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54篇
  免费   1749篇
  国内免费   3372篇
安全科学   3330篇
废物处理   353篇
环保管理   2913篇
综合类   11866篇
基础理论   2317篇
环境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340篇
评价与监测   1412篇
社会与环境   1760篇
灾害及防治   127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536篇
  2021年   715篇
  2020年   650篇
  2019年   587篇
  2018年   554篇
  2017年   733篇
  2016年   866篇
  2015年   919篇
  2014年   994篇
  2013年   1248篇
  2012年   1586篇
  2011年   1693篇
  2010年   1222篇
  2009年   1227篇
  2008年   965篇
  2007年   1455篇
  2006年   1449篇
  2005年   1191篇
  2004年   977篇
  2003年   1056篇
  2002年   833篇
  2001年   720篇
  2000年   666篇
  1999年   624篇
  1998年   492篇
  1997年   414篇
  1996年   322篇
  1995年   284篇
  1994年   287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4篇
  1977年   12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12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稠油污水生化性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稠油污水能否使用生物法处理,以生活污水和农药厂生化池原菌种经过诱导驯化,分别培养了可以在稠油污水中生长的好氧菌种革兰氏阴性菌G-1和厌氧菌种革兰氏阴性菌G-2.以G-2和G-1对稠油污水进行顺序处理,可使其BOD5/CODCr达到0.26;采用SBR法对新疆稠油污水放大处理试验的结果:COD降至150 mg/L以下,各项指标达到GB8978-1998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2.
和田河流域景观空间格局演变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年、1999年TM和2002年中巴假彩色合成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作主要信息源,经图像增强处理和解译,获得了和田河流域的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图.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根据生态系统学基本理论,提出了综合利用水资源进行和田河流域生态环境整治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993.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油田开采、油气集输及污水处理场,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文章介绍了不同来源含油污泥的特点及脱水方法,并对各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由于含油污泥成分复杂,没有任何一种处理方法可以处理所有类型的含油污泥。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微波消解-光度法处理钻井液废水中的总铬。该方法克服了常规消解方法的缺点,测定步骤简单、快速,准确性高。通过实验探讨了微波功率、加热时间、样品体积对样品消解的影响。与常压的硫酸-硝酸消解法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用微波消解-光度法处理泥浆废水可将消解时间由原来的6h缩短为20min,加标回收率由60%提高到92%,降低了工作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995.
针对传统的污染排放数据指标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污染物排放指标应根据排污强度和经济指标确定的新思路,同时提出污染物排放指标数据的快速测算模型设计.建议通过环境监测数据或物料衡算数据确定每个排污单位的平均排污强度,作为计算机处理的参数,再由该排污单位申报每月的经济指标(产量或产值),输入计算机计算其产污量、排污量和去除量.实施计算机管理的关键是选取适当的数据计算模型.新思路应该能够规范计算程序,建立污染源动态数据库,对排污数据实行有效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96.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要求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分级要求,提出了针对性的工作要点,以满足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化学法自动控制处理含铬和含镍电镀废水,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和pH、ORP控制参数,连续式处理电镀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简单、处理效果良好、运行稳定、可操作性好、运行成本适中、能很好的适应水质的波动,处理后的水质完全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8.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修装饰日益普及.各种新材料的引入,使得室内的各种有害气体总量日益增加.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居民生活用煤气,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作为一种可燃性、有毒气体,也具有极强的危害性.因此,研制一种能检测多种有害气体的实用仪器,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仪器为便携式多功能仪器,采用可充电电池供电,可以检测ppb的挥发性气体,显示气体浓度值,也可检测煤气,并具有声光报警功能.  相似文献   
999.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分析开发区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构建了开发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提出评价标准。并对苏州高新区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进而指出制约因子并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案,为其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完善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A data analysis of three major Korean cities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roadside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10 μm or smaller in aerodynamic diameter (PM10), including temporal and meteorological variations, over a recent period of 4 to 6 years. The yearly roadside PM10 concentrations presented a well-defined increasing trend or no trend depending on the roadside monitoring station. Most mean values exceeded or approximated the Korean standard of 70 μg/m3 per year for PM10. A representative roadside diurnal trend was characterized by a distinct morning maximum. In most cases, the Sunday roadside concentrations were similar to or somewhat lower than the weekday concentrations, and the PM10 concentrations presented a well-defined seasonal variation, with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in March. The monthly maximum concentrations observed in March were most likely attributable to Asian dust storms. In two metropolitan cities (Seoul and Busan), the frequency of days with roadside PM10 concentrations exceeding the standard of 150μg/m3 per 24 h was much lower for the roadside monitoring stations than for the residential monitoring station, whereas in the third city (Daegu), this result was reversed. Interestingly, the average maximum concentrations observed for the roadside sites in Seoul and Busan during Mar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for the residential sites, suggesting that the roadside concentrations responded more to the dust storms than the residential are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and five important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solar radiation, wind speed, air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precipitation) showed that the number and type of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included in the equations varied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station or season. Finally, the current results confirmed that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PM10 exposure of residents living near roadw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