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191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276篇
综合类   510篇
基础理论   12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对于深化农民主体地位、夯实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导向、破解“新三农”复杂的问题集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系统梳理国外可持续集约化的思想缘起,辨析可持续集约化的内涵差异,厘清“新三农”视域下中国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逻辑本源;基于要素融合—结构重整—功能优化的运行轨迹,遵循耕地利用系统过程—格局—机制—效应的逻辑进路,尝试从学理辨析、水平测度、演化机理和优化调控等方面厘清耕地利用系统基本问题域并阐释其研究主题,构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研究框架。探索性提出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的农业生态空间—人地关系—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等科学问题,探讨因素+机理、功能+系统、过程+格局、尺度+界面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992.
大气甲醛在线分析仪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Hantzsch荧光法设计了一套大气甲醛在线分析仪,通过优化测量参数,发现该仪器可长期稳定运行,其时间分辨率为120 s,检出限为84×10-12(体积分数,下同)(S/N=6),在84×10-12~39.2×10-9的甲醛测量范围内,标线可决系数R2=0.9996.同时,对该仪器与商品化仪器AL4021进行了长期外场比对实验,结果发现,两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较好,R2=0.963,表明其适用于环境大气甲醛浓度的在线监测.外场观测结果表明,德州站点冬季甲醛浓度范围为0.6×10-9~21.6×10-9,均值为2.9×10-9,且其日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993.
新时代我国环境保护形势面临着深刻变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生态产品需求成为环保工作的主要矛盾.为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牢固把握"环保科技的人民性",在对未来环境形势和环保科技创新需求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紧密围绕绿色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提出了加强环保科技创新发展的4个重点任务:面向国民经济绿色发展主战场,全面提升环保科技供给能力和水平;加强环境科学基础研究,引领环境质量改善;研发关键技术,突破环境治理技术瓶颈;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提出了完善环保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5点建议:实施平台化、国际化、产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助推现代环境科研院所制度建设;加快环保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和补强科技创新链条;完善管理决策支撑机制,解决科研与管理脱节的问题;统筹全国环境科研力量,创新重大科研项目组织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人才创新活力,为环保科技创新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94.
大气中CO2与O3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两种温室气体CO2和O3在大气中浓度不断升高,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重要影响.通过从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光合酶、生物量及产量等多方面分析国内外CO2O3单独作用及复合作用对植物光合过程和机理、光合作用物质基础及光合产物的影响,深入了解两种污染气体作用下植物光合响应机制,以期为植物光合作用分子水平的研究以及有效应对未来全球大气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是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结合中国人多耕地少的国情,中国面临的土壤环境安全问题更加严峻.已有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土壤环境中能被生物吸收利用的重金属才是衡量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关键参数.文章在分析国内外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生物有效性的定义以及影响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因素,讨论了两种常用研究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方法(化学提取法和生物学评价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城市供水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王郑  王祝来  张勇  杨明明 《灾害学》2006,21(2):106-109
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城市供水安全应急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国内外供水应急保障体系的发展现状,对适应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城市供水安全应急保障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7.
安全科学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从安全科学学的高度,论述安全学科的属性为综合属性,并认为开展安全科学学的研究,才能获得更加重要、更具原创性和更加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成果。笔者从发展安全学科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安全科学学、安全科学方法学、安全科学学公理、比较安全学的基本定义和内涵;从安全学科的属性总结出5条安全科学学公理;指出安全科学学的研究,可以以安全科学方法学的研究作为突破口,安全科学方法学的研究可以以比较安全学作为切入点;还从多个角度对安全科学方法学进行了分类;指出现在安全科学基础研究非常薄弱,安全学科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安全科学的研究领域中。笔者的论文是第一篇比较系统开展安全科学学研究的论文,对安全学科的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剖析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及其3大类别;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和相关学科基础3方面总结了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理论;从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性和土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和土地生态安全变化的驱动力4方面进行评述。从而指出,由于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缺乏动态评价和研究框架及其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撑体系以及研究区域和对象狭窄等原因限制中国土地生态安全广度和深度的研究;同时提出了今后应加强学科理论研究及其框架体系构建、建立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监测、预警和决策体系和加强土地生态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99.
苯系物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涛 《四川环境》2003,22(4):44-45,48
在浓硫酸存在下,苯类化合物与甲醛反应可生成黄棕色二苯基甲烷聚合体,其浓度与显色程度成正比关系,以此进行比色测定。该有色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65nm,本法的最低检出限为1.240μg/5ml,当采样体积为30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4mg/m^3。本法适用于室内环境空气的测定。研究此新测定方法的同时,与国家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相关性很好。本法具有连续性测定,方法快速、经济、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00.
李国林 《四川环境》2003,22(4):83-86
本文以德阳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研究及垃圾处理工程的建设为主线,论述了德阳市在生活垃圾处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造的实情;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垃圾处理方式及转运工作为主线,介绍了生活垃圾处理场不断进行科研和实践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