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提出了一种基于预应力混凝土的基坑冠梁的计算模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预应力的等效荷载作用,在基坑支护结构冠梁中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对基坑支护结构提供主动支护作用.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冠梁可以提高基坑支护体系坑顶的刚度,改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降低工程成本;计算模型简单,具有内撑和拉锚的功效,施工更方便,质量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72.
采用地表采集到的天然云母样品(不做蚀刻),直接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到与传统方法同样的微米数量级腐蚀坑.并分析了腐蚀坑的成因,指出了这些新发现的腐蚀坑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73.
基坑开挖地质灾害分析及智能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地下空间的广泛、深入利用,深基坑工程应运而生,它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使得一幢幢高楼能拔地而起。但基坑工程的开挖也会带来很多危险,产生许多地质灾害,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进行智能监测是防治有关灾害的良策。  相似文献   
74.
为预测黄土地区深基坑降水导致的地层不均匀沉降,确保坑周建筑物安全,基于弦线模量法、弹性半无限体理论和剪切位移法,将坑周土体以降水曲线为界分为疏干区和饱和区,综合考虑绕渗区内渗流力在水平方向的分量和桩-土界面侧摩阻力对土体的约束作用,推导降水引起地基附加应力和地面沉降的理论计算公式,将理论计算值与工程实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5.
为探索深基坑开挖与紧邻大型公共设施改造的相互影响,确保施工安全,基于上海体育馆改造及新建地下体育综合体工程,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紧邻深基坑工程大型公共设施“卸载-加载”改造过程进行模拟,详细分析上海体育馆“卸载-加载”改造与紧邻综合体深基坑开挖同时进行对基坑本体及上海体育馆的安全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紧邻深基坑工程大型公共设施改造最优工序。结果表明:在基坑开挖至第2道支撑时进行加载改造为最不利工况,且围护结构侧向位移将超过规范允许值,在施工中应严格避免;最优工序为完成第1道支撑后进行卸载改造,完成第2道支撑后进行加载改造。  相似文献   
76.
预应力锚索和微型桩联合处理深基坑失稳事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钉支护具有经济快捷等优点,但土钉支护单独使用也有其局限性。通过对某土钉支护深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支护失稳出现险情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地设计预应力锚索和微型桩予以联合加固,有效地控制了该基坑的变形,保证了地下室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77.
我国在工程设计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共同沟工艺,但尚未有国家层面的标准化的相关规范,因此现阶段的工艺设计在给排水方面需参照国外及国内已兴建的共同管沟,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工程设计中会碰到的问题,由此提出一些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8.
分析了程潮铁矿矿坑涌水对大气降水的响应特征,通过大气降水-矿坑涌水互相关函数值,研究了不同滞后期大气降水对矿坑涌水的影响程度。建立了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大气降水-矿坑涌水传递函数模型的预测方法。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传递函数部分进行参数估计,并对残差序列进行自回归处理,平均误差低于3.26%。预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矿坑涌水对大气降水的滞后和相关关系,适用于采用崩落法或上覆围岩裂隙破碎带发育的地下矿山。  相似文献   
79.
基坑开挖变形具有非线性特性,在脊波神经网络的基础上,采用粗集理论算法优化初始权值和阈值,建立了基于粗集理论算法-脊波神经网络的深基坑变形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西南地区某市火车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南广场的基坑开挖过程进行了变形预测。结果表明:粗集理论算法能够对脊波神经网络进行优化,提高了脊波神经网络基坑变形预测结果的收敛速度和泛化能力;脊波神经网络能逼近基坑变形的非线性部分,避免了模型误差影响基坑开挖变形预测精度,提高了系统整体抗干扰性能。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在5%以内,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土岩复合地层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时空效应特征与规律,以南宁地铁某车站基坑为研究背景,在不同施工工况下对车站基坑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并结合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差距较小,2种变形规律接近一致,有限元计算结果合理。围护结构水平位移随施工进行逐渐增大,呈现鼓肚形状,水平位移由桩顶移动到桩身,最大位移稳定在桩身0.5~0.75H处;围护结构受力集中在第2道和第3道内支撑位置;基坑地表沉降中,长边方向的沉降比短边方向沉降明显,空间效应显著;在地铁车站深基坑中,基于时空效应机理,考虑施工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调整施工工序和参数,对基坑稳定和控制变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