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6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05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采用腐殖酸(HA)作为溶解有机质的代表物,考察了HA浓度、p H、离子强度和溶解氧等环境因子对HA诱导双氯芬酸(DCF)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DCF在纯水和HA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过程均服从一级动力学规律。与DCF纯水溶液相比,当HA浓度由0增至5. 0 mg C/L时,DCF光降解速率增大,但当HA浓度高于5. 0 mg C/L时,DCF的光降解过程受到抑制。在环境浓度水平(5. 0 mg C/L)下,HA对DCF光降解的诱导作用随DCF初始浓度增大而逐渐减弱。同时,HA对DCF光降解的诱导作用还受到多种水环境因子的影响,其随p H增大先减弱后增强,随离子强度增大而增强,随溶解氧浓度增大而减弱。研究结果可为环境水体中药物的归趋预测及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2.
为研究城市河流中WWMPs(污水印记药物)的迁移转化行为,以13种典型WWMPs[AZM(阿奇霉素)、CLM(克拉霉素)、STZ(磺胺噻唑)、TMP(甲氧苄啶)、ATL(阿替洛尔)、PNL(普萘洛尔)、DCF(双氯芬酸)、CLF(氯贝酸)、IBU(布洛芬)、CBM(卡马西平)、CAF(咖啡因)、PRC(扑热息痛)和TCS(三氯生)]为目标物,通过生物降解试验、吸附试验及光降解试验分析目标物主要的迁移转化机理.结果表明,AZM、CLM、PRC的降解主要是生物作用,不灭菌且有氧条件下的降解率分别可达90%、95%、100%.沉积物对CBM的吸附作用明显,但其难以被水解和生物降解,而且其吸附和解吸是一个相对平衡的过程,导致CBM能够稳定存在.ATL、STZ、PRC和TMP这4种亲水性化合物不易被沉积物吸附,其余9种属疏水性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取决于其KOW(辛醇-水分配系数).此外,光降解试验表明,在实际环境中,很多目标物受颗粒物和光敏剂的影响,不易发生直接光降解,TMP、DCF、PNL、CAF和TCS容易发生光降解作用,其在光照和避光的条件下降解率分别为20%和10%、58%和25%、22%和5%、20%和2%、30%和5%.研究显示,城市河流中的WWMPs在生物降解、吸附和光降解共同作用下有明显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13.
采用微波无极紫外光降解甲苯气体,研究了加水量、甲苯添加量(初始浓度)、微波输入功率对甲苯光降解效率的影响,并对甲苯光降解反应动力学及中间产物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微波输入功率的增加,甲苯去除率逐渐增加;随着甲苯初始浓度的增加,甲苯去除率逐渐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加水量的增加,甲苯去除率增加;甲苯光降解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甲苯光降解反应的中间产物主要有苯甲醛、苯酚、苯甲醇。  相似文献   
114.
水中萘普生的紫外光降解机制及其产物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120 W汞灯为紫外光光源,通过活性氧物种(ROS)的淬灭实验和溶解氧(DO)浓度实验和发光菌毒性实验,对水中萘普生(NPX)的降解机制、反应动力学及其产物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PX的紫外光降解过程包括了直接光解和ROS参与的自敏化光解两个过程,同时.OH、1O2、O.2-的自敏化光解贡献率分别为0.1%、80.2%、35.7%;溶解氧浓度实验表明,溶解氧对萘普生的降解具有抑制作用,而且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发光菌毒性实验表明,萘普生光降解生成了具有较萘普生更高风险的中间产物.本研究中萘普生的所有光解实验过程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15.
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光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峰  李文帅  刘春颖  朱逊驰  张强 《环境化学》2011,30(11):1883-1888
一定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经太阳光模拟器照射一定时间后,观测溶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改变溶液条件(介质、pH)和光照条件(时间、光强)等实验条件,同时进行黑暗对照实验,探求影响亚硝酸盐光解的因素和规律.结果表明,在光照的8 h内,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降解率越大,基本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曲线;光照强度越大亚硝酸盐的降解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16.
