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36篇
基础理论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洪翩翩 《环境教育》2013,(Z1):40-43
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尘日;二十五,炖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年终的期盼、疲惫和收获中,咱们中国人最大的传统节  相似文献   
62.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因素的遴选有助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集聚有限的资源,在保护其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同时,高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特点,构建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法计算直接关联矩阵,再用DEMATEL法计算中心度和原因度,然后根据摆幅置权法计算综合重要度,最后借鉴二八定律将影响因素指标中综合重要度较高、出现频次较多的因素确定为关键因素。选择云南8个典型的国家级少数民族贫困自治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4个关键因素为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初中毛入学率、贫困对象人口下降率。从生态文明意识、行为、制度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63.
周琼 《绿叶》2012,(6):56-62
清代以降,云南内地化进程加快,环境破坏也随之加剧,为此政府和民间均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反思这一历程,应该看到,少数民族的生态思想及其实践对地方生态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因而,应对目前各民族地区环境问题频发的现状,需充分发扬各民族文化中进步的生态观,使其产生积极的生态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64.
生态足迹方法模型因其直观且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成为量化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今,该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介绍生态足迹的定义、不足及方法的改进,总结其在国内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尺度、不同领域等方面的应用,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足迹模型,推进生态足迹理论在微观尺度的应用,使生态足迹理论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性,为少数民族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5.
王春艳  王曙光  李茹 《安全》2013,(8):62-64
中国古建筑的影响范围遍及半个亚洲和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在世界建筑历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我国法律法规里明确规定了相关保护古建筑的条文。由于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耐火等级偏低,火灾荷载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难以控制,极易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66.
<正>与郦红老师最早结缘于《冈特生态童话》的润色工作中,作为志愿者,那时还只是通过电邮知道了这个美丽的名字。后来在微信中看到了她在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小学支教的图片,才发现人如其名,美丽端庄。7月的北京,天气酷热,郦红老师如约而至。印象深刻的是她脸上始终挂着甜  相似文献   
67.
少数民族地区常态灾害危害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薄弱的社会经济基础,使自然灾害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系统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少数民族地区三种常态灾害———雪灾、滑坡和泥石流、地震灾害的概况和特点。提出了灾害危害度的定义和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近60年少数民族地区三种常态灾害进行危害度评价,将危害度结果划分为极严重、严重、较重和轻微四个等级,并基于ARCGIS软件绘制了灾害危害度评价等级图。最后分析了三种灾害危害度极严重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防灾减灾、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8.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小学英语教育中存在学生英语基本技能掌握和运用较差,大部分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严重缺乏积极良好的学习态度及兴趣,导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整体教学质量普遍偏低。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主要存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师资力量弱、教学质量低以及大班教学等问题,这些也是直接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课堂有效性无法有效落实的主要因素,这便要求我国教育部门在落实少数民族小学英语教育课堂有效性中要予以解决。本文就少数民族小学英语教育落实课堂有效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经验对提高少数民族小学英语教育课堂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9.
本文对甘肃三个特有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媒介接触情况进行了考察,探寻新的媒介环境下,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有少数民族受众生活中的媒介烙印,以及媒介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环境保护》2007,(23):58-59
在保护亚洲象的工作中,西双版纳州森林公安局不仅维持并壮大了濒危的野象种群,保存了地球北回归线附近唯一的一片热带雨林,同时也创造性地用帮助群众发展经济的方式,改变了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思想观念,革除了生产生活的陈规陋习,带动全民参与生态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