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1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80篇
安全科学   640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329篇
综合类   1433篇
基础理论   286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167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91.
一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考验了中国的经济,旅游业首当其冲,损失惨重。造成如此巨大损失,地震的影响固然不少,但旅游系统缺少一整套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文章分析了汶川地震对四川旅游业的影响,以青城山-都江堰为例,提出了世界遗产地旅游危机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危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92.
伊犁河谷生态功能区划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犁河谷生态功能区划以伊犁河谷生态现状和《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为依据,采用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和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相关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利用计算机图形空间叠置法,按生态功能分区的等级体系,把伊犁河谷划分为2个生态亚区,5个生态功能区。该区划明确了各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经济发展方向,为伊犁河谷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生态功能区划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国内外有关县域内小尺度生态功能区划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结合河南省巩义市的实例,提出巩义市4个生态区和8个生态功能区的二级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并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针对县域小尺度范围内各生态功能区分别确定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个类型,确定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94.
城市功能区划是城市规划的核心,是城市空间类专项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其合理与否关系到城市能否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尝试从理论上对城市功能区划进行新的探讨。对城市功能区划概念进行了辨析,探讨了城市功能区划的目的和意义,并论述了城市功能区划的特征;以城市与生态相关理论为基础,拟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5项城市功能区划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生态区划为前提,首先进行基于自然生态维护优先功能区划,其次进行基于资源定位功能区划,最后进行基于公众意愿功能区划的“三步走”的基于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功能区划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95.
从功能安全标准的进展和功能安全评估的现状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了实施安全仪表系统功能安全评估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历年噪声监测数据的分析,探讨了由于城市区域功能的改变,环境噪声监测数据反映的城市环境噪声平均水平的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997.
对汶川地震中信息公开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汶川地震中信息公开的特点,信息公开在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及总结了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经验,为我国在危机突发时开展信息公开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98.
水溶性有机物的电子穿梭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伟  胡佩  周顺桂  李晓敏  李艳红 《环境科学》2009,30(8):2297-2301
以源于污泥的DOM(dissolved organic matter)为供试材料,以中国希瓦氏菌(Shewanella cinica)D14T为电子转移驱动力,研究了DOM的氧化还原性能与电子穿梭功能.结果表明,污泥DOM可作为末端电子受体接受醌还原菌D14T呼吸链上的电子,从而转变为还原态DOM,而还原态DOM可将电子再次转移给Fe(Ⅲ).经D14T还原后,DOM电子供给量(e-/C)由初始2.2~14μmol.g-1增加到253~347μmol.g-1.循环伏安法与多次还原-氧化循环实验表明,DOM呈现2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经3次还原-氧化循环后电子供给量可稳定维持在150~250μmol.g-1之间,说明DOM具有重复利用、反复转移电子的特性.在菌株D14T还原水铁矿的体系中,加入DOM可提高水铁矿的还原溶解速率,其原因是DOM在D14T与水铁矿之间充当了电子穿梭体的角色.这些结果反映了DOM在电子转移反应中的重要性,为DOM的环境属性提出了一个新见解.  相似文献   
999.
雅砻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在统一量纲下,实现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可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根据雅砻江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评价了雅砻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结果表明:雅砻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所带来的直接环境效益包括水产养殖、旅游、调蓄洪水和调节小气候,价值为7.52×108元/a;能源替代的间接环境效益为36.50×108元/a;生态环境成本包括水库蓄水后淹没土地资源造成的经济损失、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移民搬迁及环境保护费用等,其总成本为3.72×108元/a。水电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技术与方法尚未成熟,评价内容的完整性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本研究的初步探索可为综合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正>残缺的信息与残缺的家庭2008年3月的一天,湖南省株洲市马家河镇新马村年仅6岁的女孩刘冰洁黯然离世。而离世之前,这个孩子已经忍受了长达两年的病痛折磨。在医院出具的诊断材料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镉中毒、重度贫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