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据媒体报道,2014年5月上旬我国南方暴雨成灾,波及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等许多省份,受灾人数超过60万人。因暴雨深圳变成"水城",广深线动车全部停运,2000辆汽车被淹。暴雨一般指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连续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雨。24小时降水量为100-250毫米以下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暴雨等灾害天气频繁出现。世界上最大的暴雨出现在南印度洋上的留尼汪岛,24小时降水量为1870毫米。中国最大暴雨出现在台湾省新寮,24小时降水量为1672毫米。我国是世界上出现暴雨较多的国家之一,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几乎都出现过暴雨。我国属于季风气候国家,从晚春到盛夏,随着季风的由弱变强,主要雨带位置亦随季风由南向北推移。3-5月,雨带在华南,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6-7月,雨带到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常出现持续性暴雨,7-8月,雨带到达我国北方。9-10月,随着季风的减弱,雨带又逐渐南撤。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暴雨不仅是局地的,还常常波及很大范围。我国因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仅次于干旱气象灾害。它每年造成的损失约占所有气象灾害造成的总损失的27.5%左右。国外发达国家应对暴雨灾害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可供我参与与借鉴。  相似文献   
62.
2015/2016年海洋和大气环流异常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莺  任永建  杜良敏 《自然资源学报》2016,31(12):1995-2004
利用1981年1月-2016年8月中国160个气象站降水量资料和NCEP/NCAR资料,对比分析了2015/2016年的主要海洋和大气环流异常及其对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5和2016年夏季降水异常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2015年夏季降水呈南多北少特点;2016年夏季降水明显增多,尤其是北方地区,且呈现经向型分布。2)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温状况监测显示,2015年海温异常表现为El Niño发展年、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模态海温偏暖、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2016年海温异常表现为El Niño结束年、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模态海温偏暖、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3)2015年,受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使得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偏南,再配合中高纬冷空气活跃,西风急流轴位置偏南,导致我国降水北少南多。4)2016年,受El Niño衰减、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影响,副高偏北;叠加印度洋海温偏暖的“充电器”效应,副高偏强;同时冷空气偏北偏弱,西风急流轴位置偏北,导致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区域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63.
大家知道,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爪硅岛的印度洋近岸地震引起了印度洋的海啸,对南亚、东南亚,印度洋上的几个岛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其影响甚至到了2000km外的东非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直接死亡近15万人,失踪4万多人。而且,南亚、东南亚的港湾及海岸设施也遭受了空前的损坏。为修复被破坏的沿岸地区是海岸工程师,海岸岩土工程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64.
晓宇 《劳动保护》2005,(4):65-65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域发生了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了大规模海啸,给东南亚、南亚等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死亡人数将近20万,一百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十分惨重。举世震惊的自然灾害牵动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人们同时还在关注如何加强海啸预警系统的开发和研制,如何完善该系统的预警效果。由此我们想到,数十万人的生命,数百亿的财产损失换来了人们对预防措施的重视。  相似文献   
65.
何京 《防灾博览》2007,(3):43-43
目前,全球大约有1000余座活火山,300余座死火山和休眠火山。它们主要分布在环海洋地区和海洋岛屿以及海洋底部。地质专家将其分为环太平洋西部、环太平洋东部、大西洋、地中海以及非洲火山带等几个大的区域。其中,火山最活跃的地区为环太平洋西部以及大西洋北部,尤其是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