全责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详细的研究,最后从法理和现实入手,对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对一些条文规定进行了深入的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某些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责任有扩大化的倾向,应予以制止。  相似文献   
97.
基于流体力学中空气射流理论,建立气幕旋风排风罩流场的三维数学模型。影响气幕旋风排风罩效果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射流气动参数、吹吸气动参数以及流动空间的边界条件和装置结构等。针对不同送风速度、不同送风角度下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FLUENT计算动力学软件对这两种情况下气幕旋风排风罩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经过比较确定出最佳效果时的参数,并利用示综烟雾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气幕旋风排风罩流场的数学模型完全正确,所确定的最佳效果时的参数和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可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98.
结合国内外对航空安全文化定量和定性的研究结果,定义了航空安全文化,并阐述航空安全文化的内涵,介绍国内外航空安全文化研究的进展情况,指出了国内外航空安全文化研究的差距,进而给出我国航空安全文化的研究方向。目的在于使以后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实证角度,为从人为因素角度加强航空安全提供可靠、可信的数据支持,提高飞行绩效,创造安全飞行周期新记录,最终提高航空公司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9.
从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安全性需要和室内微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对人们所面临的室内环境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在安全生态学意义下对室内环境问题的研究重新进行了分类;在室内环境问题研究方面提出加强室内安全生态学研究的建议。对室内安全生态学研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给出了室内安全生态学的架构体系;较为全面地归纳了室内各方面的环境问题;初步探讨了如何构建室内安全生态学评价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0.
在述评国内外地域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在“生态”框架下进行综合地域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①生态区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尺度下的生态区都是由不同的生态系统组成。因此生态区的同质性是相对的,导致区划单元界线划定存在分歧。②受基础数据资料精度的限制.指标选取较多考虑是否能够满足数理统计需要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态学上的意义和作用。③人类活动在生态区中既受到自然因子的制约.也对自然因子产生偏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自然、人文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生态区包含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的信息。文中指出掌握自然-人文因子相互作用机制实现自然-人文因子的拟合是综合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运用自然-人文因子空间化技术进行多源数据的融合是划分综合地域系统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同时对将自然-人文空间化技术手段应用于综合地域系统划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