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54篇
  免费   1434篇
  国内免费   2055篇
安全科学   2084篇
废物处理   245篇
环保管理   3144篇
综合类   8719篇
基础理论   1384篇
环境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607篇
评价与监测   1023篇
社会与环境   1707篇
灾害及防治   279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319篇
  2021年   423篇
  2020年   442篇
  2019年   450篇
  2018年   426篇
  2017年   710篇
  2016年   783篇
  2015年   823篇
  2014年   699篇
  2013年   1035篇
  2012年   1191篇
  2011年   1151篇
  2010年   895篇
  2009年   850篇
  2008年   647篇
  2007年   1056篇
  2006年   1049篇
  2005年   977篇
  2004年   796篇
  2003年   783篇
  2002年   608篇
  2001年   535篇
  2000年   514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270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6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1.
2013年苏州春季一次重污染天气的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013年3月在江苏范围内的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重点分析苏州在此次污染过程中大气污染的变化特征。污染过程中,苏州市颗粒物浓度上升较为明显, PM10的小时质量浓度最高达548μg/m3, PM2.5质量浓度也达到197μg/m3,污染持续时间为2 d,3月8—9日当地空气质量均达到中度污染水平。根据后向轨迹模型、颗粒物离子浓度的分析,此次污染是由外来浮尘及苏州本地污染物排放所造成的区域霾污染影响所致。根据监测结果与实际污染特征,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淮河支流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动态测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确定河流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动态变化规律对提高水环境容量测算精度和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现场模拟法,采用一维稳态模型测算了淮河支流洪河五沟营-塔桥乡河段COD、氨氮和总磷在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的综合降解系数,COD、氨氮和总磷降解系数在各水期的关系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提出了建议值并利用实测浓度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水期综合降解系数吻合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3.
河口切变锋引起的滩槽泥沙交换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切变锋是河口湾锋系中最为常见和最易观察到的锋面类型。本文对长江口的切变锋进行现场观察和滩,槽同步水文资料分析,简述了长江口切变锋发生的部分和基本特性,提出了切变锋引起的滩,槽泥沙呈现螺旋形交换形式等论点。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特点及其环境危害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土流失是三峡库区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库区产生大量泥沙的根本因素,更是造成库区人民生活贫困的根源。本文就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其环境危害作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法理论变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环境法理论也随之发生着变革。近年来。众多学者对环境法理论的变革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生态文明的法律观。承认自然界及其生物具有内在价值。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意,科学发展观关于环境保护的论述,是党的环境保护理论的精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一个哲学内涵非常丰富的课题,是十分难得的研究环境哲学的大好机遇。试点经验显示了环境保护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一方面在科学发展中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解决环境难题;一方面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努力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其共性是,注重治本、注重生态、注重政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实践,要深入一线,深入调研,融人群众的实践,总结来自一线的新鲜经验。要适应新形势,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不断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中,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实现环境与发展、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herent optical properties (IOP) of a Brazilian river during a non-natural, anthropogenically mediated, toxic spill of a wood-pulping factory (the ‘Cataguazes accid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an outstanding transformation in the river water 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DOM) pools. For instance, increases in CDOM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a CDOM (λ), which were averaged at specific spectral intervals, , ranged from 58-fold at the UV-B and UV-A ranges to 95-fold at the PAR range. As a result, the water color expressed as CDOM absorption at 440 nm, a CDOM (440), varied from 4.16 to 365.03 m-1. For S-coefficient, the variations ranged from ∼1.1 to 5.6-fold, respectively, at the 300–650 nm and UV-B range. The variability of S as a proxy of dissolved chromophores was thus clearly influenced by the spectral range used. Optical proportion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use of and S ratios at the UV-B, UV-A, and PAR ranges and, in the case of , also at the NIR range. This approach also showed clear variations between the water samples, likely reflecting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opt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in the river system. As a whole, the findings obtained here indicated that both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chromophoric material dissolved in the river water were greatly altered by the toxic spill. The changes in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river water, although extreme and likely with no parallel in the literature, were quite rapid as indicated by the optical resilience of the system. Overall,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IOP might be thought, and possibly used, as a metric tool for monitoring the state of waters and aquatic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18.
重点开发长江是90年代中国经济重大战略布署。将长江产业带建设成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一级经济轴线,宜采用分层次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以浦东开发和三峡建设为契机,加强基础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以能源和交通建设先行,改善基础设施。同时,要协调产业带建设与浦东开发、三峡工程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柑桔冻害和热害的危害因子和指标等级划分的研究和选取入手,着重探讨了长江三峡地区(湖北境内)两害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差异与关联性及对柑桔生产的影响;揭示了80年代以来冬暖春热的重大气候变化是使两害向“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讨论了三峡水利工程对两害时空格局的可能调整及减灾原理;最后提出了可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开展工业区群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比较了单个工业园区和工业区群环评的异同,以广州番禺区工业区群环评项目为例,简述了该环评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