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48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5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study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patial arrangement of assembly board and parts bin in the normal work area on work-cycle time in manual assembly tasks. Operator performance was measured in terms of average work-cycle time taken to complete a laboratory-simulated manual assembly task.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location and distance factor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work-cycle time. Effect of the size of parts was also investigated in the study. Average observed work-cycle tim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methods–time measurement (MTM) values. Repetitive manual assembly tasks are common in industry and are thought to lead to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important for ergonomic design of the workplace for assembly tasks, which would help to enhance operators’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52.
计算机辅助HAZOP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HAZOP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计算机辅助HAZOP技术的优势,并针对传统的HAZOP、基于深层知识模型SDG的计算机辅助HAZOP和应用PHA-Pro软件3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介绍了研发成功的针对开、停车过程和应急阶段顺序颠倒、操作步骤遗漏的人工误操作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系统MO-HAZOP;该系统具有定量计算出所有的人工误操作顺序组合的发生概率值,结合现有知识和专家经验,判定事件发生的风险等级,从而有重点地给出预防危险、保障生产安全的建议的功能;MO-HAZOP分析系统对于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简述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定义、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必要性以及国内外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情况。指出了目前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加快建立和逐步完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作方法体系。进一步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地位,由权威部门制定技术导则和实施管理办法,尤其要明确实施主体、适用对象和实施程序,指导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54.
PM2.5手工监测技术要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重量法为原理的手工监测法是国内外监测环境空气PM2.5质量浓度的标准方法,在空气质量监测中具有重要应用。该文以2012年跨4个季度近150 d的PM2.5手工监测实际操作经验为基础,重点探讨了手工监测法各环节的监测技术要点,如手工监测采样器的操作技术、滤膜种类的选择及前处理要求、滤膜更换技术、滤膜平衡和称重条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等,以期为推广PM2.5手工监测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5.
现有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颁布于2005年,至今已近10年,这期间部分标准分析方法被废止,部分有所更新,并新增了很多标准分析方法。2012年颁布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的PM2.5、镉、汞、砷、六价铬等项目在手工监测技术规范中未涉及。针对手工监测技术规范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56.
数字化控制室信息显示对人因可靠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主控室内信息显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比较分析数字化主控室与传统主控室人机界面中信息显示方面各自的特征,发现人机界面数字化后,巨量信息与有限显示的矛盾非常突出,并伴随产生任务繁重但又是必须的界面管理任务,它们对人因可靠性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增加了新的人因失误源,可能出现新的人误模式.提出3个新的科学概念,即信息显示率、信息提供率和数据更新率,认为研究这3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它们对操纵员认知行为的影响,是解决巨量信息与有限显示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7.
哈尔滨市的地域性决定了气候非常具有代表性。以冬季特为明显,气温早晚温差大,气温低。再加上正是采暖期间,空气质量受供暖期等影响较大,空气质量不稳定。2013年冬季选择哈尔滨市燃煤期PM10和PM2.5比对测试研究分析,对市区内3个监测点位进行的颗粒物(PM10和PM2.5)手工采样与自动仪器的比对监测,以手工监测方法为基准,分析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的一致性,并对PM10和PM2.5浓度的比值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监测3个点位的PM10和PM2.5的浓度趋势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且以手工和自动数据进行线性回归的各项参数均符合技术规范(HJ 653-2013)的要求。  相似文献   
58.
可靠性数据资源应用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可靠性数据的定义和来源,论述了可靠性数据资源的作用。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可靠性数据资源网络建设的状况和进展,以及电子元器件可靠性预计手册和非电产品可靠性预计手册的编制情况和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可靠性数据资源未来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9.
探讨了在不同环境条件和污染状况下,带膜动态测量的微振荡天平法的自动监测方法能否准确监测空气中的PM_(2.5)质量浓度。通过自动方法与手工重量法的比对,针对2015年8月—2016年7月的监测结果进行讨论,尤其是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监测数据的影响,在平均相对湿度为60%~90%时夏季2种方法绝对偏差均值大于10μg/m3,并对该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自动监测的质量控制和比对溯源的建议,为PM_(2.5)的质量浓度监测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0.
2020年7月30日—10月10日对西安市某工业园区大气中的70种VOCs开展了为期73 d的VOCs手工采样监测,分析了上、下风向2个点位VOCs浓度组成特征、O3生成潜势和SOA生成潜势,并运用PMF进一步分析该区域VOCs的主要来源。结果显示:监测期间工业园区平均VOCs浓度为203.50μg/m3,以甲醛和乙醛为主的醛酮类(148.37μg/m3)是主要污染物,占TVOC浓度的57%~84%,其次是烷烃。通过上、下风向VOCs成分比较发现,醛酮类为高污染时段特征污染物,工业园区平均OFP为969.66μg/m3,醛酮类对O3生成的贡献最大,占TOFP的80%~97%,其次是烯烃。工业园区平均SOAFP为0.50μg/m3,芳香烃对SOA生成的贡献最大,占TSOAFP的48%~98%,其次是烷烃。PMF源解析得到5个因子,分别为工业源、溶剂涂料、燃烧源、移动源及其他源,贡献率分别占35.2%、20.4%、18.3%、12.8%、13.3%,解析显示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