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6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430篇
安全科学   37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796篇
综合类   1727篇
基础理论   660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76篇
评价与监测   120篇
社会与环境   801篇
灾害及防治   10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9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鄱阳湖湿地植被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湖区湿地面积2698km^2,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资源及植被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处分布高等植物75科200余属350余种,湿地植被依其生态环境和群落特征可划分为水生群落、沼泽、草甸、沙洲4类型60余个群系,保护与合理地持续利用这些植物群落是有效的保护和发展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为些就切实制定鄱阳湖湿地总体规划,建立包括整个湖区面积在内的湿地生态系统自  相似文献   
992.
浙江省湖州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氮磷非点源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云  袁旭音  邓旭  沈志勇 《环境科技》2006,19(6):13-15,19
根据浙江省湖州地区土壤以及东太湖沉积物样品所测定的数据.对不同土地利用(耕地土、园地土、鱼塘土、林地土)的营养元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氮、磷的总量均比太湖沉积物中高,表明有一部分营养物质进入了水体;营养元素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土地利用中有机碳含量与总氮相关性较好,与总磷相关性较差。估算出不同土地利用占土壤中流失总氯总磷百分比分别为:总氮,耕地土为63%,园地土为22%,鱼塘土为7%,林地土为8%;总磷,耕地土47%,园地土为28%。鱼塘土为18%,林地土为7%;湖州地区鱼塘土对东太湖的氮磷贡献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993.
对安全文化及其与安全科学之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安全文化概念的理论提出了新认识,并通过与安全科学之间关系的分析,指出了安全文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元江河谷热带坝区自然优势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江河谷是我国云南省横断山脉中的干热河谷之一,属于热带半干旱河谷气候类型。具有丰富的热量资源和土地资源,但降雨量特少,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多种热带作物的生长,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作者在该地区进行多年试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从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通过对比分析,论述了元江河谷热带坝区的自然优势。强调指出:该地区是我国发展优质紫胶--信德紫胶虫最理想的地方。从林业的发展方向与战略来考虑,指出今后元江河谷热带坝区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发展林业,走“生态林业”的道路。选择优质紫胶虫最好的寄主树滇刺枣作为造林树种,建立以滇刺枣人工林为主体的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95.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运用ArcGis软件和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对1980~2004年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和景观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年间三峡库区1495.97km2的土地利用面积发生变化,研究区域综合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达0.13%,区域土地利用斑块数由50858增加为50998个,平均斑块面积由1.103 km2/个减小到1.10km2/个。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指数中多样性指数增长0.14%,均匀度指数增长0.23%,破碎度指数增长0.22%,优势度指数降低0.30%。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面积大小依次是建设用地>水田>旱耕地>草地>水域>林地>未利用地,土地利用的动态转化过程以林地、草地、旱耕地的相互转化与旱耕地向水田的转化为主。  相似文献   
996.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及其驱动因子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00,自引:9,他引:100  
张明 《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381-384
采用经典的数理统计方法---典型相关分析,选择位于干旱半干旱过渡地带的榆林地区作为典型代表,对区域性土地利用结构及其驱动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大型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操作运行,并对统计结果进行专业分析,定量诊断出各驱动因子对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分布贡献作用的大小。同时运用典型相关系数和冗余度分析,对诊断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997.
EcologicalplanningoflanduseinthecentralareaofTianjin,China¥LuYonglong(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hineseAcade...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城市污泥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160,自引:9,他引:160  
对相关研究结果的系统统计表明,Zn是我国城市污泥中平均含量最高的重金属元素,其次是Cu,再次是Cr,而毒性较大的元素Hg、Cd、As含量往往较低,通常在几个到十几个mg/kg范围内;70%统计样本的As含量在20ms/kg以内,而Cd、Cr、Ca、Hg、Ni、Pb、Zn含量则分别在2.8、250、417、5、75、130、1701ms/kg以内.我国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普遍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而且其中的重金属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按照1984年颁布的《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Zn是我国城市污泥中超标问题最突出的重金属,其超标率为55%;但按照2002年新修订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报批稿)》,Zn的超标率仅为9%.一方面,我国的土壤和儿童普遍缺Zn,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对城市污泥中的Zn控制过于严格,而且也不尽合理,急需对其进一步完善,以合理解决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途径,推动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  相似文献   
999.
鄂尔多斯草原地区土地风蚀沙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鄂尔多斯草原地区土地风蚀沙化过程、风蚀沙化类型、风蚀沙化的阶段和特征、引起风蚀沙化的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风蚀沙化土地的恢复过程和整治风蚀沙化土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海岸带土地、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我国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今后发展形势,内容包括土壤和土地资源;各种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水产资源、芦苇、海岸防护林及红树林、大米草等。总的在海岸带土地及生物资源开发后,将大大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