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5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318篇
安全科学   272篇
废物处理   682篇
环保管理   973篇
综合类   3463篇
基础理论   301篇
污染及防治   225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358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432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截至2007年,天津市累计建成节能住宅8649万m^2,占城镇住宅总量的53%。全市集中供热煤耗由31kg/m^2标煤下降到24kg/m^2标煤,累计节约364万t标煤,减少CO2排放728万t。计费供热面积达到500万m^2。  相似文献   
992.
日前,中国最大的二氧化硅生产项目——卡博特蓝星气相二氧化硅(白碳黑)项目,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临港工业区内奠基。该项目投资4000万美元,年生产能力6400t,将于2010年投产。卡博特公司将与蓝星公司强强联手.以对方的副产品作为自己的原材料进行生产,从而实现循环经济,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介绍了ScS波的传播路径及走时曲线,选用图象说明ScS波震相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主要特征.并利用ScS波震相测定沈阳地震台单台记录的八个远震震源深度,通过对ScS波、pP波和sP波在远震地震图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震源深度误差都在±30Km范围内,达到所要求的精度范围,提高了单台测定震相精度,因此用ScS波震相测定远震深度是一种测定震源深度行之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监测结果显示西安市降雨已摆脱酸雨的严重污染,利用价值凸现,且雨水利用可缓解雨天城市积水状况。对西安市雨水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5.
环保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更好开发与利用环保档案,为环境管理提供有效信息,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96.
去年底,国家环保总局、交通部联合发出关于汽车维修行业开展二氟二氯甲烷(CFC-12)制冷剂回收利用工作的通知,要求环境保护部门和交通部门认真组织开展汽车维修行业二氟二氯甲烷(CFC-12)制冷剂回收工作,对汽车维修企业回收利用制冷剂提出明确要求。本期的环境在线栏目对这个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那么.什么是CFC-12,它对我们的环境又会造成那些危害?本期茶座将和您共同走近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997.
四川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护好四川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对全国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分析研究了四川水土资源与生态保护现状,针对水土流失面广强度大、土地沙化、退化和荒漠化严重、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日益凸显、水资源利用率低、旱灾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合理确定退耕还林规模,稳定和保护现有耕地面积;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力度,节约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节约用水,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能力;加强对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等5条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98.
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性技术,也是我国达成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保障性措施。本文简要介绍了CCUS主要环节的技术流程,概括了我国CCUS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技术水平、国家政策、示范项目情况等多个角度,总结了现阶段我国CCUS技术的整体研究与发展水平。并根据我国能源供给模式、工业发展水平等因素,分析并阐明了我国CCUS技术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现阶段CCUS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本文还从行业角度出发,将CCUS技术与油气、建筑、农业、化工多种重点行业结合,提出了具体可行、互促互利的CO2转化利用模式,为实现CCUS的商业化运行、保证CCUS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99.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罗晓虹  王子芳  陆畅  黄容  王富华  高明 《环境科学》2019,40(8):3816-3824
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粒径分布、稳定性及有机碳在各粒径团聚体中的分布规律,以期为重庆地区土壤结构的改善及土壤有机碳库的维持及提高提供依据.以重庆市北碚区6种土地利用方式(针阔叶混交林、竹林、果园、旱地、水田和荒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对土壤进行粒径分组,对比分析了6种土地利用方式处理下土壤团聚体和团聚体有机碳在0~20、20~40、40~60和60~100 cm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结构和肥力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在0~100 cm土层土壤的各粒径团聚体中,6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团聚体粒径均以 0. 25 mm为主;其中,竹林 0. 25 mm团聚体含量最高,其次是荒草地,旱地与果园含量最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 25~2 mm的粒径团聚体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28. 78%~50. 08%),而0. 053~0. 25 mm和0. 053 mm的粒径团聚体主要集中在40~60cm土层.在整个土壤深度内,竹林和荒草地的土壤团聚体MWD和GMD均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即二者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r=0. 569,P 0. 01),在0~100 cm土层中,土壤0. 25~2 mm和0. 053 mm粒径的有机碳含量较高,其中0. 25~2 mm的最高,平均含量为56. 54 g·kg~(-1).除旱地土壤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在20~40 cm土层内最高,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现出显著的表层富集现象.总体上,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竹林和荒草地在各土层中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好,且在各土层中,竹林土壤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00.
1概述 某电厂1号锅炉为西班牙福斯特维勒分公司制造的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平衡通风型锅炉,其主要参数为:最大连续蒸发量1189t/h、再热蒸汽流量1015t/h、过热器出口压力17.15MPa,蒸汽温度541℃、再热器出口压力4。11MPa,蒸汽温度5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