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7篇
  免费   730篇
  国内免费   2478篇
安全科学   719篇
废物处理   1072篇
环保管理   1029篇
综合类   8773篇
基础理论   822篇
污染及防治   2400篇
评价与监测   546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495篇
  2014年   848篇
  2013年   603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725篇
  2010年   627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685篇
  2007年   726篇
  2006年   742篇
  2005年   614篇
  2004年   614篇
  2003年   692篇
  2002年   644篇
  2001年   505篇
  2000年   464篇
  1999年   423篇
  1998年   397篇
  1997年   340篇
  1996年   345篇
  1995年   325篇
  1994年   334篇
  1993年   251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243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为分析生物气溶胶释放对人群潜在影响风险的情况,利用CALPUFF模型定量模拟了2019年7月24~8月20日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含菌气溶胶扩散、浓度空间分布、对人群潜在健康风险,并结合公开报道的检测数据开展验证.结果显示:生物药厂的含菌气溶胶排放源附近高值区主要集中于厂区四周,影响范围主要以厂区为中心,并向四周逐渐扩散;检测结果中兰州兽研所1#,兰州大学2#地区健康风险比例41.49:1,在模拟的相对风险大小的误差区间(36.15±8.48)范围内,说明本研究含菌气溶胶对人群潜在影响风险的模拟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32.
文章介绍了在一个模拟的实验室环境下,研究去除三价砷(As~(3+))的可行性结果。从酸性矿山废水中去除或固定As~(3+),通常涉及水热合成砷铁共沉淀法。使用碱性矿物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其可以控制砷的运移和潜在的去除As~(3+)的能力。实验持续24 h,在双层玻璃反应釜中恒温95℃条件下进行,采用灰岩、方解石、骨炭和赤泥4种碱性矿物来处理高As~(3+)硫酸型矿山废水。对水样及最终沉淀物进行化学分析,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同时开展了中和能力,动力学方面去除As~(3+)效果,去除砷机制和稳定性研究。砷的去除效果受到p H值和吸附剂类型的影响。实验表明,去除砷的最大值是在pH值中和为8时实现。使用碱性矿物来代替氢氧化钠去除As~(3+)是更经济的。结果表明,灰岩和方解石的中和能力好,灰岩可有效地用于处理酸性矿山废水中的As~(3+)。  相似文献   
33.
34.
35.
采用正渗透(FO)工艺处理酸性矿井水(AMD),以NaCl为原料液、MgCl2为汲取液,研究了汲取液浓度、膜取向、流速等操作条件对正渗透水通量及反向溶质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FO对AMD中的Al3+、Fe2+、Cu2+、Zn2+等金属离子的截留率分别达到99.8%、100%、98.9%和99.5%,硫酸盐的截留率达到97.5%;采用纳滤工艺回收正渗透汲取液,对于Mg2+的截留率达到73.3%。  相似文献   
36.
文章介绍了采用水解酸化-MBR组合工艺处理雏鸡孵化场废水的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当进水COD、BOD5、NH3-N和SS浓度分别为1 230、268、22和456 mg/L时,污染物去除率依次分别为96.7%、97.5%、82.7%和98.6%。经该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并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37.
38.
以暗棕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不同溶液pH值、离子强度、接触时间、反应温度和初始铜离子(Cu~(2+))浓度条件下,胡敏素对Cu~(2+)的吸附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胡敏素/胡敏素-Cu~(2+)复合物的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和官能团组成进行了分析;应用延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EXAFS),对吸附态Cu~(2+)的局域配位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胡敏素对Cu~(2+)的吸附量随pH值、接触时间、反应温度和Cu~(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离子强度的增加而下降;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而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吸附过程需要能量,是自发、吸热和自由度增加的缔合反应;吸附Cu~(2+)之后,胡敏素表面产生了团聚现象,表面羧基、羟基、吡啶氮和N—O基团参与了Cu~(2+)的吸附作用,同时吸附态Cu~(2+)是以内层配位形式与胡敏素表面的O/N和C原子结合.  相似文献   
39.
目的为保障油田正常安全生产,促进油田含聚污水的循环利用。方法采用电絮凝技术单因素研究方法开展净化含聚污水的静态实验研究,探讨外加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初始pH及聚合物浓度等因素对净化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当初始pH为7.0,电流密度为4.0 m A/m2,极板间距为1.0 cm,电解16 min时,综合处理效果最佳。此时,含油量与浊度去除率分别为98.85%,99.93%,处理每克油平均消耗为0.0494 g的Al,处理每立方米含聚污水的能耗为0.2895 k Wh。污水中的聚合物浓度越小,净化效果越好。结论中性处理,极板间距为1.0 cm,外加电流密度为4.0 m A/m2,通电16 min是最佳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40.
马铃薯淀粉废水是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有机废水。但其污染物主要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可回收物质,具有较好的资源化利用前景。本文拟对马铃薯淀粉废水来源、水质特性及其蛋白质回收方法进行总结,为回收利用马铃薯淀粉废水中蛋白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