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3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难降解有机物由于具有极大的环境危害,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其降解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依靠微生物的降解功能.黄孢原毛平革菌(P.C.菌)是研究异源物质代谢最广泛的白腐真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胞外木质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而对胞内细胞色素P450降解功能的研究还很少.  相似文献   
52.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2,4-二氯苯酚的生物降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39℃有氧条件下,50、100、200m g/L的2,4-二氯苯酚(DCP)与黄孢原毛平革菌OGC101 动静态培养30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共培养液中DCP量的变化,表明:各样品的DCP去除率高达93~99% 以上。菌体仍保持较为良好的生长活性。  相似文献   
53.
真菌降解技术中载体固定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载体固定技术和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方法,以乙基橙和比布列希猩红为底物,建立黄孢原毛平霸菌-染料共培养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泡沫小块和玻璃棉,可有效地固定菌体细胞,加速染料的脱色降解;在接种的同时加入0.1%~0.2%Tween80,能有效地保护降解酶的性;培养方式、菌团大小、培养体系的生理特性等,和解体系的反应效率均有明显的影响。采用本方法能克服动培养系统对真菌反应体系的破坏,乙基橙和比布列希  相似文献   
54.
通过控制培养基中Mn2+的浓度获得只含有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或锰过氧化物酶(MnP)的单一酶培养物,用于比较LiP和MnP对染料降解脱色的条件和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LiP对橙Ⅰ降解脱色的最佳条件为h2O20.15 mmol/L,pH 3.0,温度40 ℃;MnP为h2O20.15 mmol/L,pH 3.5,温度40 ℃.最佳条件下,考察LiP和MnP作用下染料浓度和染料类型对脱色的影响,发现LiP作用下脱色率明显高于MnP作用下的脱色率,表明LiP可作用的染料浓度比MnP高,可作用的染料范围比MnP大.由此认为LiP具有比MnP更强的脱色能力.   相似文献   
55.
pH值对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抑制杂菌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应用摇瓶试验研究了不同初始pH值对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液体培养基在非灭菌环境抑制杂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孢子作为种子在非灭菌环境进行培养时,初始pH值为3.6和4.4的液体培养基在培养第1d仅感染酵母菌,而初始pH值为5.6的液体培养基不仅感染了酵母菌而且还感染了细菌;正是由于非灭菌环境培养体系感染杂菌,使得后续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对活性艳红K-2BP的脱色能力大大降低甚至丧失;而采用灭菌环境培养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非灭菌环境脱色活性艳红K-2BP的方法却获得了较好的脱色效果,3种初始pH值的氮限制液体培养基培养出的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对活性艳红K-2BP 45h的脱色率均在70%以上,接近或超过灭菌环境的结果,其中初始pH值为4.4的液体培养基培养的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在非灭菌环境对活性艳红K-2BP的脱色效果最好,其24h的脱色率达到80%以上.尽管3种pH液体培养基在脱色过程中也同样感染了杂菌,但与非灭菌环境培养体系相比含量很少,没有影响脱色效果.因此,可以得出低pH值(pH=3.6,pH=4.4)氮限制培养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细菌,但是却不能抑制酵母菌;当在非灭菌环境使用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脱色活性染料时,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只有在灭菌环境培养至菌丝体形成并在整个系统占优势,才能获得较高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56.
原毛平革菌堆肥处理有害废弃物的可行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原毛平革菌等白腐真菌对多环芳烃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本研究以花园土、玉米芯加入蒽配成模拟含蒽废弃物,接入培养好的原毛平革菌后投入2器,保持温度20℃,通气量0.1m^3/h的条件作堆肥处理。经42d处理,蒽含量从5800mg/kg降到1967.36mg/kg,却除率为66.08%,表明原毛平革菌可有效用于有害废弃物的肥处理。  相似文献   
57.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6种染料的脱色降解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在黄孢原毛平革菌与6种染料的液体静培养体系中,不同浓度的染料均发生脱色降解。共培育30 d时,刚果红、直接冻黄G和活性翠蓝KN-G达到92%~99%的脱色率。10,50,100 mg/L活性翠蓝KN-G,50,100 mg/L金莲橙O与天青蓝A,100 mg/L活性艳蓝KN-R的降解率达70%以上;18个样品中60%的降解率超过50%。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是2个重要过程。研究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各种染料类群具有广谱有效的脱色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58.
以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asponum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菌种在液相和气相环境中在陶粒、颗粒炭、玻璃珠、竹子、聚丙稀多面空心球、沸石上的附着和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液相环境中,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对竹子、沸石、陶粒、聚丙稀多面空心球有较好的附着能力,但菌体的生长量和形态特征受载体的影响而产生明显差异.在有玻璃珠和颗粒炭存在的液相环境中,均出现一定数量的菌丝小球。但在载体表面无附着现象.将附有菌体的载体置于气相环境中,发现白腐真菌在载体表面能够形成气生菌丝层.同时.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菌体在沸石、陶粒和多面空心球表面呈绒毛状,质地松散,在竹子表面的菌体有明显的交织结构.  相似文献   
59.
黄孢原毛平革菌吸附铅离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对Pb^2 生物吸附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该菌种对Pb^2 的吸附过程是一个以表面络合反应为主要机理的物理化学吸附过程,同时也存在着离子交换机理,但它并非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60.
设计了一种适合于白腐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处理漂白废水的活性炭-化学纤维固定膜反应器,探讨了菌膜生长时的营养条件和废水组成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废水的脱色率达60~90%,CODcr去除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