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介绍了国际贸易中存在的环保问题以及环境贸易壁垒的概念、特点及内容、形式,概述了环境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举例说明了我国创外汇较高的几个行业在国际贸易中因受环境贸易壁垒的制约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并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相结合提出了针对环境贸易壁垒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2.
宁丙文 《劳动保护》2011,(9):110-111
国际劳工组织关注杀虫剂对童工的危害 据国际劳工组织网站消息,2011年6月20~24日,《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缔约国大会在日内瓦举行。2011年6月22日,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FAO)共同举行了一个特别活动,呼吁人们关注儿童、尤其是从事农业劳动的童工遭受杀虫剂等有毒化学品危害的问题。在与工作相关的伤亡、事故和职业病方面,农业因大量使用杀虫剂而成为最危险的3个行业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83.
近年来,随着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安防展会相当活跃,初步统计,仅中国各种专业安防展(馆)就达60多个,除了少数几个边远省区外,绝大多数省市区都在举办相关展会活动。展会历来被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安防行业亦是如此,安防展会对促进市场拓  相似文献   
184.
邸敬涵  温宗国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0):4909-4918
为解决稀土资源贸易的资源环境不公平问题,结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与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核算了稀土资源产品国际贸易中所有国家的实际资源环境净效益,并判断未来国际制造业的三大主要发展趋势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稀土资源产品国际贸易的实际资源环境净效益高达85亿美元,主要贡献来自于稀土原材料产品.未来国际制造业的发展格局下,尽管绿色发展与气候目标政策会降低17%的净效益,但依然是改善资源环境不公平问题的关键政策路径;产业链转移重构政策会减少11%的净效益,加剧经济水平较低国家的资源环境不公平问题;新兴制造业发展政策会增加76%的净效益,但经济水平较低国家的资源环境不公平问题依然较为严峻.  相似文献   
185.
随着全球经济化和贸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社会对贸易中的隐含碳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梳理了隐含碳的概念及估算方法,首先对隐含碳概念以及渊源进行阐述;其次,归纳分析3种碳排放责任的认定原则,由此判定共同负责制应是断定一国隐含碳责任的依据;第三,对目前3种估算隐含碳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贸易与环境的影响关系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86.
缤纷资讯     
《绿色视野》2013,(2):70-71
南非和越南近日签订反偷猎协议,以遏制日益猖獗的非法偷猎犀牛行为。协议将专注于7个重点合作领域,包括保护南非生物多样性和遵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目前全球仅有约2.5万头犀牛,其中约85%生活在南非。由于市场对犀角的需求不断增加,今年在南非被偷猎犀牛的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618头。  相似文献   
187.
描述污染排放与经济收入之间关系的EKC曲线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现有研究多分析国内生产污染排放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较少探讨不同国家之间通过国际贸易而产生的隐性污染转移对这一关系的影响。本文从国际贸易的视角出发,依据"谁消费、谁负责"的基本理念,重新构建了基于消费的各国污染排放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与传统的基于生产的污染-收入关系进行比较。基于29个代表性国家SO2排放与收入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70-2000年间,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向外转出污染,促使EKC曲线拐点提前到达,其中发达国家由基于生产的7 775美元右移至基于消费的11 060美元,新兴工业化国家则由5 717美元右移至6 841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在两种情况下的污染排放仍不断上升,尚未出现转折。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对外贸易增加了国内污染排放,因此在大力开展现有污染减排工作的同时,应重视贸易中隐含的污染转移排放以降低其对国内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8.
高度重视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关系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候变化国际背景下,由欧盟、美国及其他OECD国家最先提出的“边界碳调整”这一贸易措施在国际上许多立法和政;台场合正被反复提及。本文就“边界碳调整”贸易政策产生的国际背景、研究现状、面,瞄的挑战等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强调了该项政策被赋予了一定的地缘政治涵义,即尽快将中国、印度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纳入到2009年底即将出台的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中,使这些国家逐渐承担实质性的减排义务。  相似文献   
189.
在国内当前的技术水平下,中国造纸行业的相关原料和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是不具有“环境比较优势”的贸易产品。在这个判断下,中国应尽可能多地进口在他国具有“环境比较优势”的造纸原料和产品,限制甚至禁止本国原料和产品的出口;国内造纸行业的发展规模仅应保持在满足国内自身需要的水平上,不应盲目追求这种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从而在总体上减缓国内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90.
当今世界,走循环经济之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和争夺国际发展制高点的一场新竞赛。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不仅深刻影响各国经济发展战略走向和抵御未来风险的潜在能力,而且通过各种国际绿色标准、资质、标志,日益延伸到国际贸易、国际合作,直至国际政治等诸多领域。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循环经济在企业、园区、城市群和全社会层面是否都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