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了结缕草放牧草地根系层土壤氮素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结缕草放牧草地根系层土壤的全氮量和C/N比值的变化与草地土壤总的肥力水平有关,同时也受到草地放牧的强度和历史的影响;但无机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却较少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铵态氮在根系层土壤的无机态氮总量中占优势.在所研究的放牧草地上,放牧牛在前一年排泄的粪斑对下一个生长季根系层土壤氮素水平的影响很小,因此,由粪斑引起的结缕草放牧草地根系层土壤氮素的空间异质性持续时间一般可能不会超过两个生长季.表1参10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测定樟子松防风固沙林草地植物产量,对草本植物生物产量的季节动态及林分密度对草本植物产量的影响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此外,还采用牧草产量法对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可牧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3.
利用R ip ley’s K函数以及蒙特卡罗(Monte Carlo)随机模拟方法,定量分析了4种放牧强度———无牧、轻牧(1.33只羊/hm2)、中牧(4.00只羊/hm2)、重牧(6.67只羊/hm2)下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种群的小尺度空间格局及其随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放牧对星毛委陵菜种群空间格局的影响;并以放牧条件下星毛委陵菜的生活史特征、生态适应对策以及群落内植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探讨产生和维持这些格局的机理.研究表明:(1)放牧对星毛委陵菜种群空间格局有显著影响,同一放牧强度下星毛委陵菜种群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格局存在显著差异.(2)无牧条件下,星毛委陵菜种群在0~96 cm尺度上表现为集聚分布,在96~100 cm尺度为随机分布;轻牧条件下,星毛委陵菜种群在0~92 cm尺度上表现为集聚分布,在92~100 cm尺度为随机分布;中牧条件下,星毛委陵菜种群在0~72cm尺度上表现为集聚分布,在72~100 cm尺度为随机分布;重牧条件下,星毛委陵菜在20~22 cm尺度上表现为集聚分布,在15~17 cm、23~28 cm和46~50 cm尺度为均匀分布,在0~15 cm、17~20 cm、22~23 cm、28~46 cm和50~100 cm上为随机分布.(3)同一放牧强度下,随着尺度的增大,星毛委陵菜种群由集聚分布趋向于随机分布;且转变为随机分布时的尺度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逐渐缩小.这与星毛委陵菜生物学特性和种群对放牧压力的生态适应对策密切相关.(4)在0~100 cm尺度上,星毛委陵菜种群的集聚强度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即:无牧>轻牧>中牧>重牧.(5)放牧活动改变了决定群落结构的有关过程的相对重要性.这些研究结果将为在放牧活动干扰下草原群落的演替提供理论依据.图2参24  相似文献   
24.
通过在北方农牧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山西右玉)设置不放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4个不同强度的放牧实验,运用静态-暗箱法测定放牧第一年生长季的温室气体通量,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该地区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 CO_2和N_2O在生长季表现出随着温度和水分变化的明显季节动态变化,但是与不放牧相比,第一年不同放牧强度对CO_2和N_2O排放速率没有显著影响;(2)放牧显著降低了土壤含水量(P 0. 05),中度放牧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P 0. 05),中度和重度放牧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MBN,P 0. 05);(3) CO_2排放速率和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温度、可溶性氮、微生物生物量氮以及CO_2排放速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放牧增加了温度与CO_2排放的相关性,但对N_2O排放相反.(4)虽然放牧降低了土壤含水量,但是没有发现不同放牧强度间CO_2和N_2O排放的差异,说明短期内不同的放牧强度尚未对土壤微生物结构与功能造成显著影响,需要继续进行长期深入地研究,揭示放牧强度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25.
放牧是川西北高寒草地最主要的生产方式,过度放牧可能造成草地生态功能的严重退化,但不同强度的放牧如何逐步引起草地植物群落演变与生态功能退化还未得到深入研究.调查当地长期放牧形成的梯度(围栏禁牧:长期围栏,NG;轻牧:1牛/hm2,LG;中牧:2牛/hm2,MG;重牧:3牛/hm2,HG),研究生长盛期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与功能群组成、多样性、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变化,以理解放牧对草地植物的潜在影响和退化过程,为高寒草地生产实践的适应性管理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增加,群落高度出现显著下降;HG样地群落密度显著小于其他3个处理(P <0.05).群落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呈单峰变化,LG样地最大,HG样地最小. LG样地植物地上生物量显著大于NG、MG和HG样地(P <0.05);NG样地植物地下生物量显著小于LG样地,但显著大于HG样地(P <0.05);各处理间总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 <0.05),LG样地总生物量最...  相似文献   
26.
