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004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406篇
综合类   1490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62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633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从制度改变环境的角度指出,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制度的失败,即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可持续发展政策中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环境问题的出路有赖于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制度创新,构建绿色市场机制与可持续的政府政策.  相似文献   
22.
李群勇  李劲军 《环境科技》2006,19(Z1):152-155
通过对环境制度的分析指出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的失败,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环境问题的出路在于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制度创新,构建绿色市场机制与可持续的政府政策.  相似文献   
23.
1 2003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进展 200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1231"工程,重点工作有突破,常规工作有进展,突发性工作有措施,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4.
解决能源发展与环境问题近期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节能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等措施,控制和减轻因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中远期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5.
我国饮用水资源保护的立法构想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蓝楠 《环境保护》2002,(3):14-16
本文着眼于饮用水资源的保护,在对现行饮用水资源保护的现状和法律规定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饮用水资源保护立法的必要性。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饮用水资源保护立法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制度,为我国饮用水资源法制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6.
《贵州环保科技》2004,10(B09):54-54
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的前身是贵州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75年,2000年12月作为贵州省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转制试点单位,经批准正式更名,并建立贵州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实行科技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27.
论中国资源环境产权制度的架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府是资源环境的供给者而不是资源环境的生产者,厂商才是资源环境的生产者,产权交易是厂商显示意愿的动力源泉。中国资源环境的改善最终取决于资源环境产权交易制度的创新,为此现行资源环境法律制度必须作出抉择。  相似文献   
28.
本文主要介绍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如何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学习的能力。知识经济是创新型经济,教育自身要有创新型观念的运作方式,培养有知识、有创新技术和攻坚能力的人才,以及这些人才渴望知识、终生学习的意识。  相似文献   
29.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中央建设节约型社会精神,不断加大推行建筑节能力度,取得了突出成绩。在2005年建设部建筑节能专项检查中,天津市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06年我中心被评为“十五”全国建筑节能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30.
仇保兴 《环境保护》2007,(10A):9-11
面对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一方面.我们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水体污染的成因进行系统分析;另一方面.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借鉴学习先行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着眼于流域和城镇水体污染的整体治理和水生态的修复.聚焦于污染的主要来源——日益扩大的城镇和工矿企业.认真实施治理措施.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变革.促进水体污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