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 毫秒
31.
广州李坑垃圾填埋场水环境污染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现场采样与历史资料统计,分析了广州市李坑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及其对地睛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强度及范围,结果表明,该场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污染物是以NH3-N、CODCr为代表的高浓度有机物、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影响强度不大,对作为农业灌溉用水的地表水影响不超过2000m,对10km上的饮用水源不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32.
MSW(城市固体废物)生物反应器型填埋是一种较新颖的方法.在系统分析现有填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改进,将强制通风好氧和渗滤液循环2种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了MSW好氧生物反应器.考察了NH3、CH4、CO2、pH和温度等因素,并监测分析了渗滤液中的COD、BOD5、Zn^2+、NH4^+和NO3^-等指标,旨在研究其中垃圾的降解及渗滤液中COD、BOD5、Zn^2+、NH4^+和NO3^-的去除情况,探讨该生物反应器对垃圾和渗滤液相关参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对渗滤液中COD、BOD5、NO3^-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34%、94.58%和99.9%,对其中的Zn^2+也有较好的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33.
利用填埋层内生物代谢控制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目前国内卫生填埋场运行中存在的渗滤液问题 ,分析了不同填埋结构中生物代谢环境和主要污染物的代谢途径 ,探讨了不同填埋结构中利用渗滤液回灌来控制渗滤液污染的“生物反应器型”填埋技术。  相似文献   
34.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和特点,结合近些年的工程实际和实验研究,主要综述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和技术,包括回灌法、土地处理法、物化法、生物法以及其他处理方法,在比较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5.
建立了大型模拟填埋试验装置,研究了渗滤液回流对不同填埋结构甲烷变化规律的影响.每周对填埋气体中甲烷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厌氧填埋中回流操作使甲烷浓度峰值提前了147 d,峰值为59.6%(体积分数,下同);准好氧填埋中回流操作使甲烷浓度峰值提前259 d,峰值为44.7%.回流操作使甲烷产气高峰提前,增加产气量,加快填埋垃圾稳定,减轻渗滤液污染.厌氧填埋中进行回流操作有利于甲烷的回收利用;准好氧填埋结构可有效减少甲烷的排放,减小对环境的危害.稳定期的垃圾填埋体进行回流产生一定的甲烷,但浓度较低,最高仅26.0%,没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In this study, a full-scale internal circulation(IC) reactor coupled with an external circulation system was developed to treat high-strength leachate from a municipal solid waste(MSW)incineration plant, in which anaerobic sludge granulation was intensively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C reactor achieved excellent treatment performance under high organic loading rates(OLR) of 21.06–25.16 kg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m3? day). The COD removal efficiency and biogas yield respectively reached 89.4%–93.4% and 0.42–0.50 m3/kg COD.The forma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sludge granulation. Protein was the dominant component in sludge EPS, and its content was remarkably increased from 21.6 to 99.7 mg/g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VSS) during the reactor operation. The sludge Zeta potential and hydrophobicit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tein/polysaccharide ratio in EPS, and they were respectively increased from-26.2 m V and 30.35% to-10.6 m V and 78.67%, which was beneficial to microbial aggregation.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3 D-EEM)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analysis further indicated the importance of protein-like EPS substances in the sludge granulation. Moreover,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secondary structures of EPS proteins varied during the reactor operation.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渗滤液经矿化垃圾回灌后水质特征的分析及现有除氨脱氮工艺用于渗滤液处理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多级低氧硝化反硝化+氨缺氧氧化"生物脱氮工艺流程,并阐述了其工艺的处理效果。得出结论:以渗滤液回灌处理出水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外加碳源条件下,该工艺可获得92%~99%的氨氮去除率,保证出水氨氮不高于25 mg/L,同时可获得73%~89%的总氮去除率。  相似文献   
38.
填埋场渗滤液控制系统的作用与组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填埋场的功能与作用,比较了美国和日本2种不同的渗滤液集排水系统设计观点,并在全面分析填埋场系统各部分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渗滤液控制系统及其水量控制、水质控制和排气3个功能的概念,以及功能交叉和系统间配合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39.
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 ,即城市固体废物 (MSW)好氧生物反应器与单纯好氧填埋方式的对比实验。其中MSW好氧生物反应器是强制通风好氧填埋和渗滤液循环两种填埋方式有机结合体。通过该对比实验研究两者对填埋的垃圾及所产生的渗滤液的降解情况 ,从而得出MSW好氧生物反应器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40.
不同渗滤液循环方式对填埋层甲烷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通过填埋模拟柱 ,实验室研究了以我国大城市生活垃圾组成为依据的新鲜垃圾填埋层在不同渗滤液循环方式条件下甲烷产生的规律 .渗滤液循环方式包括 :原液循环、好氧预处理 (SBR)后循环、与陈垃圾出水混合后循环 .结果表明 :新鲜垃圾填埋层初期渗滤液COD、VFA浓度高 ,原液循环导致有机酸的积累 ,抑制了甲烷化进程 ;初期渗滤液经预处理控制一定COD、VFA浓度后循环 ,能够显著地缩短产甲烷滞后时间、加速甲烷化进程 ;当填埋层进入稳定的甲烷化阶段后 ,渗滤液循环才能有效地降解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 ,近 10 0 %地转化为填埋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