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1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 毫秒
31.
东莞市农业土壤和蔬菜铅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重金属元素铅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解东莞市农业土壤和蔬菜铅污染的状况,选取了该市118个农业土壤样品和43个蔬菜样品进行铅含量分析。研究发现,东莞市农业土壤铅含量普遍较高,92.4%的样点铅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79.7%的样点铅含量高于东莞市背景值,且变异程度较大,土壤铅含量最大值(140.58mg/kg)为最小值(20.36mg/kg)的7倍。各区域农业土壤铅污染程度各异,依据土壤铅含量高低可作如下排序:西部平原区中部过渡区东南丘陵区环境保护区。根据分析,东莞市土壤铅的污染源主要为工业企业"三废"的排放、含铅农药和肥料的大量使用、汽车尾气的排放和大气沉降等。东莞市蔬菜铅含量超标比较严重,特别是油麦菜和生菜,超标率分别达到42.86%和37.5%。不同品种蔬菜对土壤铅的富集能力不同,富集能力顺序依次为:生菜菠菜芥菜、油麦菜、白菜菜心、芹菜。  相似文献   
32.
惰性土壤碳库的分解(矿化和碳损失的同义词)对温度的敏感性仍存争论.大量研究表明,由于气候变暖,相对于新发育的和易分解的土壤有机碳库,稳定的土壤有机碳温度敏感性持续增强.相反地,Liski等人认为惰性土壤有机碳库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弱于易分解的土壤有机碳库,Giardina和Ryan更是认为森林矿化土壤中的有机碳的分解不受温度升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The eutrophication problem has drawn attention to nutrient leaching from agricultural soils,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is needed to develop decision-making tools. Thus, eleven sites were selected to monitor, over a two-year period,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runoff discharge and various forms of N in surface runoff in sandy agricultural soil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variation of runoff discharge and various forms of N in surface runoff were analyzed. Variation of annual rainfall was small among 11 sites, especially between 2001 and 2002. However, variation of annual discharge was significant among the sit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rainfall patterns and land use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discharge.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N, total kjeldahl N (TKN), organic matter-associated N (OM-N), NO3- -N, and NHn+-N in the runoff ranged widely from 0.25 to 54.1, 0.15 to 20.3, 0.00 to 14.6, 0.00 to 45.3, and 0.00 to 19.7 mg/L, respectively.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N concentration and runoff discharge were noted among the different sites. Annual loads of N in the runoff varied widely among monitoring sites and depend mainly on runoff discharge. High loads of total N, OM-N, NO3--N, and NHn+-N in the runoff either in citrus groves or on vegetable farms occurred from June to October for each year, which coincided with the rainy season in the region. This study found that N in surface runoff was related to rainfall intensity, soil N level, and fertilizer use.  相似文献   
34.
有机氯农药(OCPs)在环境中的强持留性以及人们在使用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无序性,使许多农业土壤中至今仍有大量残留.本文以多成分有机氯农药作为调查对象,在地处珠江三角洲东北端的广东省惠州市选择了51个土壤样品,测定了其所含17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以期了解惠州地区农业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现状,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广州市农业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残留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集了广州市农业土壤表层(0~20 cm)样品118个,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进行分析,初步揭示了广州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及残留情况,并做出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HCHs的检出率为95.8%,残留范围在ND~17.96 ng·g-1之间,平均值2.10 ng·g-1,DDT的检出率为92.4%,残留范围在ND~327.87 ng·g-1之间,平均值为1 8.97 ng·g-1.HCHs的4种异构体中,β-HCH质量分数最高,平均质量分数为0.86 ng·g-1,而p,p'-DDT是4种DDTs异构体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1.89 ng·g-1.不同土壤利用类型中,耕地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明显高于林地和果园地.与国内外部分地方和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比,广州市农业土壤中DDTs和HCHs污染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36.
反硝化-分解作用模型(DNDC)能较好地拟合贵州省玉米—油菜轮作田、大豆—冬小麦轮作田和休耕地的N2O释放通量及其影响因子季节变化模式,采用DNDC模型定量探讨了未来气温、降雨量和降雨中无机N浓度变化对亚热带旱田生态系统N2O释放的潜在影啊.结果表明,除大亚外,其它作物和休耕地土壤N2O释放通量对气温变化接近于正响应;玉米地、大豆地和体耕地(对应于玉米生长期)土壤N2O释放通量对降雨量的变化也接近于正响应;降雨中无机氮浓度的变化对3块实验田NO2释放通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7.
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分析赣南地区农业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对该地区农业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的pH值为酸性,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变异系数小于50%,属于中等强度变异性,受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等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9.84 g/kg、1.17 g/kg、0.56 g/kg、19.11 g/kg;研究区三等养分土壤面积占48.79%,四等养分土壤面积占42.22%,表明研究区土壤养分总体处于中等较缺乏状况;辖区梓山镇、黄麟乡、禾丰镇一带土壤养分评价等级较高,宜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特色农业,而贡江镇、罗坳镇、葛坳乡一带土壤养分评价等级较低,应适当控制氮磷肥的投入,确保钾肥的施用量,并强化该地区水土保持与监管工作。该研究结果可为于都县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遵义东南部地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预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3-2008年对遵义东南部地区耕作区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选取Cd、Pb、Cr、Hg、As 5种重金属,将改进型层次分析法和时间序列法相结合建立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趋势预警模型和恶化速度预警模型,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未来农业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及恶化速度.结果表明,如无人为保护措施,自2008年起再过37 a该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将达轻度污染.校验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符合,平均相对误差小于6%.该模型适用于未受过人为大量污染的、重金属含量变化较为稳定的农业地区.  相似文献   
39.
湛江市农业土壤与作物铬含量及其健康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湛江市采集了106个农业土壤表层样品和43个农作物样品,分析了土壤和农作物中铬的含量,研究铬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能力,评价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中铬平均含量为87.13mg/kg,超过国家土壤二级标准的样品占20.75%,徐闻、雷州等地超标较严重。湛江市种植面积及产量最大的4大类农作物蔬菜、水果、甘蔗和水稻铬平均含量介于0.014~0.160mg/kg之间,均符合我国《食品中铬限量卫生标准》(GB 14961-1994)。蔬菜类的芥菜铬的富集能力相对较强,青瓜、菜心、生菜等蔬菜品种和菠萝、香蕉、橙子、甘蔗等水果类铬的富集能力则较低;水稻铬的富集能力容易受土壤复合污染影响,富集系数介于0.0001~0.0048。依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RfD值和广东省居民平均食物消费结构进行计算,湛江市蔬菜、水稻和水果(含甘蔗)三大类作物通过土壤-植物-人体途径日平均摄入量为78.9μg/d,若考虑其它的摄入途径,农产品中的铬对人体潜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40.
珠江三角洲典型区域农业土壤中镍的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珠江三角洲典型区域农业土壤取样调查表明:研究区农业土壤中镍的含量范围在2.29~112.00mg·kg-1之间,平均值(27.79±18.39)mg·kg-1,有24.9%土壤样品的镍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二级标准;土壤中镍的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滨海沉积物和三角洲冲积物发育的土壤中镍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成土母质的土壤;可能受到富含镍的西江和北江沉积物质的影响,西江和北江三角洲沉积区土壤中镍含量明显高于东江三角洲沉积区。调查结果为研究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价和治理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