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Disposal of sewage sludge from waste water treatment plants is a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of increasing magnitude. Waste water treatment generates as much as 70 g of dry solids per capita per day. Although one of the disposal solutions for this waste is through incineration, still almost 30% of sludge solids remain as ash. This paper presents results related to reuse of sewage sludge ash in concrete. The sludge was characterised for chemical composition (X-ray flourescence analysis), crystalline phases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pozzolanic activity. The effects of incineration on crystal phases of the dry sludge were investigated. Two water/cement (W/C) ratios (0.55 and 0.45) and three sludge ash percentages (5%, 10% and 20%) per cement mass were used as filler.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sewage sludge ash concrete (SSAC) at different curing ages (3, 7, 28 and 90 days) was assessed by means of mechanical tests and capillary water absorption. Results show that sewage sludge ash leads to a reduction in density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to an increase in capillary water absorption. Results also show that SSAC with 20% of sewage sludge ash and W/C = 0.45 has a 28 day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almost 30 MPa. SSAC with a sludge ash contents of 5% and 10% has the same capillary water absorption coefficient as the control concrete; as for the concrete mixtures with 20% sludge ash content, the capillary water absorption is higher but in line with C20/25 strength class concretes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62.
为评估北方季冻区除冰盐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开展了混凝土试件的盐冻试验,根据试验测得的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与质量损失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冻融环境下的损伤情况,得到了盐冻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盐冻损伤度随冻融循环周期变化的关系式。同时将钢筋混凝土盐冻损伤度引入到氯离子扩散模型(DuraCete模型)中,修正了公式中氯离子扩散系数,使得该公式更适用于冻融环境,最终得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公式。修正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公式既考虑了冻融和氯离子侵蚀双重作用,又不需要对氯离子扩散系数进行经验取值,使得本预测模型更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63.
为了研究火灾下钢筋混凝土(RC)简支梁的热力学性能,建立火灾高温下RC梁的数值分析模型,与火灾试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分别对4根完全相同的RC梁进行不同受火试验,研究受火时间、混凝土高温爆裂及钢筋-混凝土黏结高温退化对RC梁截面温度场分布、钢筋应力与滑移量分布、残余抗弯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截面温度梯度随受火时间增长而扩大,底部角筋比其他纵筋升温均快;混凝土爆裂对直接受火面10 mm厚度范围内温度影响较为显著,角筋升温速率随受火时间增长而增大;底部纵筋应力随受火时间增长而下降,中筋的应力高于角筋;钢混界面滑移量随受火时间增长而增大,底部中筋的滑移量小于角筋;残余抗弯承载力随受火时间增长而线性减小;爆裂深度对残余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程度要高于爆裂面积,跨中1/5跨长位置爆裂对残余抗弯承载力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4.
为了考察活性粉末混凝土在严酷环境下的耐酸性能,试验研究了硫酸溶液和醋酸溶液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比较研究了硫酸溶液对普通水泥基材料和高强水泥基材料的影响。70d浸泡龄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浸泡早期,3种水泥基材料的耐硫酸性能差别不明显,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活性粉末混凝土比普通水泥基材料和高强水泥基材料呈现出较好的耐硫酸性能;弱离解的醋酸溶液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侵蚀作用比强离解的硫酸溶液更强。前者与3种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率、孔隙结构、抗渗性及抗裂性等因素有关,后者则与醋酸溶液的强扩散性有关。  相似文献   
65.
The UK government has recognised the vital contribution tha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to play in contributing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le the issue of hardened concrete waste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process waste arising from the manufacture of ready-mixed concrete is relatively unexplored. It is apparent that initiatives such as the landfill tax have encouraged UK ready-mixed concrete manufacturers to reduce substantially the amount of waste they produce.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continue to increase and ready-mixed concrete producers are being forced towards a closed loop produc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在某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集水井施工中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保证水池强度和抗渗等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7.
分析了预应力管桩受力破坏的机理和单桩承载力提高的原因,以及预应力管桩作为基坑支护桩的受力特性,并以武汉南国置业有限公司高层公寓综合楼为工程实例,进一步阐明采用预应力管桩作为基坑竖向加固桩,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8.
针对工程中所遇到的撞击问题,在事先仅知道初速度的情况下,研究分析了半无限线性粘弹性地基上的钢筋混凝土方板受低速刚体撞击时的动力响应问题。与高速冲击问题中板结构发生局部破坏的情况不同,低速撞击下板结构发生的是整体响应破坏,因此计算时主要考虑结构的整体响应,但仍须考虑撞击局部损伤影响。建立了局部变形和整体响应间的关系模型,根据该模型推导出钢筋混凝土方板在低速撞击下位移响应w(x,y,t)和撞击反力p(t)的表达式,并结合算例讨论了粘弹性地基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将废粘土砖加工成粗细骨料,用于配制全废砖再生轻骨料混凝土.检测结果表明:所用废砖粗细骨料属轻骨料范畴,但其吸水率较大,且细骨料级配不良.试验表明:本试验配合比体系中,净水灰比为0.42,体积砂率为50%时最佳;以全废砖配制的再生砖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规律与普通轻骨料混凝土类似,均有随水泥用量提高而强度提高的趋势,但随着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提高趋势下降.以全废砖为骨料适合配制强度等级LC30及以下的再生轻骨料混凝土.  相似文献   
70.
在10%(wt)的氯化钠溶液中对不同浓度的铬酸钾、亚硝酸钠及其复配阻锈剂进行阻锈实验,采取失重法考察它对钢筋的阻锈性能。结果表明,铬酸钾的阻锈性能优于亚硝酸钠,主要是由于铬酸根离子对原电池阴阳两极反应的抑制作用较强;缓蚀剂浓度越高,缓蚀效果越好。两种缓蚀剂混合使用的效果比单独使用效果更好,这主要是它们能产生协同效应,降低阴极和阳极的活性,在钢筋上产生持续的保护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