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21篇 |
免费 | 667篇 |
国内免费 | 5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75篇 |
废物处理 | 74篇 |
环保管理 | 210篇 |
综合类 | 1063篇 |
基础理论 | 404篇 |
污染及防治 | 287篇 |
评价与监测 | 249篇 |
社会与环境 | 101篇 |
灾害及防治 | 8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7篇 |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72篇 |
2022年 | 101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127篇 |
2019年 | 118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126篇 |
2016年 | 143篇 |
2015年 | 121篇 |
2014年 | 138篇 |
2013年 | 191篇 |
2012年 | 171篇 |
2011年 | 151篇 |
2010年 | 97篇 |
2009年 | 97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123篇 |
2006年 | 115篇 |
2005年 | 73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年来,随着中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污的处理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规模化养殖场中,液体粪污的产生量占粪污产生总量的近60%,是近年来畜禽粪污处理的研究难点和热点。为探索不同通风方式对液体粪污贮存过程中氮养分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猪场全量收集的液体粪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180 d的贮存发酵试验。试验设置了自然贮存、机械搅拌和强制曝气3个处理,分析了液体粪污贮存过程中NH3、TN、NH4+-N、NO3−-N、NO2−-N、Organic-N等指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自然贮存相比,机械搅拌处理与强制曝气处理对于氮养分固持与NH3减排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强制曝气处理相较于机械搅拌处理TN含量提高了9.89%,Organic-N含量提高了13.46%,NO2−-N含量降低了37.62%,NO3−-N含量降低了16.78%,NH4+-N含量降低了3.11%,NH3排放量减少了60.73%。各处理中TN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损失率变化为自然贮存>机械搅拌>强制曝气。各处理中NH3随贮存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强制曝气处理的NH3减排率远高于自然贮存与机械搅拌。整体来看,液体粪污贮存过程中强制曝气处理可显著减少NH3的排放量,有利于氮养分的留存。 相似文献
42.
Yujie Pan Yalan Li Hongxia Peng Yiping Yang Min Zeng Yang Xie Yao Lu Hong Yuan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23,17(5):56
43.
微纳塑料因其难以降解和小尺寸特性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已报道大量微纳塑料检测手段,但是主要集中于食物和环境样本中,尚缺乏评估微纳塑料生物体内暴露水平的研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因其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和数据处理简单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基于金核银壳为基底的SERS技术,旨在开发一种高灵敏准确的检测手段评估微纳塑料肝脏内的暴露水平。首先对尺寸为1 000 nm的聚苯乙烯微塑料进行物理化学性质表征。随后通过柠檬酸钠还原法成功制备形貌完整且粒径分布均一的30 nm金核银壳纳米粒子(Au@Ag NPs)。采用SERS对梯度稀释的微塑料标准品溶液进行检测,SERS成功检测浓度范围在10~0.05 mg·mL-1的聚苯乙烯微塑料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最低检测限为0.0175 mg·mL-1。构建小鼠微塑料尾静脉注射模型,使用SERS对小鼠肝脏内微塑料浓度进行检测,计算得到肝组织悬液中的微塑料浓度为0.493 mg·mL-1。本研究建立的以Au@Ag为基底的SERS方法可实现肝脏内微塑料浓度的精确定量,弥补微塑料器官内暴露水平评价方法的空缺,为微塑料对人体危害的内暴露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4.
真空膜渗透结晶工艺(vacuum membrane percrystallization, VMPC)是一种新型膜结晶工艺,可同步实现溶质的结晶及其与溶剂的分离回收。以NaCl溶液为目标物系,对VMPC过程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初步考察了进料液温度、浓度和操作压力对该工艺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MPC过程是膜渗透和真空压差闪蒸结晶的协同作用的过程,随进料液温度的升高,结晶盐通量和水通量均增大;随进料液浓度的升高,结晶盐通量增大,水通量降低;而操作压力对工艺产能影响较小,但对生成晶体的形貌影响显著;当进料液温度为34 ℃,进料质量分数为25%,操作压力为0.5 kPa时,可获得高达8.04 kg·(m2·h)−1的盐通量和30 L·(m2·h)−1的水通量,远高于现有太阳能驱动膜结晶技术的产能。针对现有膜滤浓缩液类高浓盐水结晶工艺流程复杂、能耗高、效率和产能低的问题,VMPC工艺为新型高效处置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5.
