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3篇
  免费   803篇
  国内免费   1422篇
安全科学   2056篇
废物处理   136篇
环保管理   1368篇
综合类   4587篇
基础理论   883篇
污染及防治   535篇
评价与监测   426篇
社会与环境   672篇
灾害及防治   45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96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370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527篇
  2012年   737篇
  2011年   781篇
  2010年   593篇
  2009年   636篇
  2008年   453篇
  2007年   665篇
  2006年   680篇
  2005年   533篇
  2004年   440篇
  2003年   397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We conducted an experiment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nd 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on off-flavors in an algae/bacteria co-culture system at three temperatures(24, 28 and 32℃).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was applied to measure off-flavor compounds dimethyl sulfide(DMS), dimethyl trisulfide(DMTS),2-methylisoborneol, geosmin(GEO) and β-cyclocitral. During the lag phase of co-cultured M. aeruginosa(first 15 days), P. pseudoalcaligen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roduction of DMS, DMTS and β-cyclocitral at all three temperatures. In the exponential phase of co-cultured M. aeruginosa(after 15 days), M. aeruginosa became the main factor on off-flavors in the co-culture system, and β-cyclocitral turned to the highest off-flavor compound. Thes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DMS, DMTS and β-cyclocitral were the main off-flavor compounds in our M. aeruginosa/P. pseudoalcaligenes co-culture system. Univariate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 aeruginosa and P. pseudoalcaligenes on the production of off-flavor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both M. aeruginosa and P. pseudoalcaligenes could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of DMS and DMTS, while β-cyclocitral was mainly determined by M. aeruginosa. Our results also provide some insights into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anobacteria and heterotrophic bacteria.  相似文献   
992.
建立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平台与机制,是实现我国环境管理战略由以环境污染控制为目标导向,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彻底转变的重要支撑手段。以水资源环境承载力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为基础,提出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控预警平台的设计框架,平台设计的逻辑结构、核心功能以及相对应的水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技术,并对该平台建设的困难、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采样频率为2~10 MHz的64通道超高速同步瞬态测试系统的设计技术,实现两类典型超高速瞬态测试系统的硬件架构设计与软件架构设计。方法一类采用PXI-Express高带宽总线和高速RAID磁盘阵列架构构建持续流盘存储的连续高速测试系统,另一类是采用大容量板载数据缓存和PXI总线事后下载传输数据的架构构造高速测试系统。在高性能测试软件设计方面,主要应用生产者/消费者结构与有限状态机相结合的软件架构进行高性能测试系统软件设计。结果目前64通道下基于持续流盘架构的测试系统受数据记录的速度限制系统最高采样频率仅达2.5 MHz,而基于板载缓存数据与PXI总线事后下载数据架构的测试系统最高采样频率可达10 MHz,测试时长可达5 s。结论当前两类架构的测试系统均可满足超高速瞬态测试需求,设计时需根据需求的最高采样频率决定使用的架构形式。  相似文献   
994.
战场环境下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宇明  耿斌 《装备环境工程》2015,12(2):91-94,124
目的研究战场环境下装备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方法从装备保障及装备保障信息系统的概念、分类和复杂战场环境下装备保障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入手,依照五分法把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推导出风险评估模型,提出实施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技战术策略。结果战场环境下,为确保整个作战进程中装备保障活动安全、有效、稳定地进行,装备保障信息系统防护必须遵循统一协调、综合利用的积极防护原则,采用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加以应对。结论通过积极探索和发展装备保障信息安全与防护理论,找准战场环境信息防护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了装备保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加强装备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最终提高我军装备保障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分析重庆市环境监察现场执法业务应用需求,结合现有的信息化现状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设计了“一个平台、一个中心、两个体系”的系统总体架构,提出了“移动端防控、链路安全、内网和服务器防护”的网络传输和信息安全系统设计,采用VPN专网,有效解决了符合三级等保安全的移动设备的传输网络,采用虚拟化的云服务平台,研发了市-区两级的重庆市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并在市局、涪陵和九龙坡区试点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6.
对江津区2009年-2013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江津区农村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和生物生态组合技术三种类型。结合江津区农村的特点,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与建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管费等是一项长期的投入,特别是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建立有效的运营管理机制,保证正常运行,才能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997.
城市湿地存在于城市区域内或城市边缘地带,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其生态功能不同于自然湿地。近年来,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城市湿地面临湿地面积缩小、生态系统变脆弱、水体环境受污染、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调研哈尔滨市城市湿地公园现状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市为例,阐述城市湿地的作用和价值,归纳分析了城市湿地主要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哈尔滨市开发建设中加强城市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8.
为缓解人地矛盾,维持社会经济发展,围海造地已成了许多沿海区域扩增建设用地的首选.但围海造地工程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海洋生态坏境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造成了新的不平衡.本文在围海造地环境影响分析及其生态补偿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从环境法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围海造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提出建议,最终达到使中国围海造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总体法律体系框架及具体的制度内容得以较为全面的完善与健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利用水资源环境创建城市生态湿地景观的研究,介绍了南京湿地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有湿地水质需要改善、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和湿地科研有待加强,探讨了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包括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定位体现地域特色、新济洲湿地建设思路,介绍了新济洲水资源协调利用,主要包括,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合理控制湿地污水排放、开展湿地治理,提升湿地水质,提出了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内容,并进行了对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以植被生物完整性评价梁子湖湖滨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滨湿地植被是湖滨带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以湖滨湿地植被为对象可评价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通过对梁子湖湖滨湿地植被的详细调查,共鉴定出植物182种,隶属于52科128属,其中湿生植物147种,水生植物35种。水生植物中有20种挺水植物,6种浮叶植物和9种沉水植物。采用植被生物完整性(VIBI)方法评价梁子湖湖滨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对21个备选指标进行筛选分析,建立了以挺水植物物种数、多年生植物物种数、外来物种百分比、香农多样性指数、植物区系质量指数FQAI、耐受性物种百分比、敏感性物种百分比为核心指标的评价体系,三分法对指标进行赋值,将梁子湖湖滨湿地划分为健康、良好、一般和较差4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梁子湖湖滨湿地22个调查位点中,处于健康状态的有3个位点,良好6个,共占总位点数的41%,一般和较差分别为7个和6个,共占59%。总体上看,东梁子湖和牛山湖湖滨湿地位点健康状况较好,而西梁子湖湖滨湿地差异性较大,山坡湖南部湖湾和前江大湖北部位点健康状况良好,张桥湖湖滨湿地健康状况一般,评价较差的6个位点集中在宁港湖周围和前江大湖南部沿岸。底质和人类活动如水位调控、围网养殖、放牧等是影响梁子湖湖滨湿地植被生物完整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