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3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27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2010年2月18日虎年正月初五晚,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喜庆气氛中的时候,一条突发新闻打破了祥和的氛围,河北千年古城正定南城门楼失火了。 火情发生后,正定消防部门立即出动,全力灭火,石家庄的消防部门也赶去支援,现场一度聚集了十六七辆消防车,2个半小时后大火被扑灭。  相似文献   
92.
《绿色视野》2012,(7):7-9
新安江是徽州人的"母亲河"。对于那些生活在新安江、成长在新安江的人们来说,他们对于新安江有着许多独特的记忆。这些记忆一直萦绕在脑海,像刻进骨子里一样,永远不能抹去。而这每一段的记忆,都会有一个特定的故事。  相似文献   
93.
宋豫秦  陈昱昊 《绿叶》2016,(4):34-39
城镇化打破了人水之间的传统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雨水循环的天然通道。雨水的流失徒增了市政管网的压力,甚至造成城市涝灾,同时也加剧了地下水位的沉降,进而降低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我国古代城市罕有水患,其因在于多采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化设计。继承和弘扬传统水文化所体现的朴素生态文明理念,对于"海绵城市"建设极具应用价值,是建设"美丽中国"、提高城市生态服务功能、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4.
罗曼 《环境教育》2010,(4):42-44
<正>2009年6月27日,"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在古城西安正式启动,来自西安的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北大学等18所大学和2所中学共160名青年使者参加了培训。培训结束后,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庄重承诺,在陕西省环保宣传教育中心的指导下,立足于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这样一个交流平台,9月  相似文献   
95.
对平遥古城居民旅游感知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是研究旅游影响性质及程度的重要途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平遥古城居民对旅游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其对旅游业的态度,比较了不同人口学特征及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对旅游业态度的差异,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古城居民旅游感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物博地灵、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古城孕育了一座风景如画的省级园林式学校——丹阳市横塘中心小学。建校五十多年来,校长在更迭,而“建生态校园,以文化育人”的办学宗旨却始终未变。自创建了镇江市“绿色学校”以来,横小人明白,“绿色学校”不是一种荣誉称号,不是一个终极目标,而是一种永恒神圣的责任。  相似文献   
97.
徽州文化遗产是皖南旅游区依托的重要旅游资源.立足于文化生态学理论,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提出旅游发展背景下的徽州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认为建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打造皖南综合型旅游目的地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旅游发展与徽州文化遗产保护一体化的最佳途径和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目标和保护方式.该模式可为中国旅游导向型区域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
《江苏劳动保护》2008,(1):22-23
中华龙城,活力常州。这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如今正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为安全发展强本固基、保驾护航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99.
凌村 《绿色视野》2008,(12):55-56
徽州于我像是青葱岁月的初恋情人,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而那苍桑年迈的徽州三雕就是见证这段情愫的信物。  相似文献   
100.
作为十大汉语方言区之一,徽州方言是一种极具特点和研究价值的方言;同时徽州方言又是我国三大地域文化——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歙县居民为调查对象,研究了他们对于徽州方言使用和演变的感知,有助于客观地认识徽州方言的存在状态及其未来的某些走向,这是拓展方言演变研究路径的重要尝试。调查结果显示,歙县属于双言现象区,当地居民在使用徽州方言的同时也使用普通话。从年龄差异上看,老年人比年轻人使用徽州方言的频率更高。虽然当地绝大多数居民喜欢使用当地的徽州方言,并赞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徽州方言,但是从现实需要以及下一代的语言习惯和语言教育中看,当地的徽州方言面临着萎缩的危机。徽州方言的这种演变趋势主要是受到人口流动、经济发展、自然环境、政策、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徽州方言保护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