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随着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的大量使用,初沉池的设置和取消一直在学术和工程界存在争议。以重庆市某污水厂为对象,从对无机悬浮固体(ISS)、COD和TN去除效果的角度探讨了初沉池在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合流制排水体制下,该污水厂进水污染物浓度非常高,COD、SS和IS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60、1 100和780 mg/L;初沉池对COD、SS和ISS的去除率分别为61%、78%和85%,对ISS的去除率比COD高20%左右;污水经过初沉池沉淀之后,ISS/COD从1.7下降到0.7左右,COD/TN从8.0左右下降到4.3,粒径由40μm下降到30μm。初沉池对大粒径的ISS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未能被去除的小粒径ISS容易悬浮在混合液中,降低MLVSS/MLSS。从ISS/COD的削减和保持混合液MLVSS/MLSS正常的角度来讲,初沉池不应取消。  相似文献   
32.
大庆油田含聚采出污水悬浮固体测定采用单滤膜过滤法,存在过滤时间长、测定结果偏高的问题。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了残留聚合物含量及聚合物分子量对悬浮固体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悬浮固体测 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经过高速剪切或H2O2处理或双滤膜法过滤后的污水,悬浮固体测定时间缩短,测定结果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33.
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能分泌胞外酶、促进污泥溶解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AT07-1,将AT07-1培养液接种到不同浓度(TSS约为7.5、14.5、20.5 g/L)的剩余污泥中,于65℃进行嗜热菌溶解试验,并与未接种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接种嗜热菌AT07-1促进了污泥中悬浮固体的溶解。60h时接种试验VSS的溶解率分别为61.41%、53.79%、41.86%,比不接种试验同期分别提高了27.57%、25.24%、16.26%。试验条件下VSS溶解过程在初始阶段(t=3d)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接种后溶解速率常数Kd显著提高,从0.12 d-1、0.08 d-1、0.09 d^-1分别增加到0.27 d^-1、0.24 d^-1、0.13 d^-1。  相似文献   
34.
采用催化氧化微电解技术和复配杀菌剂对渤海某钻采平台含油废水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曝气0.5 h、静置24 h后废水中硫化物的去除率达到98.5%;复配杀菌剂HD-1对原废水和脱硫后的废水中SRB的杀灭效果良好,且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与水质配伍性。经实验室微电解脱硫、重力分离和杀菌后,废水中硫化物、悬浮固体含量、SRB含量和平均腐蚀速率达到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5.
利用OCMA-220型油份浓度分析仪分析水中的油,可用内部萃取器萃取和外部萃取器萃取。当水中悬浮固体粒子较多时,就必须用外部萃取器萃取,过滤后再测定。  相似文献   
36.
通过絮凝-沉淀法对采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类比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硫酸铝(PAS)、聚合硫酸铝铁(PAFS)、复合高分子絮凝剂(KD-11C)和生物絮凝剂6种絮凝剂对采油废水中含油量和悬浮固体(SS)含量的去除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絮凝剂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温度、pH值和沉淀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影响程度的次序及最佳絮凝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效果最好;影响絮凝效果各因素的次序为温度pH值絮凝剂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沉淀时间;最佳絮凝处理条件是絮凝剂KD-11C投加量为50mg/L、助凝剂PAM投加量为3mg/L、温度为60℃、pH值为7.5、沉淀时间为30min。  相似文献   
37.
以香港近岸海域为研究区,基于2009~2012年HJ-1A/B CCD数据和实测数据,建立悬浮固体浓度遥感反演模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模型反演结果进行分析,探索研究区内悬浮固体浓度空间分布及其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香港近岸海域北部深圳湾附近常年处于悬浮固体浓度的高值区,东北部珠江入海口海域悬浮固体浓度受季节影响明显,大屿山以南的南部海域的浓度值常年处于较低水平,并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2009~2012年的地统计数据表明,香港近岸海域悬浮固体浓度值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月均值为12.25mg/L,由北向南递减趋势明显.全年大部分时间空间变异特征明显,空间自相关性较强,其中3月份的块金值/基台值最小,仅约为0.0005.  相似文献   
38.
水生高等植物对水中悬浮固体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了含不同浓度悬浮物的水流,在流经由长江中下游典型水生植物风车草、石菖蒲、菱、金鱼藻、轮叶黑藻、亚洲苦草所构建的水生高等植物群落时悬浮固体浓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群落及群落中每种水生高等植物对悬浮固体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水生高等植物群落能够有效地降低水体中悬浮固体的浓度,但不同种类的水生高等植物对悬浮固体浓度降低的效果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3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气污染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室内空气污染物包括悬浮固体污染物和气体污染物,其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有极大危害;气体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气体污染物、无机气体污染物和放射性气体污染物,它们可以引起病态建筑综合症(SBS)、化学物质过敏症等相关病症。本文分析了各种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并据此提出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0.
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方面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文章综述了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在水体富营养化、悬浮固体、油污染和热污染等四个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