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79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376篇
安全科学   3739篇
废物处理   449篇
环保管理   3297篇
综合类   8057篇
基础理论   460篇
污染及防治   242篇
评价与监测   215篇
社会与环境   1042篇
灾害及防治   278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1749篇
  2013年   1051篇
  2012年   1502篇
  2011年   1334篇
  2010年   1017篇
  2009年   856篇
  2008年   1122篇
  2007年   1050篇
  2006年   824篇
  2005年   780篇
  2004年   602篇
  2003年   513篇
  2002年   514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413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是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基础。长久以来,中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分散在不同部门,虽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与经验,但存在概念不统一、内容有交叉、指标相矛盾等问题,且随着自然资源管理业务与职能的重构,现有成果与经验难以简单延续或物理拼接。新形势下,如何通过理论和技术体系重构,以指导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顺利开展,成为目前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挑战。从自然资源的管理视角出发,在系统梳理中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与调查监测工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过往调查监测工作的成效与不足,辨析了管理视角与学术视角下调查监测的关系,探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的作业模式,并以耕地保护业务为例进一步阐述了该模式在具体业务中的应用。认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是管理视角下的业务工作内容,以业务为主线、“空天地海网”立体感知技术为手段,是实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实时性、业务化运行的必由路径,以期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1前言当今世界,新技术、新材料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其中,高性能纤维材料异军突起,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环境保护、现代通信、轨道交通等领域日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一向依赖技术引进的中国化纤业正迎头赶上,芳纶、碳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聚酰亚胺、聚苯硫醚等高新技术纤维纷纷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了国产化,  相似文献   
13.
<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对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因管理不当,再生资源非法拆解利用所造成的区域性环境污染触目惊心,也有一些流向非法从业者,造成严重的社会治安和环境污染问题。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广东省主委,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马光瑜认为,可借鉴日本的做法,通过立法使再生资源管理成为全社会的法定责任,促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健康发展。马光瑜委员查阅了大量资料,作了一番调研,由于近期缺乏类似统计资料,他以2008年广东统计数字为例作说明:广东  相似文献   
14.
探矿权资产化、证券化是我国改革探矿业投融资体制,解决探矿业资金瓶颈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制度建设、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状况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初步推行探矿权资产化、证券化的有利条件.指出了探矿权资产化、证券化的三种模式。并以基金模式和股权模式为例提出了实施探矿权资产化、证券化的步骤设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1304年会于2004年11月7日在上海闭幕,原则通过了《上海宣言》,200多位与会者在宣言中共同呼吁,各级人大和政府要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宏观指导,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复杂系统建模的水管理政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ABSS)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考察系统中主体的不同状态和行为特征、主体与环境的作用、主体之间的作用,来表征系统的宏观特征,是进行复杂社会环境系统分析和政策研究的重要手段,在水资源、水环境管理系统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讨论了ABSS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系统构成、分类方法和开发工具等特征,总结了其供水系统发展、水资源分配和流域水资源管理、农业土地和水资源利用、居民用水行为、农业污染控制及人类活动的水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利用该方法研究我国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控制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陈为邦在此间举办的全国中小城市发展论坛上指出,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城市病”。在城市建设中,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的方针,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城市规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宜大则大,宜小则小,注意防止在规划建设中城市规模偏大,建设标准偏高,规划中盲目追求形式的不良倾向。那种不顾经济条件和实际使用的要求,片面地追求规模和奇特,不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将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的“城市病”主要表现在以下…  相似文献   
18.
《交通环保》2004,25(5):14-14
本刊讯(本刊通讯员蕙季)交通部环境保护科技信息网于2004年9月22日至9月24日在洛阳召开了“科学发展观与交通环保”专题研讨会,来自港口、远洋运输、海事、环境监测、科研、设计、军港及环保产业的单位共3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宁建民 《劳动保护》2005,(10):66-67
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华丰煤矿立足科学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以电力、建材、高效农业为主的“煤基多元化”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法理论变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环境法理论也随之发生着变革。近年来。众多学者对环境法理论的变革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生态文明的法律观。承认自然界及其生物具有内在价值。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