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0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570篇
安全科学   318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177篇
综合类   1732篇
基础理论   307篇
污染及防治   253篇
评价与监测   185篇
社会与环境   92篇
灾害及防治   6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稻田土壤淹水期重金属As/Sb的释放情况严重影响着我国水稻品质与安全问题.本文选取湖南省娄底市锡矿山周边污染土壤,研究了水分管理过程中淹水土壤中不同价态砷(As)和锑(Sb)的动态释放规律,并考察了土壤性质及组分对重金属As/Sb的释放与转化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淹水时期,土壤溶液的pH值呈现出由酸性到中性转变的趋势,Eh值随淹水时间明显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土壤溶液中As的浓度随淹水时间增长而逐渐升高,其中主要以还原态As(III)为主,最高浓度可达632.49μg·L-1,显著高于As(V);相反,Sb浓度在最初的2 d内上升,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稳定,主要以Sb (V)的形式存在,最高浓度为1627.34μg·L-1. As/Sb释放的差异主要归因于土壤对As(III/V)和Sb(III/V)的吸附能力不同所导致,其中土壤颗粒对As(V)吸附能力远高于Sb(V),因此在淹水初期观察到Sb(V)的快速释放;随着厌氧时间增加,氧化态As/Sb被微生物还原为As(III)/Sb(III),而As(III)在土壤颗粒表面吸附能力明显低于S...  相似文献   
992.
为阐明南太湖地区传统和新兴的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s)的残留分布,并分析这类污染物对当地人类的潜在健康风险,本研究检测了从中国南太湖流域采集的6种常见可食用鱼的4种组织(肝脏、肾脏、脾脏和肌肉)中的PFASs浓度.在所有鱼类组织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以483 ng·g-1湿重的高浓度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全氟壬酸(PFNA)、全氟十一酸(PFUnDA)和全氟十二酸(PFDA)也拥有较高浓度.与传统全氟烷基酸(PFAAs)相似,新兴污染物6∶2氟调聚物磺酸盐(6∶2 FTS)和8∶2氟调聚物磺酸盐(8∶2 FTS)在鱼的肝脏中含量最高,然而全氟辛烷磺酰胺(PFOSA)在肾脏和脾脏中含量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其在鱼体内发生生物转化.鱼类体内的PFAS浓度可能与鱼类生活的水位和捕食习惯有关,在中下层水域活动的底栖肉食性鱼类体内的PFAS浓度更高.经计算,所有鱼类的全氟辛烷羧酸(PFOA)和PFOS的危害比(HRs)分别为0~0.0134和0.660~1.54,在6种鱼类中,花?和红鳍鲌的HRs超过1.0,这意味着经常食用这两种从南太湖采集的鱼类,可能危害食用者的身...  相似文献   
993.
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的能值分析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估是当前国际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能值分析以能量为单位定量评估人类生态经济系统中各种生态流的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尽管能值分析定量评价了自然环境资源对人类生态经济系统的贡献.克服了传统能量与经济分析方法的诸多缺憾,但在理论方法上仍存在不足之处。综合国内外区域能值分析的最新进展。能值转换率的确定、能值分析与空阃格局分析的整合、能值成本价值论与市场(使用)价值论的整合、可持续性阈值等问题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94.
庄恩旭 《四川环境》2000,19(2):58-59
环境背景噪声对边界噪声监测结果有没有影响,有多大的影响,本文就此作了一些探讨,就背景噪声对监测结果修正提出了一些看法。笔者认为:测量值与背景的差值超过10分贝时,可以忽略背景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值与背景值差值在3-10分贝时,根据公式L测=10Lg「10^0.1L实际+10^0.1L背」计算出经背景值修正后的实际值L实际;当测量值与背景值的差值小于3分贝时,应重新选时间测定。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喷嘴实验室的发展情况和武钢技术中心喷嘴试验室建设要求 ,进行了喷嘴夹持及升降调节安全自动操作装置的方案选择、结构设计及主要几何计算 ,分析了它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6.
环境因子对长江口潮滩沉积物中NH+4的释放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江口潮滩沉积物湿样进行模拟实验,研究盐度、pH和温度等环境因子对沉积物中NH4+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度和温度的上升,沉积物中NH4+释放量都显著增加;由于潮滩沉积物缓冲性能较好,pH的影响不太明显.此外,NH4+的释放与沉积物类型有关,沙性物质含量高的低潮滩沉积物NH4+的释放量明显低于沙性物质低的高、中潮滩沉积物.   相似文献   
997.
《环境化学》2008,27(5)
尿素在水溶液中降解为氰酸盐和铵盐.在接近中性pH值,即典型的生物缓冲pH范围时,氰酸盐产量最大.对于氰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IC)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粤西典型崩岗侵蚀剖面可蚀性因子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崩岗侵蚀区土壤可蚀性研究是认识崩岗侵蚀机制的重要环节,而不同粒级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与可蚀性因子K又是评价土壤可蚀性的重要参数.针对粤西典型红壤侵蚀区的两种不同侵蚀强度的花岗岩风化壳侵蚀土壤剖面,从垂向上研究了两种剖面中土壤颗粒组成特性、有机质空间变化,并利用USLE模型中的土壤可蚀性K因子修正方程计算了两种不同侵蚀程度剖面的可蚀性K因子,分析了三个指标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发现典型花岗岩区土壤侵蚀剖面的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和可蚀性K因子呈现较好的规律性,表现为:自剖面上部至下部,土壤颗粒组成逐渐变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递减,可蚀性K因子逐渐升高,三个指标在红土层与砂土层过渡区(剖面2~3 m深度范围)分界明显,界面上下含量相差悬殊;相同层位对比研究发现,强侵蚀剖面相对于弱侵蚀剖面,土壤的黏粒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更低,可蚀性K因子值更大;两剖面中三个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黏粒、粉粒、有机质质量分数与土壤可蚀性K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综合分析认为,在广东崩岗侵蚀区,不同粒级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及可蚀性K因子的空间变化均可有效地反映来源于花岗岩风化壳的土壤之可蚀性.  相似文献   
999.
大连市水土流失控制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控制大连市水土流失出发,结合大连市地表总体状况,根据水土流失通用方程,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分析原理,模拟计算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地面覆盖类型、地面覆盖率和水土流失控制距离等方面对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分别计算了不同地表条件下控制水土流失的理论经济点和理论敏感点;定量分析了不同地表作用因子对控制水土流失的影响程度.模拟结果表明:对水土流失影响最大的地表作用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其次依次为地面覆盖率、地面覆盖类型和水土流失控制距离;控制水土流失最基本的地表条件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1.78%,地面覆盖率不得低于41%,地面不得裸露,最基本的植被覆盖类型是草地,水土流失控制距离不得低于3 603 m.依据模拟结果,提出了控制大连市水土流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张欣  施欣 《环境科学研究》2007,20(6):164-168
船舶溢油事故等级评估是船舶溢油应急计划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受到溢油量、事故发生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复杂的多属性分类问题.利用熵值法、关联度法和BP神经网络法3种目前常用的事故等级评估方法,对上海港1984─2003年发生的12起船舶溢油事故进行了危害等级判定,以期探索溢油事故等级合理量化评估技术方法.对比了3种方法在结果一致性、误差精度上的优劣性及实际适用性.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和关联度法适用性较好,熵值法必须结合专家打分才能得到较好的判定结果;同时BP神经网络法的评估结果一致性比率较高,误差率较低,但存在建模成本高和对噪声较敏感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