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32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55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用散射光浊度法测定水样中机械杂质含量,灵敏度和准确度均高于目视法,且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92.
从突破传统沉淀技术的角度出发,在微絮凝拦截沉淀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将一种多面球填料作为拦截材料用于沉淀池中的水处理工艺,并对该工艺的技术特点和在水厂改造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面球填料拦截沉淀工艺对颗粒物的去除主要是通过不断改变水流方向形成涡旋,从而增加矾花的有效碰撞,使得矾花变得密实,以利于其沉淀去除。通过将该多面球填料拦截沉淀工艺应用于汨罗新市水厂的改造中,并保留水厂原有的斜管沉淀池,一并投入运行,运行结果表明:多面球填料沉淀池出水浊度为2NTU以下,而斜管沉淀池出水浊度则在2NTU以上,表明多面球填料沉淀池在低浊度水的处理效果上优于斜管沉淀池,可为农村中小型水厂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目前所使用的纤维束过滤器经多次检测出水浊度往往大于进水浊度,其主要原因是纤维束已受污染,并且很难冲洗干净。因此选用高效流砂过滤器进行循环水旁滤处理,实验表明在使用高效流砂过滤器时,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处理效果非常理想。在PAC投量为5~10 mg/L时,平均去除率达到83%,平均进水浊度7.05NTU,平均出水浊度为1.2NTU。完全能够满足旁滤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
叙述了浊度仪的工作原理和优越性,此装置的使用提高了收尘系统自动化、收尘效率和收尘合格率。  相似文献   
95.
对自制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DXSL-I实际应用和环境生物效应进行初步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DXSL-I对高浓度油污水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当油份浓度大于2000×10-6g/L时,只需要处理10h,处理效率就能达到60%以上,可用于高浓度油污水的快速预处理。通过生物实验可以明显的观察到,孔雀鱼的LD50约为416×10-6g/L,泥鳅的LD50约为870×10-6g/L,因而可以推定其具有相对较高的环境安全性;而且经过DXSL-I常规浓度处理的养殖用水对某些水产养殖生物的生长具有改善促进作用。表明,DXSL-I在水处理中具有较理想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
研究用壳聚糖、聚铝和助剂A复合制备出一种成本低、絮凝效果好、出水Al3 含量少的新型自来水处理絮凝剂,并确定其最佳配比(体积比)为:0.1%壳聚糖:2%聚合氯化铝:0.1%助剂A=1:6:5.与传统聚铝类絮凝剂相比,其出水浊度和Al3 含量分别下降了2.97%和10.7%,并且药剂成本下降6.25%,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7.
高水力负荷下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景观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工湿地普遍占地面积较大,使其在景观水处理中的应用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构建实验水池模拟人工湖,构建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其在高水力负荷下净化劣Ⅴ类富营养化池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系统在1.64 m3/(m2·d)和3.28 m3/(m2·d)的高水力负荷下净化池水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水力负荷提高到5.74 m3/(m2·d),湿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堵塞,净化效果相对较差.本实验系统净化池水的最佳水力负荷为3.28 m3/(m2·d),该水力条件下系统对浊度、CODCr、NH 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9%、41.0%、24.7%、58.5%.  相似文献   
98.
黄方  张洁华  钟靖  胡婧 《四川环境》2006,25(4):25-28
本研究采用絮凝法对再生造纸废水中含细小纤维、无机填料的悬浮物进行处理试验,比较了硫酸亚铁与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和聚硅酸氯化铁盐两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研究了制备聚硅酸氯化铁盐的铁硅比、pH值、碱化度以及投加量与废水除浊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絮凝效果优异,除浊率达到98%,上清液无色透明。  相似文献   
99.
PAC混凝沉降法处理陶瓷废水操作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AC混凝沉降法对陶瓷废水进行处理,考察PAC用量、搅拌强度、搅拌时间、进水pH和沉降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获得优化的操作条件。实验表明:水样的脱色率、浊度去除率和悬浮物去除率随着PAC用量、搅拌强度、搅拌时间和沉降时间的增大和进水pH的降低而呈现增大的趋势;最佳操作条件为:当废水量小、处理时间充足时,选用PAC用量为12 mg/L、搅拌强度为中速、搅拌时间为10 min、进水pH为6、沉降时间为2 h,此条件下水样的脱色率、浊度去除率和悬浮物去除率分别达到95.6%、95.7%和85.6%;当废水量大、处理时间不充足时,选用PAC用量为60 mg/L,沉降时间为30 min,此条件下水样的脱色率、浊度去除率和悬浮物去除率分别达到94.1%、93.4%和84.4%。证明混凝法对于去除陶瓷废水中的悬浮与胶体颗粒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0.
对基于单位波长吸光度变化幅度与被测物浓度间关系的单位波长吸光度改变量-分光光度法进行了优化,使其在减小样品浊度对检测结果影响方面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以获得更高准确度的检测结果。以570~590 nm拟合波长段为例,筛选不同的参比波长段,筛选依据主要为模拟浊度梯度样品的检测结果、回收率及其RSD。结果表明,当参比波长段分别为540~555 nm、540~560 nm、540~565 nm和540~570 nm时,可获得非常好的方法检出限(1.0~1.6μg/L),加标样品结果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回收率为79.8%~111%)、精密度(RSD为0.15%~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