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31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GY2—1型钢丝绳高压注脂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2.
王保卫 《安全》2000,21(1):21-22
起重机的三大构件是指吊钩、钢丝绳与制动器。这三大构件一旦出现问题,极易造成吊物坠落,甚至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吊钩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千斤绳脱钩,也就是当物件捆绑不好,千斤绳间的夹角超过120Q,或吊运中吊钩侧向被碰,或重物底部受搁时千斤绳会从钩U拽出。另...  相似文献   
73.
在废气监测中常遇到烟道内负压〉15kPa的污染源,采样抽气泵必须克服烟道负压和采样系统本身阻力才能采到样品,如操作不当易引起泵的损坏和测试误差,现结合多年实践介绍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74.
针对目前深基坑深井降水研究中仅关注目标降深及相应地面沉降,未考虑满足目标降深条件下的有效控制抽水量问题,以武汉长江隧道明挖段深基坑深井降水工程为例,通过抽水试验分析了井管直径、进水段的相对位置b/M以及井的不完整程度l/M对基坑涌水量的影响,确定了止水帷幕长度、井管直径、过滤管有效长度和合理位置等降水参数,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出该地区非完整井涌水量经验公式;建立了控制抽水量和地面沉降的深基坑深井降水参数优化设计模型,求解Maxf(l)得出的过滤管长度,与抽水试验结果相近。结果表明:止水帷幕进入强透水层厚度2/3处时,其对基坑坑内抽水量和坑内外水位有控制作用;选用Φ250井管、过滤管设置在强透水层上部(b=0)、l/M值较小及附加阻力系数差(ξ12)最大时,基坑涌水量较小;q0-l、Δq0/Δl-l曲线中曲率最大点对应的过滤管长度范围为14.0~16.0 m,其对应的基坑涌水量q0最小;考虑井群干涉的影响,干涉井涌水量在基坑中心处最小、角点处最大。  相似文献   
75.
曳引钢丝绳作为电梯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过程中,因为各类应力和摩擦力以及所在的使用环境等,会造成钢丝绳疲劳、断丝或磨损,甚至出现钢丝绳破断的恶劣情况。本文从一起电梯钢丝绳破断案例着手,对电梯钢丝绳进行剖析探讨,最后提出了电梯钢丝绳的使用注意事项,旨在提高电梯使用过程中对钢丝绳的关注,尽可能杜绝因电梯钢丝绳问题造成的电梯事故。  相似文献   
76.
77.
某市南郊水源地土壤四氯化碳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四氯化碳废水在排放的过程中沿排污渠侧壁和底部的渗漏对土壤造成污染.在对某市南郊受四氯化碳污染的水源地进行钻孔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土壤四氯化碳污染的特征:靠近排污沟的钻孔均检测出四氯化碳,而远离排污沟的钻孔则未检出;四氯化碳的垂向分布存在不连续性,且受降雨影响较大;大部分钻孔浅层土壤中基本未检测到四氯化碳,而在3 m以下的土层和基岩中检测到四氯化碳;抽水井的抽水行为导致抽水井附近土壤中四氯化碳明显高于其他钻孔点位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78.
为了掌握高瓦斯沿空留巷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分布规律,指导工作面防灭火工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首次采用沿空留巷技术的乌兰矿工作面为实例,模拟分析采空区漏风及氧化带三维分布规律。使用单因素分析法,分别模拟高位钻孔、上隅角埋管及地面钻孔抽采对采空区氧气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种瓦斯抽采措施下,工作面及沿空留巷均向采空区漏风,导致氧化带范围扩大,但不同抽采措施导致氧化带扩大的程度不同,高位钻孔抽采最弱,上隅角瓦斯抽采次之,地面钻孔抽采最强。沿空留巷附近及上覆采空区供氧时间长,自然发火危险性高。  相似文献   
79.
为改进汪家寨煤矿的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技术,提高封孔质量,针对目前封孔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新型无机封孔材料、封孔器为一体的"两堵一注"带压注浆封孔技术。现场的应用试验表明,考察期内试验钻孔平均瓦斯体积分数达到了60%以上,有效提高试验钻孔的封孔质量,为下一步的封孔工艺优化改进提供了参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80.
针对超长工作面抽采时间不均衡导致抽采达标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工作面分区增透高效抽采技术,运用分组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布孔工艺参数条件下CO2相变致裂对低透煤层瓦斯抽采的增透作用规律,并在试验工作面进行了工业应用。研究结果表明:CO2相变致裂技术对低透煤层增透促抽效果良好,与未致裂抽采相比,采用间距20,10,5 m致裂孔致裂条件下进行抽采时煤层透气性系数分别提高1.8,2.6,5.8倍,平均抽采体积分数分别提高1.9,3.5,4.2倍,平均抽采纯量分别提高2.4,4.2,6.2倍。试验工作面应用分区增透高效抽采技术后,整个工作面形成后仅需抽采87 d即可达标进行回采,显著缩短了抽采周期,对高瓦斯低透煤层缓解采掘接替紧张及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