放牧对内蒙古草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用于测定内蒙古典型草原温室气体排放.禁牧草原及放牧草原吸收CH4、排放N2O和CO2各自有其相对固定的季节变化形式,草原和大气交换温室气体通量的季节变化形式主要受年度气候变化所控制,而土壤、植被类型、降雨量等禁牧因素和放牧强度等人为因素仅影响排放强度.与禁牧草原相比,自由放牧降低了羊草草原对CH4的吸收和对N2O的排放,但大大增加了CO2的排放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线性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27.
通过开顶式温室(Open top chambers,OTCs)升温以及刈割+施加牛粪处理,应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s)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气候变暖和放牧的响应.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在生长季节,微生物群落以细菌为主.平均1.17℃的土壤升温使土壤微生物PLFAs总量增加34.58%,而春季割草结合牛粪施加使微生物PLFAs总量增加65.77%.模拟变暖和放牧均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显著变化.升温使细菌相对含量增加8.80%,而使真菌相对含量降低17.48%,细菌与真菌之比由7.3变为9.6.放牧使细菌相对含量增加8.40%,真菌相对含量降低14.04%,细菌与真菌之比由7.3变为9.2.OTCs升温+放牧处理比单独的升温或放牧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细菌与真菌比值的影响更加明显.本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能够在短期内显著地改变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可能影响这一地区的生态系统碳收支和养分循环.  相似文献   
28.
内蒙古巴林右旗草场退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林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 ,是著名的科尔沁草原的组成部分。笔者于 2 0 0 1年 1 2月考察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时 ,发现了许多反常规现象 ,进而有了一些思考。巴林右旗是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牧业旗。天然草牧场退化、沙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全旗总土地面积约 1 0 2 .53万hm2 ,其中草牧场面积约 85.73万hm2 。由于传统畜牧业的影响 ,已经退化、沙化的草牧场面积达 6 8.4 7万hm 2 ,占草场面积的 80 %。我们所考察的主要是巴彦尔灯苏木 (镇 )和巴彦琥硕镇。巴彦琥硕镇位于巴彦尔灯苏木的北部 ,两地的自然状况大抵一致 ,但巴彦尔…  相似文献   
29.
研究主要对甘肃省西北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石包城乡以南约1km处的榆林河源头东岸的湿地水环境进行调查采样,选择盐度、TDS、电导率、pH等水质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放牧活动对湿地水质理化指标有影响,受到保护的湿地由于放牧行为较少,没有超出湿地的承载能力,因此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0.
模拟放牧改变了氮添加作用下高寒草甸生物量的分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寒草甸是氮素匮乏的生态系统,氮添加和放牧都会显著改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及高寒植物对养分的利用方式,从而影响群落生产力。为了认识氮沉降和放牧干扰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影响,在西藏当雄县高山嵩草草甸开展了氮添加及模拟放牧实验。在模拟放牧样地(G+N)和不放牧样地(NG+N)分别设置4个氮添加处理:0、 10、 20和40 kg N·hm-2·a-1,在生长季采用原位封顶埋管法测定净氮矿化速率,同时分析群落生物量分配与植物氮利用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氮添加与模拟放牧对植物的分配模式有不同的影响。在无放牧压力下,氮添加主要刺激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在放牧压力下,氮添加更倾向于促进植物地下部分的生长。虽然剪草移走了15%~20%的地上生物量,但由于氮添加促进了植物的补偿生长,模拟放牧与不放牧处理的总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甚至前者高于后者。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分配对氮添加和模拟放牧的响应也体现在土壤供氮潜力的作用模式上,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在NG+N样地与植物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而在G+N样地与植物地下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高寒草甸植物可以通过改变自身光合产物的分配模式来响应土壤养分状况和放牧干扰,在有效养分匮乏的高寒草甸添加氮素能够促进植物的补偿性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