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生态毒理学报》2009,4(6):833-833
<正>本刊采取主编约稿和作者自由投稿2种方式组稿.本刊要求自由投稿的研究论文所报导的必须是原创性研究成果.本刊稿件录用原则是:1)要求来稿选题新颖,具有开拓性或创新性,属于国内或国际生态毒  相似文献   
72.
本刊是灾害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技术引文数据库及中国科学技术文献等收录。1宗旨及内容(1)本刊旨在推动我国灾害科学的发展,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灾害科学研究中的结合,反映我国灾害科学的研究成果,探讨灾害规律,为我国防灾减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73.
74.
《世界环境》2012,(4):95-95
英国皇家学会和皇家工程院的研究成果表明,目前备受争议的水力压裂技术没有危险性。该研究结果是早前在英国北部发表的两项水力压裂相关研究的后续报告。  相似文献   
75.
《安全》2005,26(3):3-3
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4月22日大型场馆课题组部分成员在奥组委向市科委和奥组委观众服务部相关人员介绍了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就如何运用现有技术协助解决观众服务部在奥运会步行人流设计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4月29日下午,课题组成员在奥组委与观众服务部和工程部的相关人员就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建设工程中连接岸边和中  相似文献   
76.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号召,配合国家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本刊连载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科教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解说词(本刊略有删节)。我们将这些世界最新前沿研究成果和先进理念奉献给广大读者,以引起公众对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文明的关注,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77.
杨凡 《绿叶》2016,(4):55-58
正长城之外,又一惊雷。环境史在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中国环境史的领军人物马立博所著的《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一部环境史著作,也是由西方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国环境通史。该书英文原版于2012年出版,时隔三年,第一版中译本终于在2015年10月面世。作者的研究方法是将生态分析运用到历史研究之中,从而补充了已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  相似文献   
78.
<正>环境保护部主管和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原《环境科学动态》,CC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于1976年创刊,现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2011年6月第三期本刊改版并定位为"国家级政策指导性学术期刊",依据从环境保护的视角报道  相似文献   
79.
《环境科学动态》2014,(3):111-11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依据从环境保护的视角报道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办刊宗旨,创新设置“理论战略探索”、“政策专题研究”、“法律法规研讨”、“典型案例解析”、“研究动态嘹望”、“研究成果报道”、“生态文明之窗”等栏目,紧跟国内外重大事件和形势开展前瞻性选题,运用提前发布和集中选题形式,以重点课题(项目)为基础开展组稿工作,充分发挥学术期刊优势,办刊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0.
《环境科学动态》2014,(2):46-46
据知网2013年8月发布的《2012年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我刊机构用户总计3411个,遍布于11个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代顿ITS公司、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法国国防部、牛津大学、韩国最高法院、韩国最高检察院、日本国会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伊士曼化学公司、陶氏化学、NSD生物技术咨询、南澳大利亚大学等国外机构,我刊成为国际平台上展示我国环保成就和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