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18篇
安全科学   136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87篇
综合类   464篇
基础理论   217篇
污染及防治   124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116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基于谐波簇自适应线谱增强器的舰船轴频电场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舰船轴频电场存在于1~7 Hz的频率范围且存在明显谐波成分的特点,将谐波簇自适应线谱增强技术运用到舰船轴频电场信号处理中.通过仿真研究确定了相关参数,对测试信号处理后,其线谱功率谱强度较附近连续谱增强了0.056μV/m,可见将该方法运用于电场轴频信号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背景噪声.  相似文献   
992.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传热学方法对某车载雷达工作室内的三维空气流动和传热进行了模拟与数值计算.建立了车载雷达工作室内三维空气流动与传热计算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应用κ-ε紊流方程模型、非结构化网格和有限容积法对某车载雷达工作室内的空气流场与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计算与分析,为该车载雷达工作室生存环境的改善与优化提供了...  相似文献   
993.
不同生态修复措施对滇池沉积物无机氮迁移转化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模拟培养试验比较研究了滇池沉积物用细沙原位覆盖后种植苦草、红土原位覆盖后种植苦草以及直接种植苦草三种生态修复措施对无机氮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种植草桶中,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悬浮物质(SS)、NH4+-N及沉积物中NH4+-N的浓度最高,细沙覆盖后种草桶中次之,红土覆盖后种草桶中最低.另外,细沙和红土覆盖后...  相似文献   
994.
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间林地要素流转的作用机制,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22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户林地流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农户的林地流入具有限制作用,但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前提下,这种作用并不显著;同时也发现我国当前的林业生产存在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林地仍然承担部分农户的生计保障功能。这将对林区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5.
滇池流域富磷地区暴雨径流中磷素的沉降及输移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滇池流域的磷矿分布及其开采是导致滇池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对滇池流域富磷地区暴雨径流中磷素输出、输移过程中总磷含量与颗粒粒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源在暴雨中的磷流失量差异性显著,呈现磷矿开采区>林地>台地的特征;暴雨径流水样沉淀8h后,TP浓度显著下降;两场暴雨径流水样中,平均63.3%的磷素随粒径<0.02mm的颗粒流失,其中,平均43.8%的磷素随粒径<0.008mm的颗粒流失;两场暴雨径流中,仅有1.5%的总磷从污染源经沟渠最终进入了河道.研究表明,径流中所含总磷以小于0.02mm的颗粒物形式流失,通过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可以达到良好的沉淀去除效果,而沟渠系统在面源总磷污染的控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采用膜蒸馏分离废水中的HCl时常伴生着水蒸气的传质,影响HCl的分离效果。为抑制水的传质,文章考虑采用热耦合渗透蒸馏,建立了利用实验结果计算总传质系数和选择性分离系数的方程,分析了HCl-H2O体系气液平衡关系及跨膜传质推动力。研究结果表明,升高料液温度或增大料液流速均能提高HCl的总传质系数,但却降低了选择性分离系数;废水为盐酸和硫酸混合液时,能够抑制水蒸气的传质,且硫酸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能够同时提高总传质系数和选择性分离系数;废水中含有氯盐时,同离子效应和离子的水化作用产生的盐析效应能够抑制水蒸气的传质,提高选择性分离系数。  相似文献   
997.
中尺度水体污染风险评价的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以连通保定市王快水库和西大洋水库向白洋淀补水项目为例,提出按事件属性比例确定单事件概率的方法,并使用故障树法分析了总体引水水体污染风险水平.结果表明,沿线污染源对引水水体存在较大风险,现状风险概率为0.373,污染物一旦在项目运行期进入水体可给水体增加约64.53 mg/L的COD、4.57 mg/L的氨氮、0.066 mg/L的挥发酚,增加值较大.按事件属性比例确定基本事件概率,对不确定性水质风险评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8.
全向春  汤华  王育来  何孟常 《环境科学》2009,30(7):2099-2104
以携带pJP4质粒的基因工程菌Pseudomonas putida SM1443∷gfp2x(pJP4∷dsRed)为供体菌,考察了pJP4质粒在4种纯菌中的转移效应;并分别针对活性污泥、生物膜、颗粒污泥和河流沉积物系统,通过实验室小试实验考察了该基因工程菌对不同系统目标污染物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强化降解效应.结果表明,该基因工程菌中的pJP4质粒能够以广泛的微生物细胞为受体菌发生水平转移;向活性污泥、生物膜、颗粒污泥和河流沉积物系统加入一定量的基因工程菌,对2,4-D的降解都能够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活性污泥系统(2,4-D初始浓度为450 mg/L),强化与对照系统反应143.5 h时2,4-D去除率分别为66%和54%;对于生物膜系统(2,4-D初始浓度为180 mg/L),强化与对照系统在反应113 h时对其去除率分别为99%和61%;对于颗粒污泥系统(2,4-D初始浓度为160 mg/L),强化系统2,4-D在62 h接近完全去除,而对照系统66 h去除率仅为26%;对于沉积物系统(2,4-D初始浓度为2 mg/L),强化与对照系统344 h去除率分别为93%和69%.激光共聚集扫描显微(CLSM)分析揭示并证实了不同基因强化系统接合子的形成与存在.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非接触式读卡模块ZLG500A数据传输时序和传输协议,并采用ARM微处理器LPC2103的GPIO方式,根据ZLG500A的数据传输规范模拟相应的SPI时序,设计非接触式IC卡控制器软硬件系统,完成了非接触式IC卡数据的读写,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非接触式IC卡门禁应用系统,系统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00.
Reduction of VOC emissions by a membrane-based gas absorption proce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membrane-based gas absorption (MGA) process was evaluated for the removal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based on C6H6/N2 mixture. The absorption of C6H6 from a C6H6/N2 mixtur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hydrophobic polypropylene hollow fiber membrane contactor and the aqueous solution of N-formyl morpholine (NFM) as absorbent.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overall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6H6 could reach 99.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