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125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163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为对含蜡原油管道中的蜡沉积厚度进行准确预测,在函数cot(x2)变换的基础上,结合平移变换思想,利用cot(x2+c)变换建立新的改进GM(1,1)模型。以现场管道结蜡数据和室内环道结蜡数据为例,对比改进GM(1,1)模型、基于函数cot(x2)变换建立的GM(1,1)模型及传统GM(1,1)模型之间的预测精度,并分析平移量c对改进GM(1,1)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其次是基于函数cot(x2)变换建立的GM(1,1)模型,而传统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最低;随着平移量的增大,改进GM(1,1)模型的平均相对预测误差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因此合理的平移量有助于模型精度的提高。应用改进GM(1,1)模型来预测管道蜡沉积厚度是可行的,该方法可为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厚度的准确预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3.
A methodology to determine the laminar burning velocity from closed vessel gas explosions is explored. Unlike other methods which have been used to measure burning velocities from closed vessel explosions, this approach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which does not involve observation of a rapidly moving flame front. Only the pressure–time curve is required as experimental input. To verify the methodology, initially quiescent methane–air mixtures were ignited in a 20-l explosion sphere and the equivalence ratio was varied from 0.67 to 1.36. The behavior of the pressure in the vessel was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time and two integral balance models, namely, the thin-flame and the three-zone model, were fitted to determine the laminar burning velocity. Data on the laminar burning velocity as a function of equivalence ratio,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measured by a variety of other methods have been collected from the literature to enable a comparison. Empirical correlations for the effect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laminar burning velocity have been reviewed and two were selected to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thin-flame model. For the three-zone model, a set of coupled correlations has been derived to describe the effect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laminar burning velocity and the laminar flame thickness. Our laminar burning velocities are seen to fall within the band of data from the period 1953–2003. A comparison with recent data from the period 1994–2003 shows that our results are 5–10% higher than the laminar burning velocities which are currently believed to be the correct ones for methane–air mixtures. Based on this observ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ethodology described in this work should only be used under circumstances where more accurate methods can not be applied.  相似文献   
44.
从SARS所引发的社会现象分析,首次从环境角度对信息污染进行探讨,提出了环境信息污染的含义及特征。并针对环境信息污染的潜在危害性,论述治理环境信息污染应以预防为主。建议政府和个人逐步通过建立“信息墙”,使信息更加有序、有条理,以此来预防和减少环境信息污染。  相似文献   
45.
降膜法脱氨氮的技术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气化废水的特性和处理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总结了降膜技术在煤气化高氨氮废水中的脱氮效果和液泛气速、膜厚、pH值、温度的关系。研究表明,降膜技术可将氨氮去除率提高到95%以上,同时降低调整pH值的药剂成本,并有效缓解结垢现象,在类似工业废水处理项目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为解决传统冻结壁设计方法不能真实、合理地反映黏土地层中联络通道冻结壁实际受力情况,进而导致冻结壁厚度设计过于保守的问题,结合黏土地层直墙拱形冻结壁实际受力特点,基于对冻结壁支护压力的合理计算,提出1种适用于黏土地层冻结壁厚度设计的优化方法。结果表明: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该方法所确定冻结壁支护压力与实际施工环境中冻结壁受力状态吻合效果更好,并且能够提供合理的安全储备;经数值计算和现场应用验证,计算所得冻结壁设计方案可以满足施工环境中的承载力及变形稳定性要求;且相较传统设计方案,所得方案兼具安全性与经济性,可有效规避因设计过于保守和冻结周期过长引起的冻胀、融沉变形过大等工程灾害的风险;该方法高效、易行,可为传统冻结壁设计方法提供必要补充,亦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7.
给水管壁生物膜会吸附水中的重金属元素积累在管壁生物膜中,在受到扰动时释放回到水体,危害饮用水水质安全。试验以上海管网末梢水为实验对象,研究了PVC、铸铁和紫铜等三种管材上生物膜对铅、镉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PVC、铸铁和紫铜附着生物膜对铅的解吸容量qe分别为:5.92211μmol·m^-2、128.3051μmol·m^-2和21.1808,解吸速率常数k分别为:0.001060 m^2·μmol^-1·min^-1、0.000041 m^2·μmol^-1·min^-1和0.000503 m^2·μmol^-1·min^-1,对于镉元素三种材质的解吸容量qe分别为:14.71519μmol·m^-2、18.50481μmol·m^-2和2.25225μmol·m^-2;解吸速率常数k分别为:0.000102 m^2·μmol^-1·min^-1、0.001070 m^2·μmol^-1·min^-1和0.000103 m^2·μmol^-1·min^-1。  相似文献   
48.
利用UG软件对隔膜压滤机滤室内流体进行三维建模,导入Gambit中进行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的设定,结合Fluent选用RNG k-ε湍流模型,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隔膜压滤机滤室内固-液两相流分离,得到不同空腔厚度下滤室内流体的体积分数轮廓图、压强云图,得出滤饼含水率与空腔厚度大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压滤机滤室空腔厚度为12 mm时,滤饼含水率为48%,每天污泥处理量为102 t,隔膜压滤机工作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49.
激光雷达以其高精度的探测能力在大气污染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生产厂家和反演算法等的差异,激光雷达观测数据的质量参差不齐。笔者利用2013年11月和2014年3月2种不同型号激光雷达(高频激光雷达和微脉冲激光雷达) 532 nm波段的气溶胶消光系数和气溶胶自动观测网(AERONET)光学厚度数据,对2部雷达在不同空气质量下的观测性能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表明:2部雷达在不同空气质量条件下探测效果不同,空气质量为优和良时,2部雷达的消光系数比较一致,偏差主要在1 km以下;随着污染加剧,2部雷达在1 km以下的偏差先减小后增大,1 km以上的偏差随高度增大。与AERONET的光学厚度相比,高频激光雷达在轻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时相对误差较小(3. 23%和26. 75%);微脉冲激光雷达在良和轻度污染时相对误差较小(40. 00%和25. 81%)。2部雷达设备的差异和重污染时不利的气象条件是影响雷达表现的重要原因。该研究作为全国激光雷达联网的前期工作,为全国激光雷达数据的综合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究巷道风流参数的影响因素、预测风流温湿度的变化规律,结合热湿交换理论,建立了风流与围岩壁面之间热湿交换的数学模型,以及贴体坐标系下围岩内部温度场的导热微分方程;利用数值方法,将围岩内部的导热问题与影响风流参数变化的热湿交换问题耦合起来,并以大柳塔煤矿52505综采工作面为例进行计算,得到了与实测参数较为一致的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风流温度受原始岩温、入风流温度、局部热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风流相对湿度与入风流温、湿度以及井下湿源的数量和强度有关;巷道壁温作为将围岩温度场与风流参数之间关联起来的主要因素,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其数值取决于壁面与风流之间热湿交换以及围岩原始岩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