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0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486篇
安全科学   715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260篇
综合类   1495篇
基础理论   283篇
污染及防治   323篇
评价与监测   75篇
社会与环境   66篇
灾害及防治   7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包埋法固定化细胞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固定化细胞技术(主要为包埋技术),由于方法简单、条件温和、较高的稳定性及细胞容量,在废水处理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固定化细胞技术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并对固定化细胞技术在污水深度处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2.
膜生物反应器去除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有机污染物.采用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MBR)进行去除模拟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荆(LAS)的实验,结果表明:MBR对阴离子表面活性荆的去除率高于90%.同时考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荆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确定其适宜降解条件为:气体流量为0.3m3/h、活性污泥浓度为6948mg/L.初步探讨了降解动力学和降解机理,研究表明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除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且生物降解对其去除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废物乙醇化处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物乙醇发酵是废物资源化的途径之一。包括废物的预处理,乙醇发酵菌株的选育,乙醇发酵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等重要内容,同酵母发醇乙醇相比,利用细菌发酵产乙醇具有产率和转化率高,平均发酵速度快等优点,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特别是热纤核菌和热糖核菌能直接发酵纤维类废物为乙醇,它们的发现使纤维类废弃和的的资源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人们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改变原菌株的遗传物质,构建“超级菌”、来满足乙醇发酵的  相似文献   
44.
我国餐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论述了我国餐饮废水的特点及处理现状,介绍了SBR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厌氧-好氧联合工艺法、膜生物反应器法、混凝法、电化学法处理餐饮废水的技术及适用条件.比较了各种处理技术的优势和不足,预测了我国餐饮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并认为,集除油、降解有机悬浮物于一体的餐饮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将会得到广泛应用,而针对餐饮废水特点培养出高效生物菌种的复合生物技术将是治理餐饮废水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5.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本文通过改变培养基的种类、培养基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来选择絮凝剂产生菌“Dfjm-1”高效低廉的培养基 ;通过改变培养基初始 p H值、培养温度、培养过程中的通气量等因素 ,得出“Dfjm-1”菌株产生絮凝剂的最佳条件。Dfjm-1产生絮凝剂的最佳因素为 :培养基初始 p H值为 6.5~ 7.0 ,培养温度为 3 0℃ ,培养时间为 60小时左右 ,通气量为 :早期 :2 50 r/ min;中期 1 50 r/ min;后期 1 0 0~ 1 50 r/ min  相似文献   
46.
小诺霉素发酵废水好氧生物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一申  朱敏 《上海环境科学》1997,16(4):26-29,35
对具有强抑制性污染物的抗生素小诺霉素发酵废水,选择活性污泥、粉末活性炭(PACT)、纯氧曝气等3种好氧生物处理法进行了比较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小诺霉素发酵废水的生物降解呈抑制动力学,采用Marquart方法对动力学模式进行参数估计。PACT能够有效地降低降解过程中微生物受到的抑制作用,从而明显地改善了生物处理过程动力学。  相似文献   
47.
采用自制固载型催化剂,在自制光催化反应装置内,对影响H2S降解的运行条件进行了研究,包括不同相对湿度、含氧量以及H2S浓度。结果表明,相对湿度为60%~80%时,其降解效率较大;O2含量的变化影响了催化剂对H2S的降解作用,当含氧量增加至正常大气水平时,可以得到较高的降解效率,若进一步增加含氧量,则将使得降解效率下降;当H2S初始浓度为300 mg/m3左右时,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48.
49.
50.
永海会地区的区域构造、含矿地层和建造、中生代火山侵入岩体特征、局部控矿构造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硫氢氧同位素、铅同位素、年龄同位素等成矿信息,都与扬子区、萍乐区已知铜金矿集区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对比表明,永海会地区具有极大的找矿前应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