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5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290篇
安全科学   929篇
废物处理   61篇
环保管理   515篇
综合类   2806篇
基础理论   292篇
污染及防治   129篇
评价与监测   171篇
社会与环境   213篇
灾害及防治   42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99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近发布了保护工人远离放射物辐射的ISO27048:2011《辐射防护—评估人员内部放射性物质剂量监测》标准。该标准将有助于实现最优的人员个性化管理和对  相似文献   
992.
每一年有数千件新的医疗器械进入市场,他们安全吗?ISO最近发布了一项新的国际标准——ISO14155:2011《受验者用医疗器件的临床试验——良好临床规范》,将有助于较好地评估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性能  相似文献   
993.
贵州省农业生态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贵州省农业生态安全的区域分布现状进行研究,加强和重视农业生态安全的定量评价,给贵州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定量参考,根据贵州省农业生态的特点,设计了贵州省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互综合的评价分析方法,对贵州省各县(市)的农业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将贵州省农业生态安全划分为四个等级,相对低安全区主要分布在贵州西部高海拔地区,相对较安全区主要分布在贵州东部部分区域。得到了贵州省农业生态安全区划图,并分析了影响贵州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4.
2000-2007年省级区域自然灾害灾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灾害是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生产生活、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发公共事件。区域自然灾害评估对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区域灾情进行了综合评估,归纳总结了区域灾情分布规律。选择受灾人口、死亡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倒塌房屋、损坏房屋和直接经济损失等8个基本指标参与区域灾情评估,并利用灾情综合指数法构建了灾情指数,其中绝对指数反映了区域灾情的绝对强度,相对指数反映了区域灾情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用灾情指数综合评估了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以及省级区域的灾情强度和空间分布规律,认为西部区域受灾程度最大,自然灾害对其的影响程度最深,其次是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文章利用综合灾情的绝对指数和相对指数的对应关系,将我国大陆地区的31个省级单元划分为4类地区,即灾情总量较大且对本地影响较大、灾情总量较大但对本地影响较小、灾情总量较小但对本地影响较大以及灾情总量较小且对本地影响较小等4种类型。文章给出的灾情区域分布规律符合灾害系统理论,特别反映了承灾体的暴露度、脆弱性和抗灾能力是区域灾情强度的决定因素。评估结果与区域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所给出的灾情指数评估法是评估区域灾情强弱的合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5.
以长春市1951-2008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长春市高温灾害性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温变暖趋势,总结了长春市温度变化与城市人口数量、GDP及供电量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了长春市高温灾害性天气影响及危害评估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96.
针对中小学砌体结构教学楼的受力特点,提出横墙和开洞纵墙的等代框架模型,分析了模型的抗弯、抗剪和轴向刚度计算方法;结合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水平的划分标准,将砌体结构的性能水平划分为正常使用、中等破坏和生命安全三个阶段,并通过对大量砌体墙片试验数据的统计,得出其各性能水平对应的层间位移角限值。最后利用所提模型对一砌体结构教学楼进行Pushover分析,将其实际层间位移与所提性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结构在不同地震水平下均满足预定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997.
以桑干河石匣里控制断面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遥感技术的生态流量保障程度监管技术方法体系,并对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程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基于河流断面面积和水位数据,计算得到桑干河石匣里控制断面生态水面宽为枯水期6.52 m,丰水期11.50 m;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2015—2019年)提取石匣里控制断面水面宽的变化范围为3.6~45.0 m,且精度误差在1个像元左右;石匣里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满足程度除2018年为75%以外,2015—2019年生态流量满足程度均为100%,可以初步判定桑干河中游石匣里控制站的生态流量可以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998.
在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背景下,食物浪费现象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家庭是产生食物浪费的重要单元之一,在国家大力推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下,家庭食物浪费减量具有广泛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基于国内家庭食物浪费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系统梳理国内外家庭食物浪费研究进展,对中国食物浪费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借助系统文献综述法,以家庭食物浪费“概念内涵—理论认知—技术方法—主题内容”为逻辑主线,梳理和归纳家庭食物浪费的内涵变迁及方法与理论演进。中国家庭食物浪费具有社会历史、饮食文化以及城乡分异等方面的特殊性,亟待学界开展基于中国社会、文化和制度背景下的家庭食物浪费本土化机制研究,并提出中国城市—乡村家庭食物浪费分异、饮食文化地理差异对中国家庭食物浪费影响、新时代中国家庭特征与家庭食物浪费的关系、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对中国家庭食物浪费的影响、新环境与新技术背景下的中国家庭食物浪费研究等议题展望。  相似文献   
999.
京津冀鲁地区是我国温室气体减排与大气污染治理的重心,随着末端控制措施减排空间的缩紧,通过能源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源头治理方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需求日益迫切.基于开发的REACH综合评估模型,通过情景模拟分析,评估了京津冀鲁地区进一步加强末端控制的减排潜力,以及加速能源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和健康协同效益.结果表明,未来在京津冀鲁地区快速推行最佳可行的末端控制技术,2035年能够带来约3.3μg·m-3的PM2.5浓度削减,但仅依靠此措施不足以实现区域PM2.5浓度控制目标;加速能源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京津冀鲁地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的必要条件,2035年,能源经济系统的加快转型对大气PM2.5污染改善的贡献可达6.3μg·m-3;相比于当前的政策力度,4省市虽然需要额外付出相当于地区GDP 0.9%~2.5%的社会经济成本以实现PM2.5浓度控制目标,但加速转型带来的环境健康协同效益能够部分或全部覆盖该成本.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京津冀地区NO2时空变化与气象条件影响,本文利用变分方法订正TROPOMI卫星NO2遥感数据,结合环境气象评估指数(EMI)分析气象条件对NO2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变分方法订正过的NO2浓度具有更可靠和高分辨率的时空分布特征.京津冀西北部地区的NO2浓度低,东部和南部浓度较高.北部燕山、西部太行山形成的半包围地形阻挡了大气污染物在京津冀平原地区的扩散,产生了不利的气象条件.其中,燕山南部的北京、天津和唐山以及太行山东部的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气象条件较差,而高海拔地区的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大气扩散条件较好.NO2浓度在春、夏季受到气象条件变化的显著影响,而在秋、冬季受到气象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小.气象条件对NO2不同浓度区间的作用不同,NO2浓度较低和较高时气象条件对其作用更为显著,而浓度处于转折区间时,气象条件对其影响较小.本研究开展的TROPOMI卫星变分订正、NO2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