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1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81.
针对平煤八矿煤与瓦斯突出特征,采用现场观测、数理统计及瓦斯地质方法,研究煤与瓦斯突出规律及其与日常预测参数的关系。研究表明,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日常预测参数q,S值超标严重位置与煤与瓦斯突出点分布具有一致性。通过跟踪观测瓦斯地质异常变化及日常校检参数超标情况,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预测采掘工作面前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对提高预测准确性,保证采掘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2.
为进一步改善快速接头受连续相作用易失效、内壁冲蚀磨损严重的问题,采用CFD软件中的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不同入口速度下的快速接头冲蚀磨损情况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得到快速接头内部的流场分布及其冲蚀磨损情况。结果表明:快速接头的冲蚀主要集中在管径缩小段的大小管道交界处,且在管径突变处流体的压力、速度会发生明显变化。在粒径不变,其余变量恒定的情况下,入口流速越大,最大冲蚀速率随之增大;改变相同粒径颗粒的质量流率,可以看出最大冲蚀速率与质量流率呈正相关关系。模拟得到的不同入口速度、质量流率下在快速接头中的流动冲蚀规律,可对提高接头使用寿命、液冷散热器的平稳运行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3.
为了探讨赤泥固化电解锰渣中可溶性锰离子的固化效果和可行性,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分析手段,对比评估了新鲜赤泥、陈旧赤泥(堆放1年以上)、生石灰以及陈旧赤泥复合生石灰等固化剂在不同添加剂量下对电解锰渣中可溶性锰离子的固化效果,并初步阐释了赤泥固化电解锰渣中可溶性锰离子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新鲜赤泥的固化效果优于陈旧赤泥,但差于生石灰;当添加量为30%时,新鲜赤泥对可溶性锰离子的固化率为93.7%,而陈旧赤泥仅为58.6%。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陈旧赤泥在堆存过程中部分碱性物质流失所致。另外,30%陈旧赤泥复合5%生石灰时,固化率可达99.8%,与10%生石灰固化效果相近,表明利用赤泥取代部分生石灰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固化效果,并且降低了固化成本。总之,赤泥具有作为电解锰渣固化剂的潜力,但考虑到电解锰渣和赤泥还存在其它的危害物质,因此大规模利用时还需要综合评估其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引起次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4.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ND) effect and phosphor removal were investigated in a one-staged aerobic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on pilot-scale with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MLSS) 19--20 g/L. The effects of DO concentration, sludge floc size distribution on SND were studied. Test results suggested that SND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in the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and about 70% total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was achieved when DO concentration was set to 0.2-- 0.3 mg/L. The main mechanisms governing SND were the suitable sludge floc size and the low DO concentration which was caused by low oxygen transfer rate with such a high MLSS concentration in the MBR. In the meantime, phosphor removal was also studied with polymer ferric sulfate (PFS) addition and 14 mg/L dosage of PFS was proper for the MBR to remove phosphor. PFS addition also benefited the MBR operation owing to its re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 substances (EPS) of mixed liquor.  相似文献   
185.
介绍了该公司投产前进行安全评价的方法及结果和企业运用评价成果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