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94篇
安全科学   241篇
废物处理   96篇
环保管理   284篇
综合类   1008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75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Hg can be emitted from coal pyrolysis or gasification than from coal combustion, especially elemental Hg. Highly efficient Hg removal technology from coal-derived fuel gas is thus of great importance. Based on the very excellent Hg removal ability of Pd and the high adsorption abilities of activated carbon(AC) for H2 S and Hg, a series of Pd/AC sorbents was prepared by using pore volume impregnation, and their performance in capturing Hg and H2 S from coal-derived fuel ga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laboratory-scale fixed-bed reactor. The effects of loading amount,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atmosphere on Hg removal from coal-derived fuel gas were studied. The sorbe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N2 adsorption,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fficiency of Hg removal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d loading amount, but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active component P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same time. High temperature had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Hg removal. The efficiency of Hg removal in the N2-H2S-H2-CO-Hg atmosphere(simulated coal ga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2-H2S-Hg and N2-Hg atmospheres, which showed that H2 and CO, with their reducing capacity, could benefit promote the removal of Hg. The XPS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re were two different ways of capturing Hg over sorbents in N2-H2S-Hg and N2-Hg atmospheres.  相似文献   
102.
多环芳烃是我国近岸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需要优先控制的首位有机污染物,喹啉是典型的含氮杂环芳烃,具有较大的毒性、致畸性和潜在的致癌作用。该研究利用填料型MFC对单一喹啉为燃料的产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经过6个月利用喹啉和葡萄糖作混合燃料的驯化,MFC中的阳极群落发生了改变,可以利用单一喹啉进行产电,以200 mg/L喹啉为燃料时的最大体积功率密度为2.7 W/m3。在没有外加葡萄糖可能带来的协同共代谢作用下,利用单一喹啉做燃料时,对喹啉在MFC中的降解途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喹啉为燃料时,MFC可以在不利用有机物本身作为电子受体的作用下,通过外电路的电子传递完成电子从阳极到阴极的传递而达到相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3.
正清洁、高效和安全的核电是我国未来30年内应对能源危机和满足日益增加的电力需求的最佳备选能源之一,因此核电成本研究成为众多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引用"社会成本"概念,从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两个方面来分析和归纳国内外已有的核电社会成本研究,指出了核电社会成本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尚需完善的地方,并对核电社会成本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4.
生物柴油是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化为长链烃类或脂肪酸甲酯为主的液体燃料。与燃料乙醇不同,生物柴油能量密度高,不会腐蚀发动机,可以完全替代石油。根据原料来源和生产工艺的不同,生物柴油分为两大类:一是以生物油脂为原料经转酯反应生成的脂肪酸(C12-C18)甲酯,即传统的生物柴油。根据生物油脂的来源不同,传统的生物柴油又可以分为动、植物生物柴油(第一代生物柴油)和微生物生物柴油(第二代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105.
你想象过以后开车,只需要加水就能跑吗?水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化合物,一直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水燃料的脚步。今天要介绍的,就是那些从水中提取能源的神奇科技。  相似文献   
106.
燃料乙醇生产推广背景 自20世纪中期以来,石油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物资。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大趋势。此外,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生物质能源原料来源广、可大规模开发、廉价和清洁的属性,使之成为世界各国新能源竞相发展的战略首选。我国是世界生物质资源大国,加快先进生物燃料技术产业化及高值化综合利用,是加快新能源发展、缓解化石能源危机、减少PM2.5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核心与关键。  相似文献   
107.
正丰田汽车最近宣布将推出首款商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新车将于明年上市销售。不仅仅是丰田,现在主流的汽车厂商几乎都有一个氢燃料汽车计划:2015年开始,现代计划在美国出租1 000辆氢燃料汽车;雷诺和日产宣布,与戴姆勒、福特共同分担研发成本的氢燃料汽车最快将在2017年推出;通用与本田2013年宣布将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在2020年量产氢燃料汽车。  相似文献   
108.
从英美等国能源转型的实践看,用天然气替代煤炭是战胜雾霾的一大途径.但对“富煤贫油少气”的中国来说,被各地寄予厚望并强力推进的“煤改气”真是一剂治霾良方吗?在治霾压力倒逼之下,中国天然气产业会迎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9.
当前复合燃料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计算普遍采用IPCC排放因子法,此法的运用需要依赖准确的燃料消耗计量、燃料氧化率和燃料低位热值等数据,其缺省因子是否适合有待商榷。本文通过采用实地监测手段,在获得了企业固定排放源设备的相关参数后,采用IPCC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时间比法、负荷法和热值分配法等几种方法对企业GHG排放量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IPCC排放因子法的计算结果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而热值分配法可以较好地对燃烧复合燃料的固定燃烧源GHG排放量进行计算。建议有条件的地区采用监测法对固定燃烧源GHG排放量进行计算,而采用热值分配法对燃烧复合燃料的固定燃烧源拓展时间段的GHG排放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10.
木质生物燃料与其半焦的混燃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物质半焦作为生物质气化的副产物,其固定碳含量和热值均高于原生物质.若将生物质半焦充分利用将大幅提高生物质利用的能量效率,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在综合热分析基础上,考察了生物质半焦添加比例(掺烧比)对生物质微米燃料旋风炉燃烧炉膛温度、烟气及灰分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掺烧比为20%(空气当量比为1.2,粉体粒径在0.177 mm以下,生物质含水率控制在8.1%以下),燃烧效果最好,燃烧效率高达98%,燃烧烟气中有害气体NOx和SO2的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