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水力剪切力对厌氧反应器启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静  周红明  姜洁 《环境科学》2010,31(2):368-372
升流式厌氧反应器以絮状污泥为种泥启动,启动过程主要关注COD去除率的提高以及污泥颗粒化的情况.污泥颗粒化过程包括"成核"以及"在核基础上成熟"2个步骤,"成核"作为颗粒化的起点尤为重要.本实验运用课题组建立的定量方法,研究了在低、中、高水力剪切力条件下的絮状污泥的成核过程.在成核过程中,污泥平均粒径(average sludge diameter,ASD)、含核率(nucleus ratio,NR)都与运行时间明显线性相关,ASD的增长速率分别为0.40、0.51和0.41μm.d-1.中等水力条件下污泥的成核速度最快,相应的剪切速率为8.28 s-1,液相和气相上升流速分别为2.66和0.24 m/h.高水力剪切力下,污泥的COD去除率增长快.同时污泥去除能力与污泥性质密切相关,在试验条件下,ASD的增长速率与COD去除率达到92%的快慢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2.
开拓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炼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炼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试验,表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各方面性能均优于单一的无机盐絮凝剂。开拓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炼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是当前提高污水外排综合合格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3.
新型絮凝剂SFC在污泥脱水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夏晓明  侯文华  肖锦 《环境科学》1991,12(1):24-27,89
向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中投加相对于干污泥重量0.5%的SFC,在0.4bar的真空度下过滤,污泥的合水率由99.5%降至75%,污泥的体积降至原来的1/50,燃烧热值增大70倍,污泥比阻减少一倍多,而且泥饼的剥离性能好,滤液澄清度高.  相似文献   
24.
高浓度絮状颗粒污泥生物处理技术及其传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角度提出了高浓度絮状颗粒污泥的传质物理模型,该模型指出:利用高分子有机药剂使形成的絮状颗粒污泥,在适当剪切条件下始终雏持”包裹-破裂-再包裹”不断循环的过程,絮状颗粒污泥内部微生物与氧气、有机物等物质的接触、吸附和捕获的几率大大提高,既增加了絮体的比表面积,又提高了其微生物的活性.从而解决了高浓度生物处理技术传质效率低的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图5,参16.  相似文献   
25.
新型铝硅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高稳定性的有机硅(TEOS)代替聚硅酸(HS)加入到聚合铝(PAC)中,初步制备了一种新型铝硅复合絮凝剂(TEOS—PAC)。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的滴碱速度、Si与Al摩尔比和碱化度等因素对该复合絮凝剂絮凝性能的影响,对比了TEOS—PAC与HS—PAC的絮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制备TEOS—PAC时滴碱速度要控制适当(流量刻度定位40);随着Si与A1摩尔比的提高,TEOS—PAC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性能明显增强,最佳Si与A1摩尔比为0.2,最佳碱化度为2.5;在相同条件下,TEOS—PAC的最佳投药量低于HS—PAC,且TEOS—PAC在絮凝过程中形成的絮体沉降性能优于HS—PAC形成的絮体。  相似文献   
26.
以N-油酰基多肽表面活化聚苯硫醚滤料,以酸性KMnO4在60~80℃操作温度下正向滴定,在氧化作用下实现活性组分氧化.实验研究了催化滤料的低温NO还原和Hg0氧化性能,并通过SEM、EDX及TPD表征手段对催化滤料物化结构进行分析.分别考察了(0.9)Mn-Ce-Fe-Co-Ox/PPS反应体系温度、气相O2浓度、初始NO浓度、氨氮比(NSR)、入口SO2浓度的最佳反应参数.结果表明,有效组分MnOx、CeOx、CoOx、Fe2O3以团絮状均匀分散在纤维表面;在反应温度170℃、O2≥5%、NO≤500×10-6、氨氮比1.0、SO2≤100 500×10-6条件下,催化滤料对NO还原及Hg0氧化效率基本达到80%左右;程序升温脱附实验Hg-TPD结果表明SO2的Hg0氧化促进作用机理于SO3与Hg0非均相反应优于SO2硫酸化反应,而NO-TPD结果则表明NO与O2在PPS表面相互作用类型以吸附态亚硝酸盐为主,吸附态NO2次之.  相似文献   
27.
油田井场废水高效絮凝剂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长庆油田井场废水特点,研制了三种适合于长庆油田井场废水处理的絮凝剂。将研发的絮凝剂与普通PAM分析进行对比,新型絮凝剂对色度及石油类的去除比常规PAM去除率提高了50%左右,悬浮物及COD的去除率亦分别提高了20%和30%。现场应用表明,研发的絮凝剂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8.
用复合絮凝剂处理含乳化油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处理含乳化油废水所用的破乳絮凝剂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采用电解质、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及电解质与高分子聚合物复合处理含乳化油废水.结果表明,与采用单一药剂相比,电解质与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复合处理含乳化油废水具有投药量小、药剂费用低、处理效果好、pH值适用范围宽等特点.本文还探讨了电解质与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复合破乳的机理,并且提出处理不同浓度的含乳化油废水时电解质与高分子聚合物的最佳复配比例及配比规律.还讨论了投加聚丙烯酰胺(PAM)的协同作用.这些为工业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9.
针对冷轧高浓度含油乳化液废水,使用有机和无机复合絮凝剂处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考察了絮凝剂种类、pH值、絮凝剂投加量以及有机-无机联合使用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加压溶气气浮动态试验表明处理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30.
采用絮凝-光催化氧化工艺成功地处理了实际染料废水;研究了COD光催化降解动力学。COD和BOD5浓度分别为2169mg/L、295mg/L的染料废水,经絮凝-光催化处理后,出水COD和BOD5分别为214mg/L、18.5mg/L,去除率分别为90.1%、93.7%。向光催化体系中加入H2O2,可促进COD与BOD5的去除。该工艺可处理高浓度染料废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