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5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分析普通刑事犯罪破坏水资源的各种表现形式,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自己承担的职责,也让人民群众清楚刑法禁止破坏水资源的规定,从而自觉地利用法律武器同破坏水资源的犯罪行为作斗争,同时水利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负有将自己发现的构成破坏水资源犯罪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诉的责任.  相似文献   
22.
<正>2014年12月26日,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华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来自中国石油、中国  相似文献   
23.
何安荃 《环境》2016,(4):66-67
正日前,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发起,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寿君、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炳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等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确保核电按基荷运行,推动实现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案,建议更好地发挥核电在推  相似文献   
24.
钟斐 《环境保护》2013,41(15):71-72
环境文化是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意识习惯的集中反映,它是包涵思想观念、生活行为、民俗传统的综合性立体性概念。大力发展环境文化是我国现阶段生态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根据各地民俗特点、环境特色的不同,环境文化建设的表现方式极为多元。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它以朴素的人与自然合一的观念集中反映了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与意识习惯,与  相似文献   
25.
杨静  李全 《安全》2011,32(7):21-22
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由于长期生活在偏远的农  相似文献   
26.
循吏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地方官吏,其可贵的"奉职循理"精神,深受历代史家称誉和百姓颂扬,是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财富. 所谓"奉职循理",就是为官恪尽职守,勤勉有为,施政严遵国法,合情顺理.尤其是这"情理"二字,循吏们既看得特重,眼界和襟怀更高远博大,既注重人情,也注重物理,民胞物与,不偏不颇,在处理人与野...  相似文献   
27.
《环境教育》2013,(3):73-73
纸是传承中华文明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从教室到会议室,纸制品都在为知识分享以及人们相互协作提供支持,这对于中国文明和发展进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发展至今已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行业。金华盛纸业(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生产的东方书纸是一种用世界先进工艺生产的纸张。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书写、阅读用的纸张越白越好,其实这  相似文献   
28.
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驱动创新发展的先导产业。我国是世界第一化工大国,共有化工园区990多个,化工企业9.6万家。目前,中国化工市场占据世界化工市场的40%,到2030年将有望占据全球化工市场的半壁江山。化工行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给国民经济带来效益,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14亿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我国夏半年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基于2015—2020年夏半年(4—10月)空气质量监测、常规气象观测等资料,结合统计学方法与主观经验开展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分析时段内我国大气污染呈单污染比例升高、臭氧(O3)与PM2.5污染“双高”污染事件减少的特征,中东部大部分地区O3超标日数增加、PM2.5超标日数减少的“跷跷板”效应十分明显. 通过对污染过程的分析发现,区域O3污染持续性特征明显,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持续时间超过10 d的O3污染过程共有6次,最长持续时间为15 d. 与之相比,复合污染过程表现出离散性(区域污染过程少)、间歇性(持续性过程少)的特征. 区域O3污染过程发生时的气象条件一般为最高温度较高、风速较小、混合层高度较低,但东北地区在大气扩散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仍会出现区域O3污染. 通过对地面天气分型的分析发现,均压场型和低压控制型为O3污染出现时最主要的两种地面天气形势,高压控制型下出现O3污染的概率相对较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倒槽控制下也有一定概率的O3污染出现. 研究显示,我国中东部地区夏半年O3污染影响显著,关注不同地区O3污染与气象条件之间的相关性对于大气复合污染防控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0.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4,(5):71-71
正实施更严土壤标准据环保部等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其中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重金属及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较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指出,对环境敏感地区,当地政府应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制定和实施更严格的地方重金属等排放标准,并严格环境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