光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目前世界塑料年总产量已逾一亿吨,其中约有30%属于短寿命应用范畴,因此其废弃物的治理已成为环境问题的焦点之一。欧、美、日等国家相继制定了一些限用、禁用、课税等有关法规,这对正在进行成熟期发展的塑料工业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威胁。当前世界上废弃塑料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回收利用等。这三种处理方法,各有利弊。因此,人们正在寻求更为有效的、便利的途径来处理残留废弃塑料,其中降解塑料的研制开发为人们打开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天地,并成为解决废弃塑料的有效途径之一。2光降间里村由开发现状世界降解塑料…  相似文献   
117.
Sulfur hexafluoride (SF6) is known a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greenhouse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Reductive photodegradation of SF6 by styrene has been studied with the purpose of developing a novel remediation for sulfur hexafluoride pollution. Effects of reaction conditions on the destruction and removal efficiency (DRE) of SF6 a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Both initial styrene-to-SF6 ratio and initial oxygen concentration exert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DRE. SF6 removal efficiency reaches a maximum value at the initial styrene-to-SF6 ratio of 0.2. It is found that DRE increases with oxygen concentration over the range of 0 to 0.09 mol/m^3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oxygen concentration. When water vapor is fed into the gas mixture, DRE is slightly enhanced over the whole studied time scale. The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alysis, together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alysis, prove that nearly all the initial fluorine residing in the gas phase is in the form of SiF4, whereas, the initial sulfur is deposited in the form of elemental sulfur, after photodegradation. Free from toxic byproducts, photodegrad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styrene may serve as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SF6 abatement.  相似文献   
118.
17β-雌二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雌激素,其对人体和动物的危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介绍了近几年关于17β-雌二醇的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和光降解两大类.  相似文献   
119.
刘延湘  张旭  吴峰  邓南圣 《环境科学》2008,29(3):638-642
环糊精口α-CD、β-CD和γ-CD能分别与双酚A形成1:1主-客体包结物.在250W金属卤化物灯(λ≥365 nm)光照下,研究了在Fe(Ⅲ)-OH配合物体系中,不同环糊精对双酚A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β-CD能较大地促进双酚A的光降解,α-CD次之,而γ-CD对双酚A的光降解存在一定的抑制;并且CDs浓度的变化对双酚A光降解的初始速率有明显的影响.双酚A光降解的初始速率随着β-CD和α-CD浓度增大而增加,当β-CD=60μmol/L时达到最大,然后随着浓度增大而降低,而BPA的光降解初始速率随γ-CD浓度的增加总的趋势是减小的.通过计算机软件Gaussian98,采用PM3方法模拟了环糊精与双酚A的包结行为,进一步说明3种环糊精与双酚A形成主-客体包结物对光降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0.
水溶液中嗪草酮的光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钟明洁  陈勇  胡春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7):1470-1474
以氙灯为光源模拟太阳光,研究了农药嗪草酮(MT)在水溶液中的光降解;探讨了pH值以及天然水体中广泛存在的光敏荆腐殖酸、硝酸根和Fe3+等对嗪草酮间接光解的影响;测量了嗪草酮量子产率及其与活性氧类物种(ROS)·OH和1O2的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在pH值3.5-9.5范围内,嗪草酮直接光降解速率随pH值升高而降低.pH=7时,腐殖酸具有光屏蔽作用而抑制嗪草酮光降解,硝酸根和Fe3+对嗪草酮间接光降解基本没有作用.嗪草酮与1O2反应速率常数为0 mol-1·L·s-1,与·OH反应速率常数为5.7×109mol-1Ls-1.在天然水体中嗪草酮与·OH反应最小半衰期为68 h,远远大于北纬40.(40°N)下直接光解半衰期.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嗪草酮直接光解占主导作用,其量子产率为0.01.预测在40°N春、夏、秋、冬时嗪草酮直接光解半衰期分别为1.44、1.08、2.58和5.10h,室外太阳光照实验结果显示,在40°N秋季嗪草酮的半衰期为2.98 h,与理论预测值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