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60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1568篇
废物处理   239篇
环保管理   4281篇
综合类   7244篇
基础理论   112篇
污染及防治   199篇
评价与监测   182篇
社会与环境   181篇
灾害及防治   8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1162篇
  2013年   870篇
  2012年   1118篇
  2011年   1025篇
  2010年   775篇
  2009年   1045篇
  2008年   1152篇
  2007年   915篇
  2006年   801篇
  2005年   636篇
  2004年   623篇
  2003年   560篇
  2002年   604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以市场机制来配置城市"办节"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办好城市重要节庆活动,已经成为城市招商引资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举措。但是,如何改变过去城市政府以行政指令来配置节庆资源和安排节日活动,真正采用市场机制来配置办节资源,以较低的办节成本获得较高的办节效应,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是值得政府深入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2.
《环境导报》2002,(4):47-47
江苏省各市为民办实事环保工作按原订目标稳步推进,各市具体进度如下。南京市:已考核通过命名授牌13个绿色人居环境社区。无锡市:1、青祁路污水截流管道已完成,美湖路污水截流管道正在施工;2、五里湖清淤工程5月底开工,目前完成清淤量约30万方;3、退渔还湖工程已启动,建立了工作组,规划局划定红线后,工作组将对红线内区域实施调查摸底。徐州市:1、9家关闭的造纸企业中,已吊销5家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变压器拆除,关闭到位;2、关停化学制浆企业中,有5家拆除了化学制浆设备,还有9家企业未到位;3、已有5家企业…  相似文献   
43.
44.
45.
根据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国家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将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黑龙江森工林区采伐限额大幅调减,从“十五”期间的每年419万m^3调减到175万m^3。  相似文献   
46.
经过国内外数据分析,认为环境保护投入拉动内需按平均消费倾向计算乘数为了左右,按边际消费倾向计算乘数为1.51。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7.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7):F0004-F0004
杭州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为专业从事环境保护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环保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是通过ISO9001:2000的认证企业。公司具备较强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力量,并在环保工程的设计、施工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48.
现有文献认为生态转移支付具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提升地方生态环境质量双目标,而目标的多样性会影响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效果及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环保支出和农林水支出的中介与调节效应,对生态转移支付的生态环境目标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2010—2018年甘肃、贵州、湖北及河南四省的199个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表明:在样本期内,生态转移支付促进了地方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的结果表明,中国地方生态转移支付资金对辖区环境保护效果中,环境保护支出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农林水支出不仅调节了生态转移支付的地方环境保护支出效果,而且调节了环境保护支出对地方环境质量的影响。因此,由于地方政府具有环境治理信息优势,省以下制度目标更能体现辖区生态需求,省对县生态转移支付制度会有效促进地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环保激励效应较为明显。同时,县级地方政府应该逐步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依赖,逐步转向经济与环境"双目标协同发展"模式。为了协同生态转移支付的双目标,"自下而上参与式决策"可以作为环境治理的有益补充,通过地方政府多元化实践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9.
“三线一单”中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三线一单"的出口与应用落脚点,对"三线一单"落地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现阶段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我国相关准入清单制度发展经验,提出了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路径。建议要明确"三线一单"中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定位,加强战略环评"三线一单"与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联动机制研究,完善环境分区尺度上差异化环境政策体系,准确落地省(区、市)不同尺度清单编制要求,为"三线一单"制度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无废指数”:“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权  王夏晖 《环境保护》2020,48(8):46-50
按照国家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总体部署,2020年"无废城市"建设需综合评估试点建设成效,系统总结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我国的不同试点城市之间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发展阶段以及城市功能定位等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构建适合"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综合量化评价方法。本文基于"无废城市"建设重点,以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为导向,兼顾试点城市共性与个性特征,采用必选指标和可选指标梯度差异赋值的方式,构建了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应用无量纲算法和指数评分法,探索构建了"无废指数",可用于量化横向比较产业结构同类型的不同试点城市间的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