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82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环境》2004,(12):56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绵延数公里的克孜里塔司山上,人们发现了总数超过1000个的古冰臼遗迹——冰臼遗迹。冰臼对于研究古气候、古环境、全球变暖和人类起源、人类肤色的形成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同时作为独特的自然景观也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2.
本文根据矿石与围岩稀土模式特征的一致性,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63.
《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8,27(2):139-142
虽然人类影响主宰着今天亚马孙流域的雨林火灾。但土壤或湖泊沉积物中埋藏的古老木炭碎片,却证实了火灾在亚巴孙流域林历史上起过很大作用。这种火灾也许已经影响了今天雨林的多样性和结构,并且如果有利于过去这种火灾的事件一再发生,就有可能对亚马孙流域森林的未来造成极大的后果。  相似文献   
64.
我国亚热带酸性土丘陵山地,当常绿阔叶林或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被采伐以后,在采伐迹地上遭火烧的情况下,无论垦殖与否,都会出现大片的以禾本科草类或蕨类植物占优势的草丛。如果连年都遭受火烧,它就能保持稳定,成为所谓的火烧顶极。一旦火烧停止,阳性乔灌木树种就会迅速侵入,几年之后就会发展成为灌丛,并向森林的方向发展。热带许多地方的情况也是这样。毫无疑问,亚热带草丛是亚热带  相似文献   
65.
安徽伏川蛇绿岩带发现微古植物化石及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安徽歙县伏川蛇绿岩带发现的微古植物化石(计有15属19种)和它的时代意义.经统计优势属有:Leiominuscula,Leiofusa,Asperatopsophosphaera,Germinosphaera, Melanocyillum等5属,通过对比和论证,提出了这些化石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蓟县纪.结合同位素年龄资料和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推测了伏川蛇绿岩套形成的地质时代在913~963 Ma之间.  相似文献   
66.
根据对云南曲靖-昭通断裂带北段的大毛滩断裂上多次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探槽揭露,发现有较多的古地震遗迹,如地震断层陡坎、崩塌体、地震沟槽、堰塞塘和断裂崩积楔等。主要分布于大毛滩断裂的纸厂坝、苏田坝、大毛滩和六马场地区和木杆河断裂的手扒岩、马家坪一带。该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以前,曾发生过四次古地震事件,地震时间间隔为4000-7000年;距今5000-10000年,发生过两次古地震,时间间隔为1500-2000年,从5000年至有历史记载的公元1216马湖地震,古地震的时间间隔可能是1000-1600年(不计田坝、丁木、李子湾事件);自公元1216年到现今的782年间,共发生了四次强烈地震,平均时间间隔为195年,但从1844年以后,地震的时间间隔为73-57年。可以看出自公元1216年以来,该区的地震时间间隔在大大地缩短。  相似文献   
67.
通过1∶ 25万杭州市幅厚覆盖区第四纪研究和填图实践,初步总结出"以气候旋回及基准面旋回等时性理论为基础,从古气候旋回宏观识别标志研究入手,以标准孔为基准点外延扩展,在反复认识与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建立剖面等时格架,制作高精度对比的剖面图及准瞬时岩相古地理图"的研究方法,以及"从古岸线沉积物研究入手,充分运用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的表示方法,结合考古及地方志,填绘出具岩石空间分布、海平面升降信息、古文化遗址、浅表含水层展布及河流与海岸线变迁"的非常规填图方法.提高了本区第四纪地层研究精度,使地质图具有强烈的地区特色.拓宽了区调工作的服务领域,并为沿海厚覆盖区的区域地质调查另辟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8.
古鄱阳湖中生代盆地的研究表明,该盆地并不是简单的白垩纪盆地,而是历经多次构造旋回的复杂盆地。盆地多次成生、萎缩、上升,均是燕山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9.
在浙东沿海大片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区的永嘉县枫林镇附近、地层时代原定为上侏罗统茶湾组(J3c)或下白垩统馆头组(K1g)的一套沉积地层中,首次发现较为丰富的、曾产于中国某些地区新元古界和俄罗斯陆台与西伯利亚陆台上里菲及文德系中的微古植物化石。据此.该地层时代应属于新元古代。从而为研究浙东沿海基底构造提供了重要而可靠的窗口。  相似文献   
70.
目前苏州河道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不仅危及苏州城市的水乡形象,而且还严重影响苏州人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和经济发展.文章不仅介绍了苏州水环境,而且认为造成苏州河道受到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污染物的大量排入和河道水体缺乏运动而引起的淤积停滞.并由此提出加强河道长效管理:消减排污总量、改变管理方式;加强河道持续整治:转变整治思路、建泵开闸、整治河床等治理对策,从而得出让水流动起来,恢复原本水清流畅的苏州河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