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9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1322篇
安全科学   772篇
废物处理   77篇
环保管理   264篇
综合类   2266篇
基础理论   53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26篇
评价与监测   140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0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佟庆远  陈吉宁  孙傅 《环境工程》2005,23(2):67-68,66
作为构建国家饮用水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一部分 ,开发了一种用于风险评估的水厂快滤过程动态模型。该模型通过对扩散、生物降解、吸附、脱附和反冲洗等过程的概化 ,建立了可模拟不同污染物的普适性水厂快滤动态模型。本模型以实际水厂的现场监测数据为依托 ,以CODMn、氨氮、浊度和微生物为例对模型进行了率定。结果表明模型较好地吻合了实际快滤过程。该模型将可有效地应用于评估不同过滤过程去除各种污染物的风险 ,以及识别饮用水安全风险关键控制点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2.
北京PM2.5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PM10、TSP的关系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连续2年进行累积1周同步采样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城区和居住区2个采样点环境空气中PM2.5的浓度及其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PM2.5周平均浓度的变化范围为37~346靏/m3,年均浓度接近或超过PM10的二级年均标准.PM2.5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即冬季最高,夏季最低.2个采样点PM2.5浓度的周变化与季节变化均相似.PM2.5与PM10、TSP的比值均在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反映采暖燃烧源对细颗粒物的贡献较大,而沙尘天气对粗颗粒物的贡献较大;其年均值分别为55%和29%.  相似文献   
993.
采用共聚方法制备了系列具有不同碱化度(B)和Al/Si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PASC),比较了它们与聚合氯化铝(PAC)的混凝效果及在处理后水中的残留铝含量,研究了B值和pH值对其残留铝含量的影响情况。探讨了PASC的混凝效果和残留铝含量与Al/Si摩尔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ASC较PAC具有更好的混凝效果和较低的残留铝含量。对于高浊度水而言,具有适宜Al/Si摩尔比的PASC才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但对中、低浊度的地表水和含油废水而言,在实验的Al/Si摩尔比范围内,其值越小,混凝效果就越好。PASC在水体中的残留铝含量随着Al/Si摩尔比的降低和B值的升高而下降。PASC和PAC在中性pH条件下具有最低的残留铝含量。  相似文献   
994.
外源亚精胺缓解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Cr6+毒害的生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r^6 胁迫下,荇菜叶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O2^-产生速率、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外施亚精胺后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一Cr^6 处理下,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Cr^6 浓度为1mg/L时达到最大值,而后迅速下降;外施亚精胺(Spd)可显著提高二者的含量,延缓它们的下降速度.(2)单一Cr^6 处理下,SOD、POD、CAT活性分别在2、4、2mg/L Cr^6 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而后下降;外施亚精胺可提高这三种保护酶的活性,使其上升或稳定时期变长,从而降低O2^-等活性氧的产生速率.由此可见外源亚精胺可缓解Cr^6 对荇菜的胁迫效应.  相似文献   
995.
草浆中段废水不同生物处理工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水解酸化作为前期处理,再分别结合活性污泥法、SBR、接触氧化法处理草浆中段废水。发现在水解酸化运行阶段溶解氧(DO)水平对CODCr的去除有重大影响:DO在0-0.5mg/L时,去除率仅为44%;DO在0.5-1mg/L时,CODCr的去除率达到68%。水解酸化后,分别用活性污泥法、SBR、接触氧化法继续处理,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54%、55%、66%。结合三套工艺的运行条件和成本,以及处理效果,认为草浆中段废水处理的最佳工艺应为:水解酸化-SBR工艺。  相似文献   
996.
COD负荷对MBSBBR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一套特定的MBSBBR系统,研究了COD负荷率对COD和NH4+-N去除率的影响,验证并分析了系统的SND现象。实验结果表明:COD负荷率为2.88~4.96kg/(m3·d)时,NH4+-N的去除率在70%左右,TP去除率在85%左右。系统对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可以承受较高的有机负荷率。系统中存在SND现象,反硝化菌大量存在,反硝化过程的碳源主要来自生物膜。系统的污泥产率较低,随着COD负荷率的增大而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997.
苯并(a)芘是一种强致癌物,在环境和食品中普遍存在,并能在土壤和生物体内蓄积,最高容许浓度的确定应考虑到环境中的“本底”水平和灌溉水中的实际含量以及对机体的毒理危害程度,建议灌溉污水中苯并(a)芘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5μg/L.  相似文献   
998.
用土壤薄层层析法研究单甲脒,单甲脒盐酸盐、灭幼脲和涕灭威等农药在不同土壤中的迁移行为,分别获得了这几种化合物的Rf值,它们分别为0.14、0.17,0.08,0.76,研究表明,单脒,单甲脒盐酸盐和灭幼脲不会污染地下水,而涕灭威则会对地下水污染构成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999.
氮磷等营养盐对尖刺拟菱形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Halse是我国沿海常见的赤潮生物。通过对采集和分离于珠江口大亚湾海域的尖刺拟菱形藻藻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氮、磷等营养盐限制下该藻生长增殖的关系和特征,以及氮磷比(c(N)/c(P))变化等对该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尖刺拟菱形藻对氮、磷的依赖性较强,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营养依赖型藻类。实验进一步发现,尖刺拟菱形藻的生长对氮、磷的需求并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求有一定的比例范围,得出c(N)/c(P)在10~32范围内有相对较大的生长,而当c(N)/c(P)<5或c(N)/c(P)>100时,尖刺拟菱形藻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提出了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的综合评价系统。并对南京地区的电镀废水治理技术进行了评价,评价结论与实际情况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