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5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45篇
安全科学   2848篇
废物处理   156篇
环保管理   1791篇
综合类   5154篇
基础理论   413篇
污染及防治   167篇
评价与监测   116篇
社会与环境   1059篇
灾害及防治   228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865篇
  2013年   558篇
  2012年   891篇
  2011年   907篇
  2010年   876篇
  2009年   839篇
  2008年   887篇
  2007年   780篇
  2006年   614篇
  2005年   583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991.
经济结构变动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给出一类经济结构变动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析模型,该方法着重分析了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变动、最终需求变动及收入变动对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泥石流与人类经济活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山地是泥石流与人类共存的环境,泥石流作用于山地环境,强烈地影响人类经济活动:人类经济活动也作用于山地环境,强烈地影响泥石流。泥石流对山地环境的危害,主要为破坏地表、破坏生态系统和淤堵江河;泥石流对人类及其经济活动的危害,主要为破坏城镇,村庄,工矿,交通水利水电工程,农田和人类自身的安全。泥石流危害的结果,能导致山地坡面破碎化、沟口沙石化、河床宽浅化和植被逆向演替化,以及耕地贫瘠化、经济发展滞后化和  相似文献   
993.
干旱资源与旱型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作为一种气候现象,是中国广袤的西北部地区最基本的自然环境特征,并成为那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地理背景因素。在中国与世界,从历史到现代,人们基本上都是从负面角度来认识、评价和处理干旱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的。干旱被视为中国西北地区发展的一大障碍,一个需要努力克服或缓解的紧迫难题。这既可见之于诸如文学语言“塞外江南”(即温湿气候)之类的理想追求,又可见之于或现已建成、或正在施工、或尚处规划阶段的诸项调水工程。  相似文献   
994.
我国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协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与环境、资源关系方面的大问题。实行工农相对分离,组建乡村工业区,是提高乡镇工业企业素质、效益,强化乡镇工业企业优化组合、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是保护环境,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995.
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面临的城市化滞后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人口城镇化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制度没有在工业化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进程中予以破除。而城镇化的滞后将给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带来诸多挑战,包括有效需求不足、农业生产率低下、产业结构难以升级等。文章特别阐明通过包括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土地承包制度在内的制度创新,加快人口城镇化的步伐,促进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996.
交通是一个地区城镇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明清时期 ,南阳盆地形成了以丹水、湍水、白河、唐河为主干的水路网和以方城路、三鸦路、商洛路、邓州路、桐柏路为主干的陆路网。盆地内星星点点的城镇分布其上 ,或通过水路 ,或依靠陆路 ,或水陆联动 ,以致货物聚集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后来 ,不少城镇则随着交通线路的兴衰而消长。探讨这一变迁过程 ,对于充分开发利用该区域的国土资源 ,进行合理的区域和城镇发展规划 ,促进当时经济建设 ,当有裨益。  相似文献   
997.
1993年上海人口自然变动在全国率先进入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0.78‰,并将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这是长期以来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计划生育工作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其中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推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上海除了继续控制人口增长的数量外,还要调节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不断使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平衡、资源利用等方面达到协调发展。由负增长引发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程度加剧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8.
基于证书权威(CA)中心的时间戳服务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介绍了数字签名不具有抗抵赖的问题 ,以及数据抗抵赖在信息安全中的重要性。在对原有的时间戳协议缺乏可靠的身份认证和可信性分析后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证书权威 (CA)中心的时间戳服务协议。利用CA中心的信任原理和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作用 ,使提供时间戳服务的服务方具备了可靠的身份鉴别和可信性。并利用XML标记对时间戳的数据内容进行描述 ,形成简单、直观的时间戳 ,且无需复杂的编解码过程。通过正确和可信的时间戳可以判定用户数据产生的时间 ,防止用户事后的抵赖行为 ,为网络应用提供更为安全的数据。  相似文献   
999.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意义及生态功能区段的划分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机遇和挑战同在。欧美各国近年大力推行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对第三世界商品质量设置入关的环境门槛。长江产业带作为世界最大的内河产业带和制造业基地,现在世界通行的环境管理认证体系和环境标志产品的认证,对长江流域产业尤其是外贸出口产业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这种认证制度,一方面对我出口商品设置了新的障碍,另一方面又将环境保护压力直接施加到企业。重视流域生态环境将从政府行为、公民压力扩展到企业行动,由于流域生态环境的负荷愈来愈重,流域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和恢复功能大幅下降,引起了日益严重的流域性生态安全问题。根据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特征、不同的生态功能及存在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将长江流域划性生态安全问题。根据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特征、不同的生态功能及存在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将长江流域划分成以下五个不同的生态功能区段,即长江源地区、金少江段(直门达至宜宾)、长江上游段(宜宾至宜昌)、长江中游段(宜昌至湖口段)、长江下游段(湖口至入海口)。针对不同区段主要的生态安全问题,应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整治措施。为保护与恢复生态功能服务。  相似文献   
1000.
岷江上游地区的草地资源与畜牧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岷江上游草地面积837226hm^2,大约占了该区土地面积的35%。这块草地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功能,是岷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山草甸草地和亚高山草甸草地是该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其面积分别占草地总面积的54.8%和17.2%,其产草量分别占该区各类草地总产草量的53.47%和26.46%。岷江上游各县天然草地的面积和各县草地畜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都表现了从高海拔到低海拔递变的趋势,基本上与植被的垂直梯度变化相耦合。指出了当前草地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超载过牧现象严重,生产效率低下,集约化水平低。除了饲草的生产与加工、畜种改良和草种改良等措施外,结合岷江上游的实际情况,在发展的思路和技术措施上着重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特色畜牧业,摒弃头数畜牧业;以市场为导向的主动畜群时空周转;结合“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林牧业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