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43篇
综合类   375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07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城市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复杂的有机体,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少灾害已经威胁着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阐述了城市建设所带来的人为的衍生污染灾害现状,并从城市管理的角度简单剖析了我国城市衍生污染灾害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2.
广州中心镇的城市化发展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州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形势、中心镇的城市化建设研究,探讨了为实现三个发展目标,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体系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发展迅速,中小城市向基础设施构建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方向迈进,这是对中小城市发展的一次良好机遇,对城市的市政建设以及改善人居环境都有极大的提升作用。然而,在对城市进行改、扩建时,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市政建设中的建筑噪声,是城  相似文献   
34.
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型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人口流动与迁移的规模和速度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资料表明,我国目前急剧增加的人口流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增加的候鸟型流动人口,他们在一个城市滞留的时间一般较短,其流动的方向受城市功能和城市聚集效应的影响,时间和空间分布相对平衡;另一类是迁移型流动人口,他们大多从农村或小城镇进入城市寻找工作  相似文献   
35.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就业方面的新问题也层出不穷,全面促进就业的任务更为艰巨。  相似文献   
36.
刘裕  蔡诗琪  田欢 《安全》2019,40(2):24-28
随着我国加快从"乡村社会"迈向"城市社会",城市安全问题成为了新时期亟待解答的"国家命题",分析了城市化与城市风险相关问题,提出了适合成都的安全风险预防指标体系,并以"技术防控"开发建设城市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以"标准防控"推动企业和公共领域安全管理标准化,以"群众防控"依托安全社区为载体,构建基层社区公共安全体系,为我国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7.
新型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积极地影响和推动着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建设。高校学生文化社区是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它具有强大的社会辐射作用,发挥着塑造和引领城市文化的作用。本文从新型城市化建设出发,就高校学生文化社区与新型城市化的关系,阐述了当前创建我国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38.
采用位于同一纬度的太原气象站与远郊区农村气象站获取的1957年-2014年的气象数据,用皮尔卡森相关系数、一元线性回归、城市化影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城市地区气温变化趋势以及城市化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年平均气温升高趋势明显高于农村;城市年极端高温与农村极端高温升高趋势差异不明显;城市年极端低温升高趋势显著高于农村.就城市化影响而言,城市化对年平均气温、年极端低温趋势影响明显,但对年极端高温趋势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39.
郑州市城市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变化较大.基于遥感技术,利用遥感生态指数对郑州市城市生态环境变化进行评价与检测,以对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2006年-2017年,郑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其中绿度指标与干度指标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郑州市生态环境变好的区域占18.43%,生态环境变差的区域占42.54%,变差的区域主要为新建成区,这些区域应是今后生态环境改善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然而,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城市化的过程造就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多种城市病,城市的基础设施无法跟上人口过度集中的步伐,因此,市政工程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化,本文就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做简要的分析探讨,希望通过本文能够给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