土体的物理性质与力学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研究不同混合比例的混合土的物理性状变化,对于快速测定混合土体的力学参数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对两种原始黏土及人工配制的五种不同混合比例的混合土的物理性质进行研究,探讨混合土的颗粒粒径分布、土粒密度、液限以及塑性指数随混合比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原始土的性质对混合土体的基本物理性质产生重要的影响.混合土的颗粒粒径分布和土粒密度按混合比例成比例的发生变化,随着混合土中膨润土百分含量的增加,其黏粒含量线性增加,粉粒含量线性减小,砂粒含量线性减小;混合土的液限与塑性指数的变化规律一致,以非线性的方式随着混合土混合比例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在混合土中含有膨润土的情况下,这种变化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6.
47.
David K. Robertson Jude Akagha Jon Belasco Jane Bullis Gloria Byrne Joan Di Patria Wayne Fisher James Fonzino Jeffrey Hsu Lucy Merchan David Oster Jon Rosenberg Sabine Von Aulock Barry Vroeginda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87,11(6):735-742
Present methods of disposal of today's hazardous household chemical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frequently not acceptable because of pathways to groundwater, surface water, and the atmosphere. This report identifies potentially hazardous liquid waste in the household, notes current disposal practices, and recommends an improved management plan that utilizes consumer education, manufacturer cooperation, and governmental intervention. Laws requiring uniform disposal labeling on packaging are critical. Local, county, and state governments must be encouraged to coordinate the necessary infrastructure. Managing hazardous household wastes now will mitigate potential disposal problems. 相似文献
48.
王敏;韩美;陈国忠;田立鑫;孔祥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8):166-176
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和计算功能,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重心转移分析方法,从空间分布类型、空间分布密度、空间集聚方向等方面对山东省2003—2018年间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及变动特征进行研究,运用地理探测器从自然环境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和经济产业因素三方面选取了海拔高度、河流水系、平均气温、国家政策、政府支持、通车里程、常住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比和旅游投资10个指标对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对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优化提出对策,结果显示:① 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呈集聚状态,研究时段内A级旅游景区的分布重心向西迁移,并且逐渐接近山东省的几何中心;② 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的高密度区逐渐增加并呈现由“少而分散向组团结构和带状结构”逐渐演变的趋势;③ 研究时段内自然环境因素变化较小,属于静态影响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和经济产业因素变化较大,属于动态影响因素,旅游投资、国民生产总值、政府支持、国家政策和海拔高度是导致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任意两种因素交互后对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的影响均强于单个因素的作用,总体来看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力逐渐下降,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能力呈波动变化,经济产业因素的影响能力稳步上升。在此基础上提出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优化对策:以高密度分布区为核心,以高密度分布带为重点,推进空间集群建设,加大政策集成,推动社会政治和经济产业等重要影响因素的发展,促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旅游景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49.
5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微囊藻毒素RR和L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藻毒素(MC-RR、LR)标准样品,并绘制了标准曲线,藻毒素浓度在0~5mg/L范围内,HPLC峰面积与藻毒素进样量呈线性关系,RR和LR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6和0·9992,表明该方法可靠、灵敏度较高。对毒素的富集方法及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在藻类高发期的7~10月份,通过固相萃取(SPE)法对T市饮用水中的MCs进行浓缩富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标准曲线测出MC-RR和MC-LR值。结果显示,T市高藻期饮用水中含有MCs,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